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薛慶鑫,註冊營養師
稽核專家:谷傳玲,首都保健營養美食學會副秘書長、註冊營養師
米飯是餐桌上的重要主食,在每天的飲食中佔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可是,有一部分人卻不敢吃米飯,畢竟米飯是生成指數(GI)的食物,容易升血糖。
控糖大米有必要買嗎?怎樣吃飯能幫助控糖呢?
健康時報圖 毛圓圓攝
市面上的控糖大米有用嗎?
血糖生成指數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數值越高越不利於控血糖。
我們平時吃的大米飯血糖生成指數較高,普遍在71~90不等,屬於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所以控糖大米的出現,著實讓有控血糖需求的小夥伴們驚喜不已。既能滿足大口吃米的需求,又不至於餐後血糖飆升,簡直讓人興奮。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澱粉,澱粉是個比較龐大的家族,分為三類:
· 快消化澱粉:在小腸內20分鐘內可以被消化吸收,如烤馬鈴薯、熟香蕉等。
· 慢消化澱粉:在小腸內20~120分鐘可以被消化吸收,如天然玉米澱粉。
· 抗性澱粉:在小腸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不會轉變為糖分,具有一定的控糖作用。它存在於種子、穀物以及放涼冷卻後的某些主食當中。比如冷米飯,抗性澱粉含量會比熱騰騰的時候高一些。
控糖大米之所以能控糖,其特點就在於抗性澱粉含量顯著高於普通大米,也具有相對更低的血糖生成指數。所以,控糖大米的確能更好地控糖,但口感可能偏硬,不是很好吃,價格也比較高,幾乎是普通大米的5倍甚至更高。
咱們其實也沒必要追求價格昂貴的控糖大米,完全可以就吃普通大米,只需要在蒸米飯的時候做出一些改變,就能幫你控血糖。
蒸米飯1個改變,幫你控糖
1. 米飯+雜豆
有研究發現,將黑豆、鷹嘴豆、花芸豆、黑芸豆與大米一同食用可顯著降低餐後血糖反應,用扁豆替換一半米飯,可使餐後血糖反應下降20%。
2. 米飯+燕麥米
將全粒燕麥和去種皮燕麥分別與米飯1:1混合煮制時,無論是常壓煮制還是壓力烹調,其血糖生成指數均顯著低於白米飯。
3. 米飯+玉米
玉米的血糖生成指數只有55,屬於中等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和高血糖生成指數的大米混合能降低整體的血糖生成指數,有利於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同時,玉米還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維生素B族、玉米黃素,鉀和鈣的含量也不錯。
4. 米飯+糙米
與精米相比,糙米被種皮包裹,既能阻礙水分進入,也能妨礙澱粉粒膨脹,從而降低了糊化程度,而且糙米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增強飽腹感、延緩胃排空,從而降低了餐後血糖反應。此外,籽粒外層較高的抗營養因子(植酸、多酚等)可能也是導致澱粉消化緩慢和血糖反應降低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從控血糖角度考慮,糙米在吃之前短時間浸泡1-2小時即可。
這樣吃米飯,控糖效果更好
1. 吃米飯搭配它們
米飯+蛋白質食物:在以碳水化合物為基礎的膳食中新增蛋白質有助於降低血糖反應。也就是說,與只吃米飯相比,同時搭配雞胸肉、豆腐、牛奶、大蝦、雞蛋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助於延緩餐後血糖。
米飯+蔬菜:蔬菜富含膳食纖維,不僅能增強飽腹感、延緩胃排空,吃的時候還需要仔細地咀嚼,增加了進食時間。蔬菜中的多酚類物質還能抑制碳水化合物消化酶的作用,比如α-澱粉酶、α-葡萄糖苷酶。建議搭配非澱粉類的蔬菜,比如小白菜、菠菜、空心菜等綠葉菜,或者茄子、西紅柿、冬瓜等瓜茄類蔬菜等都可以。
2. 餐前可吃它們
每餐的餐前吃點水果,也許能幫你更好地控血糖。有研究以超重肥胖人群為研究物件,以含15克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蘋果、甜橙和梨分別作為餐前負荷食物,以含50克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白米飯為正餐食物,以白米飯餐前飲水作為對照。
結果顯示:餐前30分鐘額外攝入含15克可利用碳水化合物的蘋果、甜橙、梨3種水果,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控血糖,蘋果和甜橙的效果優於梨。在攝入水果的重量上,研究中為134-240克。
精選
文章
本文來自:2024-02-05科普中國《蒸米飯時只需1個改變,就能幫你平穩血脂、血糖!轉給需要的人!》,部分內容有刪減,版權歸原作者。
編輯:王真
審稿:魯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