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崔文靜
編 輯丨張星
近期A股企穩跡象增多,持續提振投資者信心,無疑是當前資本市場建設的核心所在。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日前在與業內人士溝通中發現,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被共同視為A股中長期提振的秘笈。
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投資價值,在1月22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以及此後證監會的歷次發聲中被反覆提及。
實現二者提高,關鍵何在?
多位受訪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嚴控IPO入口關,把好退市出口關,最佳化完善分紅、回購、股東增持等制度機制等均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股市只是晴雨表,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提升並非證監會一家之事,而是需要多部門協調配合,亟待更高層級部門出馬統籌資源,切實為企業辦實事、解難事。
僅僅數日後,這一市場期待即變為現實。
1月29日下午,一場由國務院副總理主持的全國視訊會議在京召開,會議旨在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要求抓緊實地走訪一批上市公司。
在相關專家看來,上門走訪,幫助上市公司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這不僅是給企業加油打氣,更是聚焦實際,設身處地、千方百計想辦法、出實招,有助於企業家信心的提升,繼而利好經濟企穩和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改善。
重磅會議牽頭走訪上市公司
1月29日下午,部署走訪上市公司工作、推動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全國視訊會議在京召開。此次全國視訊會議,各相關地方、部門齊聚一堂,旨在幫助上市公司解決具體困難和問題。
走訪、解決上市公司經營上的困難是本次會議部署的重點任務,表明了政府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大優質上市培育的鮮明態度。
“各地政府走進上市公司,為上市公司現場解決難題,無疑是在為企業家,尤其是民營企業家加油打氣。如果能夠落實到位,企業家信心必將隨之大振,經濟預期有望逐步企穩,上市公司的質量與投資價值也將逐步提升。”受訪人士告訴記者。
此前,即有包括高校教授、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機構投資者在內的多位受訪人士表示,2023年7月底以來證監會已經開出系列資本市場利好措施,但A股至今依舊反覆磨底,這表明A股的長期向好發展根本在於經濟預期的實質性企穩。這次國務院層面召開會議,牽頭制定實體經濟發展利好措施,尤其是利好民營企業發展的可落地措施,有助於激發企業活力,帶動上市公司質量提高,繼而拉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提升。
“經濟預期好轉,才是股市真正回暖的根本,政府部門間的高效配合不可或缺。”資本市場人士紛紛呼籲。
值得注意的是,自1月22日國常會提出“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政策工具創新的協調配合”以來,政府部門間的合作已經開始顯現。
1月24日,國資委表示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核,引導中央企業負責人更加關注、更加重視所控股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及時運用市場化的增持、回購等手段來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來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一措施有助於增強央企負責人尊重投資者,加強投資者關係管理,深入瞭解公司的運作模式、盈利模式,構建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
1月29日全國視訊會議的召開,更是實現了國務院經濟相關部委、全國各地省級政府的高度協同,齊心協力為上市公司辦實事。
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提升之路
政府實地走訪上市公司,為其解決實際困難,一大目的在於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與投資價值。
本次會議提出,要培育優質頭部上市企業,不斷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前期,1月22日召開的國常會、1月26日舉辦的證監會2024年系統工作會議上,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和可投性都被反覆強調。
如何實現二者的提升?除了不同政府部門間的配合外,資本市場各方可以做些什麼?
在相關專家看來,這需要“三箭齊發”。
首先,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要充分發揮“看門人”作用,在IPO入口關更加關注企業的可投性,而不是可批性,助力引入有投資價值的公司。
其次,上市公司要利用好市場化的併購重組工具,加強資產整合,實現協同效應,把公司做優做強,引進更多有投資價值的資產。
再者,常態化退市機制要繼續鞏固深化,把沒有投資價值、缺乏投資價值的企業出清,才能淨化市場,上市公司的整體結構和價值才能得到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場人士看來,作為資本市場主力軍的上市公司,更應承擔起應有責任。
“當前一些上市公司實控人還沒有樹立姓‘公’的意識,認為公司股價和自己無關,這實際是漠視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受訪人士表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僅要關注公司的經營發展,也要關注公司的估值、股價,特別是明顯低於同類公司估值的上市公司,必須要有這個意識,要找原因,想辦法,保持估值的合理性才是對投資者負責。”
除上述措施外,部分受訪人士提出更為細緻可行的上市公司提質建議。
比如,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建議鼓勵上市公司將冗餘資金用於回購和分紅;加強對上市公司退市前的資訊披露監管,充分保障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嚴格執行退市,提高上市公司總體質量。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建議提高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包容性。透過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設,加快建立多層次資本市場,提升為中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質量;加快吸引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入市,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另一方面,他提議細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推進社保基金、養老基金、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入市,引導個人投資者透過公募基金、資產管理計劃等方式參與資本市場的投資之中。
此外,綜合受訪人士分析,“零容忍”嚴懲上市公司違法違規行為,敦促上市公司加強自我約束;對“幫兇”中介機構一併重罰,倒逼中介機構盡職履責,也被視為提升上市公司質量與投資價值的有力保障。
處罰力度上,不同性質的違法違規行為差異化對待。對於欺詐發行等惡劣違法行為的“首惡”,做到行政民事刑事處罰多管齊下,罰到其“傾家蕩產,牢底坐穿”;對於情節較輕的輕度違規,則以批評教育和恢復原狀為主,“打早打小打疼”,使其不敢再犯即可,無需一棍子打死。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譚雅涵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