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孩子上課不聽講,多動,家長該怎麼辦?
來訪現狀
小豐(化名),8歲,小學二年級學生。
老師多次向家長反饋他上課不聽講,多動、不遵守課堂紀律,經常和老師同學發生衝突,有時會有肢體上的觸碰。
在被家長批評時小豐會情緒失控,大喊大叫,或者攻擊他人。家長帶他去醫院,被醫生診斷為多動症,並建議配合吃藥的同時進行心理諮詢。
多動症(ADHD),又叫,是一種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動過度、情緒衝動、學習困難為特徵的神經發育性障礙。
儘管患有ADHD的孩子經常表現為過度活躍和衝動,但ADHD並不是品行障礙。
BPS綜合分析
初步診斷:多動症。
■生物因素:遺傳影響,小豐的爸爸小時候也有較明顯的情緒失控、注意力無法集中等多動症狀。
■心理因素:小豐父母工作忙,平日裡主要由爺爺負責接送和照顧小豐。小豐性格比較敏感,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他經常覺得自己不被理解和關注,對家庭安全感缺失。
■社會因素:沒有好朋友,也不知道怎麼去交友。老師和同學對小豐的衝動行為不接納,小豐對環境、對他人帶有防禦和敵意,常常過度反應,與人產生衝突。
BPS綜合分析
配合醫生用藥,同時每週開展一次心理諮詢,結合每兩週一次家庭諮詢。
➤首先,諮詢師透過簡單的拼圖遊戲讓小豐卸下心防,瞭解他的愛好,肯定他在街舞、籃球等方面的優勢,欣賞他身上的特質,和他建立良好的關係。
用簡單有趣的語言向小豐解釋多動症的表現以及行為帶來的後果,一起制定具體的自我控制計劃,比如在一節課中認真聽講的時間要達到多少分鐘,或者一週內不打人的天數要達到幾天,當達到目標時,給予適當的獎勵,增強他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接下來,引導小豐探索和認識每一件事情背後的感受和情緒,學會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同時幫助媽媽看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和需求。
➤在家長溝通中,提高媽媽的情緒穩定性,媽媽漸漸意識到一味批評只會適得其反,於是家人一起陪孩子制定活動清單、學習計劃,給予小豐鼓勵和愛護。透過媽媽,影響家庭其他成員對小豐的行為有更多積極的反饋。
➤在諮詢中運用遊戲、行為控制訓練、家庭作業等方法,訓練他的專注力、自我控制能力,並建立自己的規則意識和邊界感。
多方面聯合,強化和鞏固小豐的改變成果。將家庭、學校(透過媽媽建立老師及同學的溝通)都納入諮詢師的資源體系中,從各個方面適時給予孩子積極肯定的反饋,幫助小豐在學習效率、人際關係和自我穩定上都有更好的體驗。
DPP干預概述
1、經過十幾次的諮詢,小豐現在的狀態已經有明顯的改變,變得守規矩,愛表達了,對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能用語言表達。
2、在學校的學習效率變高了,和同學老師衝突的頻率顯著減少,媽媽之前每天都要被老師找去學校,現在經常能聽到學科老師對孩子積極的表揚和肯定。
3、在表達情緒和控制情緒方面,小豐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式,他要將情緒小怪獸馴化,成為它的主人。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識?
無需下載即可線上檢視~
本文來源:安肯心理諮詢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