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總是偷偷拿我的手機
刷抖音、打遊戲,
還天天在網路上和陌生人聊天,
也不出門玩,怎麼辦啊?
孩子平時總是捧著個手機,
我也不知道他在做什麼,
更不讓我們看他手機,
我只要一提到手機就生氣,
孩子是不是網路成癮了?
這些是精神心理科醫生經常被問到的問題。究竟如何判斷是否出現網路成癮?為什麼孩子會沉迷網路?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做些什麼?下面由北京兒童醫院精神心理科徐暢醫生結合臨床診治為您答疑解惑。
徐暢醫生指出
現在幾乎每個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網路,網課、網路聊天、網路遊戲等都與孩子的生活密切相關。網路在滿足青少年獲取資訊、休閒娛樂的需求的同時,如果長期沉迷網路,對別的活動缺乏興趣,會出現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情況。兒童青少年的網路成癮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網路成癮在《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的診斷標準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持續或反覆的遊戲行為模式,表現為失控性遊戲行為,如無法控制遊戲行為的發生、頻率、持續時間、終止時間等。
2.遊戲行為成為生活優先事項,即使遊戲造成負面後果(如人際關係破裂、職業或學業受影響、健康損害等),仍然無法停止。
3.遊戲行為模式導致明顯的個人、家庭、人際關係、學業、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損傷。
4.這些標準強調了網路成癮對個人生活各方面的負面影響,包括對健康、家庭關係、學業和職業的損害。
總的來說,不同於簡單的網上衝浪,對於那些網路成癮的孩子來說,不僅會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網路活動上,更重要的是可能出現學習狀態變糟、學習成績下降,而且他們的情緒、社交、身體等各個方面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家長可以透過孩子是否出現以上表現來判斷孩子是否出現網路成癮。
網路成癮會具有哪些明顯特徵?
網路成癮的發生涉及多種因素,例如學習壓力、社交恐懼、放縱型教育方式等。青少年學習壓力日益增加,人際關係緊張,孩子們為了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壓力,選擇透過網路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出現沉迷網路。在心理治療中也發現,網路成癮的孩子具有喜歡獨處、敏感、偏執、性格內向、同伴關係不良、心理年齡不成熟等心理特點,這也是導致網路成為孩子精神寄託的原因之一。
網路成癮是因為孩子貪玩、自控力差嗎?
首先,家長應該正確認識網路成癮,才能理解孩子進而幫助孩子走出網路成癮。很多家長簡單地把網路成癮歸因為孩子貪玩、自控力差。事實上研究認為,青少年網路成癮的重要原因是有很多內心訴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得不到理解。孩子生活在家庭、學校中,孩子的問題可能提示著家庭或學校系統的異常,改變也需要整個系統的共同努力。此外,網路成癮的青少年並非一無是處。家長需要全面地看待孩子,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這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關係,也有助於兒童青少年更好地認識自己,建立廣泛的興趣愛好,從而改善網癮問題。
第二,需要注意的是親子關係的質量對青少年網路成癮程度有著很大影響。有研究顯示父子關係的質量對青少年網路成癮程度有著直接影響,父親在孩子社會性發展、形成自控能力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母子關係則主要是透過影響孤獨感而間接影響青少年網路成癮程度。在這裡也提醒各位家長每天拿出一段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被包容和接納,將降低青少年對網路的依賴程度。可以約定一個特別的時間家庭成員之間交流內心的感受,把心裡的不愉快拋開。
此外,孩子們能線上下一起玩的遊戲已經越來越少,因此網路遊戲逐漸進入孩子的生活。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們發展廣泛的興趣愛好,為孩子們提供多種遊戲的選擇和機會,讓網路不再是孩子們唯一共同的娛樂方式。家長也要關注孩子游戲的動態,並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最後,醫生建議家長和老師需要對孩子上網進行監督,建立規則和邊界。針對上網時間,1-2歲幼兒應儘量少接觸電子產品;3-5歲幼童用網時間每天不應超過1小時;6-18歲兒童每天不應超過2小時。針對上網場所,兒童應儘量在家中上網,家長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監管。針對上網內容,家長在尊重孩子隱私的情況下,要對孩子網路使用內容進行監管,當發現異常使用時要注意引導。並且向孩子提供一些適合他們的網址,培養合理上網習慣。尤其對於兒童,幫助孩子在早期學會正確的網路使用方法非常重要。當規則建立起來之後,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嚴格遵守和執行,尤其家長需要以身作則。如果“網癮”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導致孩子成績大幅下降、注意力渙散、作息顛倒不規律,或者伴有明顯的焦慮、抑鬱等情緒表現,家長需要給予密切關注,必要時向專業人士求助。
當孩子出現網路成癮問題時
家長要正視問題,瞭解孩子遇到的問題,因為當孩子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很可能會訴諸網路遊戲等途徑來滿足心理需要。在嚴格的規則之外,家長也需要注意關注、陪伴孩子。需要提醒的是,對孩子的陪伴需要“高質量”,當家長用心陪伴孩子,孩子也會感受到用心。此外,需要多多關注現實遊戲、體育活動及各種興趣愛好,滿足孩子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文字|精神心理科心理治療師 徐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