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練習
朱某,50歲,男,工人。因胡語、不寐、躁動、拒食入院。既往有高血壓史。入院時BP23/14kPa,心肺聽診無異常,言語錯亂,目中不了了,疑神見鬼,躁擾不寧。腹部堅硬拒按,便秘6日。西醫診斷:高血壓性精神障礙。經降壓、鎮靜等措施,諸證不減。觀其舌紅苔焦黃起刺,脈來弦滑有力。
處方:██。
答案下期公佈
上期答案 :甘草瀉心湯
注:答案非唯一,僅供參考
上一期:
上期原醫案
張某某,女,58歲。患者四年來夜不能寐,每晚靠服安定片或水合氯醛等西藥維持,才能入睡2~3h,但稍聞聲響,便醒而不寐,屢治鮮效。近20天來徹夜不寐,雖加倍服用安定片,亦目不能瞑,不得臥,心煩易躁,疲倦乏力,兩目脹滿乃突,胸脘痞滿嘈雜,口乾苦,納呆不食。症見身體消瘦,面色不華,舌苔黃厚,脈沉細。
辨證:脾胃虛弱,寒熱內蘊中焦,上擾心神
治則:調理中焦,開結除痞
方藥:初用歸脾湯、安神定志丸治療未效,再以甘草瀉心湯化裁。
甘草18克,黃芩、半夏、內金、陳皮、乾薑各10克,黨參15克,黃連5克, 大棗4枚。
服藥1劑後,自覺胸脘痛滿頓開,思食,睡眠略有改善,餘思藥中病機,守方繼進,先後共服20餘劑,睡眠安穩,窗外電閃雷鳴仍能安然入夢,餘症悉除。(《四川中醫》,1990,(5):30)
學習經典
《傷寒論》第158條: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鞭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熱結,但以胃中虛,客氣上結,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脈證治第三》: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喝(一作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各家論述
《古方選注》:甘草瀉心,非瀉結熱,因胃虛不能調劑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熱不得下降,結為痞。故君以甘草、大棗和胃之陰,乾薑、半夏啟胃之陽,坐鎮下焦客氣,使不上逆;仍用芩、連,將已逆為痞之氣輕輕瀉卻,而痞乃成泰矣。
《醫宗金鑑》: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緩之意。用甘草、大棗之甘溫,補中緩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從;芩、連瀉陽陷之痞熱,乾薑散陰凝之痞寒。緩急破逆,瀉痞寒熱,備乎其治矣。3.《金匱要略釋義》:溼熱肝火生蟲而為狐惑證,故宜清溼熱,平肝火;由於蟲交亂於胃中,又當保胃氣,因人以胃氣為本,故選用甘草瀉心湯。君甘草以保胃氣;連、芩瀉心火,去溼熱。蟲疾之來也非一日,其髒必虛,臥起不安,知心神欠寧,故用人參補髒陰,安心神;大棗以和脾胃;用姜、夏者,蟲得辛則伏也。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版權申明:
1、文 源: 本文內容來源網路。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
3、責任編輯,微信:ycyd112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