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早期視力問題,特別是近視,為了不讓孩子早早戴上眼鏡,從小就做好各種近視預防的措施。
但有一種視力問題,發生率不比近視低,不僅也會讓娃早早戴上眼鏡,預防近視的手段,還對它還都不管用!
這個視力問題就是散光。
相信不少成年人也不知道散光和近視的區別,讓我們先來看兩張圖,看看你能不能區分:
近視是看遠處的物體模糊不清,散光則是無論遠近,看到的物體都有重影。
散光有哪些表現?要怎麼預防?散光了又該怎麼治療?
下面我們來跟大家仔細講講「散光」的問題。
嬰幼兒散光發生率很高
超過一半孩子都有
先來透過幾組資料,看看嬰幼兒中散光到底有多高發。
一份對香港地區 522 名學齡前兒童散光患病率的調查中顯示:完全沒有散光的兒童,佔比僅有 10%~20%。
橫軸為兒童年齡,縱軸為不同散光度數的佔比,0.00 D(即完全無散光)在各年齡段中佔比約 10%~20%
另一份對天津 583 名 1~18 個月嬰幼兒的視力問題調查中則顯示:散光度數超過 150 度的嬰幼兒,佔比高達 49.9%。
1~18 月齡孩子中,散光度數超過 150 度的佔比為 49.9%
散光比近視出現得更早
也更不容易被發現
散光和近視一樣,都是對眼球屈光狀態的一種客觀描述,不同的是,大部分孩子在 0~3 歲都存在散光的問題。
這是因為:只有當眼球的形態非常完美時,光經過角膜和晶狀體折射後,才會正好聚焦在視網膜上。
只不過現實中的眼球大多都不完美,會長成什麼樣子是一個隨機事件,大多數不是這裡扁一點,就是那裡偏一點。
不同方向來的光線經過折射後,很難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而是在視網膜的多個位置形成焦點,就出現了看東西重影的情況。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大多數孩子天生就是「散光眼」,是沒有異常表現的,不容易被發現。一旦娃看東西時表現出了異常反應,散光度數往往已經很高了。
散光發現不及時
可能會引發其他視力問題
隨著眼球不斷髮育,大部分孩子在 3 歲左右時,散光度數就會慢慢降低甚至消失。
但有些孩子的散光度數不會隨年齡緩解,甚至可能在 3 歲內就已經超過了生理性散光的度數範圍。
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及時矯正,為了獲得清晰的視力,娃就會採取一些錯誤的用眼姿勢,進而引發其他視力問題。
最常見的就是採取眯眼睛、歪著頭看東西的方法,這樣確實可以幫助孩子看得更清楚,但是代價是:不正確的習慣進一步造成視力減退。
此外,由於「散光眼」超過一定度數之後,無論看遠、看近都朦朧不清,有些孩子還會不自覺地縮短與注視物的距離,長此以往還很容易出現調節性視疲勞。
最糟糕的是,我們的眼睛也是用進廢退的,當娃的散光度數 ≥200 度,或者一隻眼的散光度數,高於另一眼 100 度及以上時,散光性弱視的風險也會增加。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散光無法被預防
做好三件事,儘早發現和矯正
前面我們說過,散光是一個隨機事件,因此也無法被預防,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幫助孩子做好三件事,儘早發現儘早矯正,來降低散光引發其他視力問題的機率。
定期進行視力檢查,建立眼睛健康檔案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建議,兒童從出生到 6 歲,要進行 13 次眼科檢查:
● 新生兒期 2 次,分別在新生兒家庭訪視和滿月健康管理時;
● 嬰兒期 4 次,分別在 3、6、8、12 月齡時;
● 1 至 3 歲幼兒期 4 次,分別在 18、24、30、36 月齡時;
● 學齡前期 3 次,分別在 4、5、6 歲時。
一般建議在 24 月齡起,開始給孩子做屈光度數篩查。等到寶寶學會查視力以後,就可以建立眼健康檔案,查視力、度數,有條件的還可以查眼軸,保持半年定期檢查。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保持用眼距離,如果觀察到孩子有歪頭看東西、眯眼睛、揉眼睛等表現,要提醒孩子。
如果次數很頻繁,最好及時帶娃就醫檢查。
保證戶外時間
還是老生常談的保證充足的戶外時間:每天累計 2 小時,或者每週累計 14 小時戶外活動時間,無論孩子有沒有視力問題,最好都要做到。
最後,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散光問題,也不要焦慮,聽從醫生的建議,堅持做好複查。
在沒有其他眼部疾病的情況下,對於以下幾種情況,醫生通常就會建議家長給孩子佩戴眼鏡進行矯正治療了。
1 歲內嬰兒 ≥ 300 度散光
1~2 歲 ≥ 250 度的散光
2~3 歲 ≥ 200 度的散光
3歲以上 > 150 度的散光
如果已經需要配戴眼鏡矯正,家長也要正確看待這件事情,督促孩子正確摘戴眼鏡,幫助孩子清潔鏡片,定期檢查鏡框變形及鏡片磨損情況,必要時及時更換。
參考文獻
[1] D S P Fan 1, S K Rao, E Y Y Cheung, M Islam, S Chew, D S C Lam.Astigmatism in Chinese preschool children: prevalence, change, and effect on refractive development.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5205242/
[2] 李鳳鳴.中華眼科學 第2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2440
[3] 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版,2013:283
[4] 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眼視光學組. 兒童屈光矯正專家共識(2017) [J] . 中華眼視光學與視覺科學雜誌,2017,19 (12): 705-710.
本文專家
劉剛
合作專家
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青島院區 眼科 主任醫師
李曉明
稽核專家
眼科 副主任醫師
策劃製作
策劃:阿童木
監製:大力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