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李金萍 深圳報道
5000億元區域生產總值(GDP),是縣域經濟發展的一道分水嶺。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目前,我國邁過5000億元GDP大關的區縣並不多見。以2022年區域GDP計算,全國此前共有9個區縣GDP超過5000億元,包括上海浦東新區、北京海淀區、深圳南山區、北京朝陽區、天津市濱海新區、廣州天河區、北京西城區、深圳福田區、蘇州崑山市等。
經濟體量超過5000億元,意味著該區縣經濟體量已接近或超過部分省會城市的經濟體量。
2月4日,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深圳寶安區、龍崗區GDP規模均超過5000億元,分別達5202.01億元、5043.03億元。
這意味著,深圳已有四個區GDP超過5000億元,分別是南山區、福田區、寶安區和龍崗區。由此,深圳也成為全國擁有5000億元以上城區最多的城市。
此外,青島西海岸新區GDP也突破5000億元。
在大灣區,廣東省內距離5000億元最近的是廣州黃埔區、佛山順德區。江蘇江陰也已逼近5000億元門檻,但暫未過線。
5000億元區縣,深圳獨佔4員
全國區域GDP超5000億元區縣再添三員,深圳寶安區、龍崗區入列,青島西海岸新區也成功越過門檻。
近日,深圳寶安區、龍崗區陸續釋出經濟資料。2023年,寶安區、龍崗區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5202.01億元、5043.0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5%、6.3%。
在縣域經濟,2010年,首個GDP超5000億元城區——天津濱海新區誕生。隨後,上海浦東新區與北京海淀區、朝陽區相繼跨過5000億元大關。
廣東省內,深圳南山區率先“闖關”。2018年,深圳南山區成為廣東省第一個GDP總量超5000億元的城區,並在此後一直穩居廣東首位。2019年,廣州天河區GDP首次突破5000億元大關。2021年,深圳福田區成功“衝線”,成為深圳第二個、廣東省第三個GDP超5000億元的城區。
如今,2023年,隨著深圳龍崗區、寶安區攜手跨越5000億元,讓深圳加入“5000億俱樂部”的區縣總量達到4個,全國城市中數量最多。
為何深圳可以成為城區GDP突破5000億元最多的城市?2023年,深圳地區生產總值為34606.40億元,同比增長6.0%。其中,此次入圍的寶安、龍崗,深圳的製造大區,產業大區,工業製造業發展也成為GDP增長的關鍵力量。
作為“全國工業第一城”,2023年,深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實現全國城市“雙第一”。
其中,寶安區是全國工業百強區第五位。2023年,寶安區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499.35億元,同比增長6.8%,佔GDP的近50%,其中寶安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成為拉動第二產業的關鍵變數。
龍崗區的工業經濟同樣是拉動經濟躍遷的關鍵,該區工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長期超6成。2023年,龍崗區第二產業增加值為3338.13億元,同比增長5.8%;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5%,工業增長創近四年最好成績。值得一提的是,為工業經濟持續增長的投資方面,龍崗區表現亮眼,2023年,工業投資增長為59.5%,總量在深圳市各區中位居首位。
千億產業叢集共同發力
根據南方財經智庫研究,進入5000億元縣域經濟“俱樂部”,意味著該區縣要有數個百億乃至千億支柱產業,形成本地產業叢集,從而實現區縣經濟體量和能級躍遷。
仍以深圳為例,寶安區擁有超高畫質影片顯示、智慧終端兩個產值超千億叢集,網路與通訊、半導體與積體電路兩個產值近千億叢集。龍崗區集聚了以網路與通訊、智慧終端、超高畫質影片顯示為代表的千億級產業叢集3個、百億級產業叢集7個。
實現多個千億叢集建設非一日之功。區縣需要破題人才吸引、產業空間要素保障、金融資源賦能、產業鏈集聚等要素集聚,探索出符合了區縣發展合適路徑。
從招商引資的角度,地方政府有意識引導資源集聚,實現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
例如,崑山市作為2022年突破5000億元的區縣,擁有電子資訊和裝備製造兩大千億產業,為促進產業鏈集聚,當地為發展產業“拆膝上型電腦招商”的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崑山市相關負責人曾公開表示,該市在產業鏈招商方面有一個經典案例,就是把一臺膝上型電腦拆開,在1000多個主要零部件中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招商,持之以恆,招來的企業數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產業鏈越拉越長,最終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
對於深圳,在人才建設等領域面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需要“補短板”的難題。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劉祥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表示,深圳製造業總體來說處於製造業工業化後期,有三方面待進一步發力,一是產品以終端為主,在高附加值、卡脖子環節、關鍵的核心零部件等製造業領域,還待進一步發展。二是深圳的製造業地均產出的強度有所不足,雖然深圳在規模和數量方面,深圳目前每平方公里的產值單位效益指標和稅收現在還有待進一步強化,三是深圳面臨著成本上升難點,比如在人力、產業空間等要素保障方面。
為此,深圳寶安區就探索出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的創新方式,著力促進人才與產業之間的良性互動,一方面透過分類制定急需緊缺人才目錄,“清單式”精準引進培育高階人才;另一方面,依託轄區頭部企業開展“專案式”合作,靶向引進一流技術人才,推動產業鏈和人才鏈同頻共振。
5000億縣域經濟追逐賽還在繼續
目前,全國還有多個區縣面向5000億GDP發起衝擊。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梳理發現,2022年,江蘇江陰、佛山順德區、廣州黃埔區在4000-5000億元區間,有望在未來突破5000億元。
作為縣級市,江陰2023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960.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9%。江陰距離5000億元GDP僅一步之遙,有望成為繼崑山之後,全國第二個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江陰已有高階紡織服務、金屬新材料、石化新材料和高階裝備四大千億級產業,擁有61家上市公司。
此次成功突破5000億元的青島西海岸新區則是被山東省寄予厚望的新區。作為山東唯一的國家級新區,2023年全年西海岸新區生產總值5003.38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0%。
2024年,區縣之間又將開啟新一輪的經濟角逐。經濟強區已謀定新一年的經濟發展目標,做強產業依然是發力點。
作為“廣東經濟第一區”,深圳南山區提出2024年將主攻先進製造、戰新產業、現代服務“三條賽道”;深圳福田區則喊出了開啟“二次創業”口號,做強金融、科創、時尚三大產業;剛剛過線的深圳龍崗區和寶安區更是將新型工業化作為2024年的發展首位,龍崗區提出將持續鞏固“IT+BT+低碳”主導產業叢集優勢,大力發展全屋智慧、“低空經濟”等產業;寶安區則在海洋產業、空天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佈局。
即將衝線的江陰,亦是提出將繼續建設產業強市,進一步打造現代產業新高地。有望為廣州再添GDP過5000億元一員的黃浦區,也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數”和“碳”兩大要素,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隨著更多的區縣邁過5000億元大門,從GDP進入GNP時代,區縣發展必然面臨著空間受限,經濟邊際效應遞減問題。”劉祥對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說。
他認為,謀劃更大的發展,區縣需要擁有更大、更多的產業和腹地。區縣可透過飛地經濟的方式,做好土地等生產要素的保障,同時對企業在開拓全球市場或者全球資源配置方面,提供更多的支援,而不是隻侷限於打好市內的基礎設施或者做好市內的要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