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權轉載自公眾號:童行書院(ID:tongxingplan)
童行書院是為3-12歲孩子提供系統性通識教育的課外學院,致力於成為兒童通識教育的引領者。
打破17項中國影史紀錄的《哪吒之魔童鬧海》(簡稱《哪吒2》),將春節檔變成了春運檔。
被譽為國漫之光的《哪吒2》歷經5年時間,完全不存在狗尾續貂。
僅特效鏡頭數,《哪吒2》就有1948個,比第一部的總鏡頭都多,當真每個畫面都對得起導演餃子那句“拼盡全力”。
上到天上玉虛宮,別出心裁將雕樑畫棟的主體選用白色,如玉質地,盡顯闡教規則的冰冷,位列仙班後才懂得“高處不勝寒”。
下到一閃而過被封千年的眾妖,都根據角色不同,服飾、兵器、佩戴戰利品亦有不同。
甚至身上陳年舊疾的傷口,鏽跡斑斑的鎖鏈,無一不刻畫精細,完全不是複製貼上的千篇一律。
視覺衝擊力堪稱一絕,導演餃子細節控石錘了。其實技術都只是手段,電影能讓人印象深刻,還是故事。
《哪吒2》故事以親情為核心,仙魔大戰為框架,立場不同,善惡並不絕對,也與身份地位無關。
以無量仙翁為首的闡教(元始天尊閉關,座下大弟子無量仙翁代掌),身為公認的正道,卻道出“仙家雄霸天下,依附強者才是唯一的出路,否則天地雖大,也能讓你無路可走”。
為了鞏固闡教的無上地位和權力,用成見製造矛盾,暗地裡堵死所有晉升路,固化階層。
用權力欺壓弱者,屠戮陳塘關,嫁禍龍族,只為摧毀威脅闡教的一切力量。
即使只有寥寥幾個鏡頭的配角,人物塑造也都飽滿立體,個性鮮明,完全沒有工具人的感覺。
申公豹父親申正道說,“誰讓你們是妖,為了成仙,就要付出千百倍的努力”!苦口婆心,只為孩子們能走上它覺得最好的出路。
明明自身實力不凡,看到闡教旗幟,立馬受伏歸順正統,以為可以和眾弟子上仙宮被教化,等來的卻是不問是非的趕盡殺絕。
再看揹負父親厚望的,由妖修煉成仙,成為家族驕傲,深受弟弟敬仰,妥妥的“小鎮修仙家”。
仙人眼裡,它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妖;妖族眼裡,它是殘害同族的爪牙。
實屬融不進的仙宮,回不去的老家;仙家的邊角料,家庭的頂樑柱。
髒活沒少幹,即使被歧視為“披毛帶角,溼生卵化”的門內異類,卻仍選擇對家人報喜不報憂,將僅有的仙丹都留給家人,家人卻成了闡教威脅它的籌碼。
當申公豹弟弟奄奄一息說哪吒斷父親手臂,看著雙目赤紅的申公豹,有多少人和我一樣,唯恐生靈塗炭的陳塘關是申公豹所為。
後面反轉,果然應了那句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實際申公豹在陳塘關血雨腥風之時,不忘保全哪吒父母,僅憑一腔孤勇,捨身忘死迎戰惡龍。
作為配角,起承轉合間它亦有血有肉,形象不再單薄。
故事情節更是環環相扣,顛覆傳統與認知的全新劇情延展,節奏張弛有度,笑點,燃點,淚點一個都不少。
眾所周知,原本神話中,哪吒父親並沒有真心接納他。
哪吒的剔骨還父,削肉還母,更像是悲悽斷親後的重拾自我。
在動畫《哪吒2》的設定裡,哪吒從出生起就揹負著魔丸的命運,被眾人誤解、排斥成了家常便飯。
即使如此,哪吒仍擁有父母對他無條件的接納、包容和愛。
無量仙翁的穿心咒像命運的枷鎖,當哪吒母親殷夫人被煉化成丹,哪吒強行突破定心咒時,剔骨削肉每一絲鑽心劇痛,那是不甘命運的反抗。
面對強權,總有人不屈命運,問本心,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不懼權勢,與天鬥,與地搏。
哪吒在熱淚與嘶吼中,奮力掙脫命運枷鎖,浴火重生的哪吒生六臂,目光堅定,完成了自我的蛻變。
這一次,哪吒置自己於死地,並非為了“還清父母恩”,而是為了愛衝破枷鎖“絕地求生”。
這種改編,源自導演餃子的自身經歷,對此,餃子表示,所有作品都有作者本身人生經歷的對映。
“我的家庭是很和諧的,我能走上這條道路也是多虧了父母對我的支援與包容。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實感悟、感觸,融入我的作品中。”
餃子回應“啃老”三年這一話題說,“甚至站在我的角度,我成了父母,我覺得我都很難做到這一點。”
《哪吒2》父母和孩子的愛,同樣成了一場雙向奔赴。
李靖夫婦像你我一樣,為孩子操碎了心。他們面對哪吒永遠選擇相信,用盡全力去愛,去包容。
即使面對外界對哪吒的誤解和偏見,也從未動搖。
這讓有點叛逆桀驁的哪吒,多了一份牽絆,有了成為父母驕傲的渴望。
殷夫人最後抱住哪吒說:"娘從不在乎你是仙,是魔,但娘知道,娘愛你。"
每當孩子想到父母的時,內心充滿溫暖,擁有面對世界的勇氣和底氣,就是作為父母能給他最大的守護。
無條件的接納和支援,讓孩子知道有家,有無條件愛他、支援他的人,是他未來敢衝敢闖的底牌。
正是由於有這樣無私且堅定的愛為哪吒託底,才讓他喊出:"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轉這乾坤。"
相比之下,同樣愛自己孩子的敖丙父親,敖光讓我看到了父母的成長。
一開始,敖光將龍族的復興寄託在兒子身上,夾在父親的期望和與哪吒的友情之間,敖丙被束縛著,努力做父親完美的兒子,卻又痛苦萬分。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父母生怕孩子走彎路,恨不得大包大攬,替他做好每一個抉擇。以愛為名,卻成束縛孩子逐夢的圍欄,攔住了他探索的腳步。
敖光作為父親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並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最終說出:
“父王只是想用自己的經驗為你謀個幸福,但現在看來父輩的經驗畢竟是過往,未必全對。你的路還需你去闖”。
這一番話,讓我理解了父母愛的真諦,是“如你所是,而非如我所願”。
父母子女一場,孩子終究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人生,不用為父母抱憾的人生去彌補什麼,只要過好屬於她自己的人生就可以了。
當父母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傾聽孩子的聲音時,孩子才夠無所畏懼地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End---------
繼續閱讀:
作者簡介
來源:【童行書院(ID:tongxingplan)】由世界科幻雨果獎得主郝景芳發起,涵蓋科學、人文、藝術、思維4大學習領域,為3-12歲兒童提供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通識啟蒙課程,透過探索型跨學科融合學習,讓兒童思維寬廣,思考深入(think big, think deep)。
121我二胎備孕生女兒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