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經常看到有些大V在危言聳聽的吶喊——再跌是要出大問題的。聽到這句話,我是感到很懵逼的,稍微在股市呆時間長一點、有一定投資經驗的人都會知道跌是出不了什麼問題的,真正的問題其實是漲出來的,2700點和5000點誰風險更高,這實際上是個一幕瞭然的事情,如果理解不了機會是跌出來的、風險是漲起來的這個淺顯道理,還真不太適合在股市中混。
1990年A股剛剛開啟的時候,上證指數基準點數是100點,到2001年上到了2245點,11年漲了21倍多,摺合年化約32.69%;而同期的國內GDP總量從3608.58億美元上升至1.34萬億美元,僅增長了2.71倍,摺合年化約12.67%,顯然兩者的發展速度並不匹配,這是一個嚴重透支基本面的上漲幅度。因此,之後股市迎來了均值迴歸,在2001-2005年經濟高速發展期,經歷了一場長達四年的熊市,不得為過去的透支行為還債。
到了2005年,上證指數回到了1000點左右,對應最初的基準點位100點,相當於15年上漲9倍,摺合年化約16.58%;而同期的國內GDP總量從3608.58億美元上升至2.29萬億,增長了5.34倍,摺合年化約13.11%。考慮到上市公司是實體經濟中相對優質的組成部分,其總體增速會快於GDP增速這一實際情況,市場顯然已經進入了價格合理區間,隨後在經濟繼續快速增長的勢頭之下,終於迎來了高預期下的2005-2007大牛市。
2007年10月,上證指數登上了史無前例的6124點,相當於17年上漲60.24倍,摺合年化約27.39%;而同期的國內GDP總量從3608.58億美元上升至3.55萬億美元,僅增長了8.84倍,摺合年化約14.39%。兩相對比,這明顯又是一個超出地心引力的上漲幅度,最終不得不再次遭遇大熊市的洗禮。
並且這一次更糟糕的是經濟增速開始見頂,其後我國的GDP增長速度呈不斷趨緩的態勢,股市的預期估值也跟隨著不斷的下降。截止2023年底收盤,上證指數是2974.93點,相對於1990年累計上漲了29.75倍,摺合年化約10.83%,而同期的國內GDP總量從3608.58億美元上升至17.89萬億美元,摺合年化約12.56%。考慮到上市公司通常是實體中較為優質的一部分,現階段的市場明顯已處於非常低估的狀態,甚至還要低於2005和2008兩個歷史大底時期。
我們常說股市是經濟的晴雨表,但兩者在大多數時候其實並不同步。準確講,宏觀經濟與股市的關係應該好似一個人牽著一隻狗,人的步伐和速度是一定的,狗卻是頑皮的,時而停在主人後面,時而跑到主人前面,但總會跟隨主人一起前進,而現在這隻狗已明顯滯後於它的主人,向前跑的機率正在慢慢變大。
當然,有人說之前人是在奔跑,未來人的行進速度會慢下來,狗是不是也應該要慢下來呢?對此,我的看法是隻要人始終還在前進,目前行進頻率已經滯後於人的這隻狗,不說踏步奔跑,起碼也得跟上人步伐吧(情緒上來,再次跑一跑也是可能的),所以熊市一定是會有極限的,不存在只跌不漲的市場,跌從來都是機會,壓根不會引發什麼大問題。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