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此刻全世界都在屏息,靜待鷹醬開啟加稅之路,那麼今天就來說說,加稅對A股市場的影響。
一,必須要澄清的事情
目前國內主流媒體中只有報道了加墨兩國會被加稅,關於東大的訊息沒有,援引老美媒體的訊息,川總1月31日在白宮對記者表示:「這三個國家無法阻止關稅於2月1日生效。」這裡我就不截海外的圖了,既然主流媒體沒有釋出,那就當不不存在。
按照慣例,將在老美東部時間2月1日下午3時,也就是北京時間明天凌晨4點左右,我們會有進一步的訊息,所以節後的第一場好戲,應該是DeepSeek大戰Trump tariffs,看看誰更加硬核。反正美股已經給我們預演過了,昨天訊息一出,美股三大股指集體下挫,這就是川總的最大軟肋。
那麼關稅究竟有多大的影響呢?的統計資料顯示,從 2018 年開始東大對鷹醬的出口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行,以RMB計價的對美出口 2019 年下降了 9.1%,以美元計價的對美出口2019 年下降了 12.9%;然而中國總的出口並沒有出現下降,以RMB計價的總出口2019 年增長了 5%,以美元計價的總出口 2019 年增長了 0.5%。
如果明天開始實施加徵關稅,東大出口到美國一年或下降約 1610 億元,下降的百分比約為 2024 年東大向鷹醬出口的 4.3%,東大對鷹醬以外的其他地區的出口增速只要達到 0.8%,東大整體的出口就可以維持正的增長。
相比之下,鷹醬雖然提高了財政收入,但另一方面,據穆迪公司推算,鷹醬消費者承擔了加稅92%的成本,鷹醬家庭每年因關稅而增加1300美元的開支。事實上,關稅和所得稅並不能完全劃等號,川總的經濟模型粗暴簡單,可這真的不是1+1=2。
二,對A股的影響
其實對A股的影響,不在於加稅這件事本身,但是加稅對RMB匯率有比較大的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之前的文章我就說過為了保匯率,央媽會選擇犧牲股市或者債市,以往如果是自發選擇,銀行大多選擇買國債來對沖。當然央媽可以調動資源,至少從今年來看,國債不再是不可動搖的東西,這就給股市喘息之機,畢竟內需起來靠國債是沒指望的。所以,今年很多時候,美元就算強勢,股市也沒有跌的很厲害。
我覺得從去年開始,很多會議上最大的啟發就是來自於管理層解決思路的問題在變,但是多數人沒有跟上這個形勢,還是用刻板印象去看待市場,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就像今天網路上瘋傳節後A股要承壓的訊息,但你確定承壓不是給你上車的機會嗎?畢竟一天的漲跌什麼也說明不了!你怎麼能確定,這不是誘敵深入之計呢?畢竟就像我說的,加稅這事情,不超預期!
如果不超預期,表現還特別拉胯,那就要當心被人利用了,前兩天我寫過一篇文章,當時DeepSeek就提出了會利用大眾心理進行逆向操作,說白了就是針對「羊群效應」出手,其實大多數投資者並沒有系統的投資觀念,本著要賺一起賺,要虧一起虧的天真想法,從而很容易隨大流,殊不知股票市場本來就是少數人賺錢的地方,趨同、從眾的結果就是被收割。
三,機構的收割
「羊群效應」本質上是一種資訊不對稱,看下圖:
同樣都是連續調整,哪個調整是唬人的,我想這也是大家最關心的,如果節後開盤真的出現這一幕,你該如何選擇呢?
其實別的都是假的,真的就一個,機構資金掌握定價權,不過雖然大家都知道,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行為」與散戶是完全不同的。但問題是,多數人根本看不出這種不同,那怎麼辦?其實,早就有這樣的大資料統計工具了。簡單說就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為」資料先儲存下來,經過長期的積累後,再透過大資料模型計算,我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為」特徵了,這太重要了,大家看下面的資料:
和之前的走勢圖相比,這幅圖多了橙色的柱體,這是我用了十多年的大資料分析系統獨家提供的「機構庫存」資料。「機構庫存」資料反映的是機構資金的活躍程,可以看出,兩隻股票調整過程中,左側的,機構資金十分活躍,右側的,則很快消失了,出現不一樣的結局也就不意外了。而只要看清楚機構的意願,選擇一點都不難做出。
左側的股票,調整過程中,機構資金積極參與,所以是「假跌」,右側的股票,調整過程中,並沒有機構資金積極參與,所以是「真跌」。看到了資料,就是一目瞭然,之後遇到這類問題,就不會這麼緊張了!
真相很殘酷,但不知道真相會更殘酷。本篇就聊到這裡,關注老概,隨時隨地帶給你不同視角。
宣告以上內容來自網路收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如有侵權,請聯絡本人刪除,同時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敬請知曉。此外,本人不推薦任何個股,不收會員,沒有社交群,也從不與任何人發生利益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