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很多人踏上回家的旅途。由於全國多地出現降雪,高速公路堵車、火車、飛機延誤成為返鄉歸途朋友們無法避開的煩惱。在搭乘長途汽車、火車或飛機的長途旅行過程中,還有另外一個問題需要引起我們的注意,那就是。
據英國的一項調查顯示,200名50歲以上的旅行者在8小時以上的空中行程後,有1/10的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深靜脈血栓症狀;飛行時間為3~4小時就有可能發生肺栓塞,小於3小時的飛行則很少見。
什麼是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靜脈分為深靜脈和淺靜脈。淺靜脈,就是位置比較表淺的靜脈。下肢深靜脈分佈在雙腿的深部,是引流腿部靜脈血的主幹血管。如果在深靜脈管道內某一個部位形成了血栓,部分或完全堵塞靜脈管腔,就會造成靜脈血迴流受阻、大量淤積在腿部。
發生深靜脈血栓一側的腿部會出現明顯的腫脹、疼痛、皮膚髮熱變紅,甚至不能行走。新鮮形成的血栓非常疏鬆,從靜脈管壁上脫落,將隨著靜脈血流漂浮到肺部,卡在肺內的血管裡,造成肺動脈栓塞。患者可能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三個因素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
導致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的危險因素有三個方面:血液“黏稠”、 血流緩慢以及靜脈壁損傷。
1、血液粘稠:在旅行過程中由於活動減少、消耗減少、胃腸道不適、不方便去衛生間等原因,我們會減少飲水量,導致血液黏稠。
2、血流緩慢:在長途旅行過程中,坐在狹小的座位上長時間不動,由於空間狹小,雙腿長時間保持屈曲不能自由活動的體位,坐椅靠背對乘客背部和腿部造成壓迫,會導致雙下肢靜脈血流減慢。
3、靜脈壁損傷:如果旅行者旅行前曾有肢體外傷導致的血管壁的損傷、靜脈插管等情況,發生靜脈血栓的風險將進一步增高。
如何預防旅途中深靜脈血栓形成
血液粘稠和血流緩慢是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的主要危險因素,而久坐不動和水分攝入不足則是造成危險因素的誘因。因此預防旅途中下肢深靜脈血栓可採取以下措施:
1、適量活動:每1~2個小時離開座位適量活動,如果坐飛機,可以在過道內走動,在有空間的地方做做肢體的伸展,或者做原地踮腳運動;如果做長途汽車無法離開座位,可以做反覆曲踝、伸踝的動作,也可以透過收縮小腿肌肉、擠壓靜脈促進血液迴流。
2、多喝水:多喝水可避免血液粘稠,促進代謝,多上廁所,防止久坐不動。
3、旅途中穿寬鬆衣褲:可以減少衣服對腰部和大腿的擠壓,避免血液迴流受阻。
一旦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下飛機或下車後稍加活動,脫落的靜脈栓子就可能引起肺動脈栓塞,出現肺迴圈和呼吸功能障礙,導致胸痛、胸悶、咳血、呼吸困難,嚴重時可出現休克甚至猝死。
因此長途旅行後一旦出現胸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要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導致的肺動脈栓塞,一定要儘快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歡迎在文章右下角評論或留言!
長途旅行,警惕下肢深靜脈血栓!-----蘭世亭醫學健康科普第3341帖
馬醫生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