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小夥伴返程、復工,上學的娃們,下週也即將開學。
但也有一些小夥伴還在老家,即將啟程。
現在正值冬春交替,氣溫起伏不定,各種病毒也異常活躍。不管你是已經回到上班上學的地方,還是即將出發,在這人流量大且密集的節後返程階段,做好病毒防護工作非常重要,帶著孩子出行的家長們更要多多注意。
今天,我們給大家準備了一份【節後健康通關指南】,保你一路穩如老司機!
交通工具選哪樣?
不同模式風險不同!
帶娃出行時,交通工具的選擇至關重要,這不僅關乎出行體驗,更與健康安全緊密相連。不同交通方式各有特點,感染傳染病的風險也不一樣。
你打算選擇哪種方式出行呢↓↓↓
自駕
自駕返程看似自由方便,但長時間處於車內封閉空間,若通風不佳,尤其是在流感季節或疫情期間,會增加呼吸道疾病傳播風險。
高鐵 / 動車
高鐵車廂人員密集,儘管有通風系統,但在高峰時段,空氣流通仍可能受到影響,病毒傳播風險相對較高。而且,車內公共設施使用頻繁,如扶手、小桌板等,容易沾染病菌。
飛機
飛機飛行過程中,機艙內空氣乾燥且迴圈使用,這使得病菌更容易在空氣中傳播。加上長時間飛行,乘客活動範圍有限,一旦有傳染源,感染風險不容小覷。
公交和地鐵
這類交通工具空間狹小,通風條件通常不佳,乘客密度又高,成為病毒傳播的高風險環境。
計程車 / 網約車
相比公共交通,計程車或網約車在行駛過程中空氣流通更好,感染風險相對較低。
病毒防禦戰,
這些病毒要當心!
隨著假期的結束,大量人員集中返程,這一時期呼吸道傳染病的發生率顯著上升。像流感、肺炎、水痘等,都是孩子返程途中容易感染的疾病。
流感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速度快,人群普遍易感,孩子更是高危人群。
症狀比普通感冒更嚴重,包括高熱、頭痛、乏力、肌肉痠痛等,嚴重時可引發肺炎等併發症。
孩子在返程途中,如在飛機、火車、汽車等密閉空間內,如果有患者咳嗽、打噴嚏或說話,噴出的飛沫中含有病原體,孩子吸入後就可能被感染。
肺炎
冬春季節,除了流感等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還有肺炎鏈球菌、支原體等病原體導致的肺炎。
肺炎症狀通常有發熱、咳嗽、咳痰、胸痛等,嚴重影響孩子的呼吸功能和身體健康。
水痘
由水痘 - 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於兒童。透過呼吸道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發病初期可能有發熱、頭痛等症狀,隨後身上會出現斑疹、丘疹、水皰等皮疹。
應急預案快收藏,
別讓娃在返程路上"中招"!
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具體要怎麼做?小豆苗來支招:
口罩選對才有用
3歲以下的小寶寶戴口罩容易窒息,改用嬰兒車防風罩+遠離人群才是正道。
兒童口罩要"三拒":
①拒絕卡通印花(可能含毒染料)
②拒絕成人尺寸(縫隙大如門)
③拒絕戴超過4小時(潮溼變細菌培養皿!)
返程中,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客運場站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全程佩戴口罩,非必要情況下不要摘口罩。
如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需與他人近距離接觸時,應佩戴口罩。
洗手很重要
免洗洗手液認準"消"字號,含60%以上酒精才有效!塗完記得等搓幹,別讓娃秒變"舔手怪"!
終極消毒三件套也要備齊:
①酒精棉片(擦座椅扶手、小桌板)
②一次性馬桶墊
③密封垃圾袋(裝用過的口罩紙巾!)
不便洗手時,可用消毒溼巾或免洗手消毒劑及時清潔雙手。
疫苗Buff別落下
節後可是流感高發期,如果還沒打流感疫苗,要抓緊補,雖然接種後2-4周才生效,但建議還是要及時補上。
到達目的地別大意,
速看特別提醒!
返程路上一路奔波,想必大家到家都已經筋疲力盡了。但是!這時候也不能掉以輕心。
到家先給娃洗個溫水澡,外套鞋子放陽臺通風,連續3天監測體溫,畢竟——過五關斬六將到家後栽在感冒上,也太慘了。
如果出現腹痛、腹瀉、噁心、嘔吐、發熱、乾咳、咽痛、結膜充血、三紅(臉紅、眼紅、軀幹四肢出現紅疹)和三痛(頭痛、眼眶痛、肌肉及關節痛)等症狀,應暫緩上班/上學,要儘快看醫生。
另外,定期開窗通風也很重要。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改善室內空氣質量,有利於降低封閉空間內的感染風險。
最後的靈魂拷問:
你還有哪些簡單有效的預防病毒小妙招嗎?
快來評論區曬出你的【返程神操作】!
願所有寶貝,一路吃好睡好不哭鬧,所有病毒自動繞道!
喜歡就獎勵小豆苗一個“”和“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