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這樣的人嗎?
TA總是不敢享樂,不知道該如何對自己好;
就算有人示好,也會表現冷淡或者乾脆拒絕;
對自己本身的優點和成就,並不認可;
喜歡讓自己處於委屈、受苦的環境中,一放鬆就自責......
這類人,其實具備“自我挫敗型人格”的特質。
精神分析學家Wilhelm Reich在進行人格研究的時候,定義了這個人格型別。
具備這種性格的人,甘願受苦、跟自己過不去,習慣自我傷害和自我貶低。
小到看恐怖片、吃變態辣,大到傷害身體。
在外人看來,TA們一直在做著傷害自己的事情。
但比起改善這種處境,TA們更喜歡沉浸其中,認為這會帶來一種特殊的鮮活和真實感。
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我們又該如何看待這種特質?
有辦法改變嗎?
今天,壹心理想跟你聊聊:自我挫敗型人格(Self-defeating personality disorder)。
據統計,54%的人喜歡吃“痛”。
味覺上,愛吃辣椒,越辣越上癮;
衍生到視覺上,熱衷於恐怖元素,越可怕越欲罷不能;
觸覺上,愛玩極限運動,享受心跳砰砰加速;
聽覺上,喜歡聽悲情音樂,讓自己難過而流淚……
這些司空見慣的“自虐”行為,無傷大雅。
就是做多了,會讓人自我懷疑:
莫非,我真是一個以“折磨自己”為樂的人?
過去,《DSM-Ⅲ》就對這些“自虐行為”進行過分類:
1、專挑錯的選擇,愛做一些註定會失敗的事;
2、總是讓別人失望,或者讓別人白費功夫;
3、眼看快要成功時,總要搞點事情來搞砸;
4、不自覺激怒別人,招來拒絕、羞辱和攻擊。
對號入座一下,是不是感覺自己“躺槍”了?
雖然自我挫敗型人格障礙涉及到一些專業的診斷,但如果4條都中了,就需要重視。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名叫“自虐”,但TA們不一定是自己虐自己。
還可能是,讓別人虐自己。
前者是外人所看到的“A面”,而後者是被隱藏的“B面”。
自我挫敗型人格者,通常在關係中會有這些表現:
A.親密關係
第一,用自虐來產生“活著的感覺”。
比如,明明很累還是過度付出、熱衷於和伴侶吵架、故意激怒伴侶和自己起衝突等。
其中一個動機,就是得到一種“心潮澎湃”的滿足感。
這種感覺會讓人特別鮮明地感到:
我活著,我存在著。
第二,透過自虐來威脅另一半妥協。
不止一位來訪者表達過,自己或者自己的父母曾有過自虐行為。
比如,父母吵架,母親要離婚,父親用菸頭燙自己,逼母親收回離婚的話;
另一半要分手,自己腦子一熱,錘牆、撞頭,逼另一半不要分手。
這類自虐動機,是想
透過傷害自己,要求另一半聽話,達成TA們的目的。
B.親子關係
第一,用自虐來得到父母的同情讚賞。
“孔融讓梨”的故事,其實也是一種變相的自虐:
孩子犧牲自己的利益,把梨子讓出去,被大人視為一種美德,讚賞有加。
但這會給孩子刻下一個認知:
想要討父母開心,就要掏空自己、付出討好。
第二,用自虐來釋放關係中的壓力。
“記得因為和父母爭吵,握著鉛筆芯,想了很久,還是沒敢吃下去。”
知乎這名網友吐露的感受,其實很多人都有過。
被爸爸/媽媽罵了,特別慪氣,又不可能對父母怎樣,就只能傷害自己。
久而久之,養成一種習慣:
一生氣就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緩解內心壓力。
第三,自虐能讓TA們感到自己“被愛著”。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松子做鬼臉逗樂父親,其實也是一種自虐。
做不願意做的事,來博父母一笑,看到父母難得的笑臉,孩子會覺得自己被愛著。
這種自虐動機,幾乎是每個孩子的本能。
C.人際關係
第一,用自虐來阻止一定會到來的痛苦。
例如:
為了不被罵,主動貶低自己;
為了不被拒絕,主動拒絕別人;
為了不被傷害,主動擺出攻擊性很強的樣子。
第二,甩鍋,佔據道德制高點。
“我就差跪下求你原諒了,你還想我怎樣!”
明明自己做得不好,卻用自虐來撇清責任,甚至倒打一耙,讓對方無話可說。
第三,獲取優越感、滿足感。
某女明星面對記者追問時,曾經自扇巴掌,轟動一時。
她不在乎其他人尷不尷尬,只想用這種方式來讓記者別問了,順便出一下風頭。
綜合以上表現,可能有人已經發現了:自虐,似乎可以帶來一些好的感覺。
比如:被愛,減壓,輕鬆,控制,愉悅……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自虐是一種理想化,將對方捧上雲端,將自己貶入泥土。”
而理想化的背後,其實是一種“防禦”。
比如:感受到不被愛的恐懼、壓力很大的負擔、苦悶抑鬱的情緒......
找不到別的方法緩解時,虐一下自己,就能解決問題、達成目的。
這種防禦是如何形成的?
學者Gabriel等人認為:
自虐是為了修復早年的創傷記憶。
比如,小時候被虐過的孩子,從小就習慣了貶低自己,也把自我貶低當成一種緩解痛苦的途徑。
長大後,TA們就更傾向於在關係中傷害自己、傷害別人。
“別離開我,否則我就傷害自己”;
“她怎麼可以這樣對我,我要傷害自己來懲罰她”。
我有一位來訪者說:
“一想到男友可能不需要我,就覺得心裡發慌,我不能接受自己不被需要。”
小時候,她的媽媽把她丟給老人,一個月只來看兩三次。每次媽媽走,她都有這種“不被需要”的恐慌感。
如今,她找了個身無分文的男友,月月貼錢給他花,累了一天下班回家還要給他做飯。
這段關係讓她很痛苦,但又很難離開。
她為男友做的這一切,其實是在重演小時候被母親拋棄時的反應。
比起找一個好的伴侶,療愈被拋棄的恐慌感,對她來說才是第一位的。
但是,她沒有意識到自己有著更深層次的問題。
自虐,雖然在表面上幫她緩解了痛苦。
但隨著男友越來越不思進取,她付出再多也沒有用,越來越痛苦。
來訪者一直不知道問題在哪裡,開始心理諮詢之後,她才轉變思路:
“哪怕換一個男人,自己也會繼續自虐。
真的想要結束痛苦,就不要想著擺脫恐慌感,而是接受自己就是這樣一個人。”
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
如果你想結束痛苦,還是得從療愈自我、升級內在下手。
如果你的自虐開始產生痛苦,不妨參考這5個改善方法:
1、嘗試理解自己的行為動機。
告訴自己:
“我只是為了感覺好一點,不是真的想傷害自己”;
“我只是想讓自己舒服起來,這個初衷並沒有錯”;
“我是為了自我保護,只是方法用錯了”;
慢慢探索自己行為背後的內心真實想法,而不是一味批判和嫌棄自己,才有可能做下一步的改變。
2、接納自己過往中有很多自我傷害的部分。
放棄自我較勁,承認並接納自己有過糟糕的經歷。
我們無法告別糟糕經歷,但可以淨化這些糟糕的部分。
認清和接納自己糟糕的部分,不是要逼自己改變。
因為光是認清、看到,就已經是療愈的開始,不一定非要求一個結果。
然後在接納自己的基礎上,加一點點“更新換代”就好。
3、練習“有效自虐”,來幫助自己“更新換代”。
其實,有些自虐是良性的。
比如,把想哭的衝動,轉化為讓自己很煎熬的運動健身,這不失為一種有助於自我提升的有效自虐。
良性的有效自虐,其實可以保留。
然後正確培養良性自虐的習慣,更多角度地理性看待自己:
哪些自虐是惡性的,哪些是良性的?
哪些惡性自虐,其實可以轉變成良性自虐?
只要找對了方法,就等於好好愛自己。
4、照顧好內在愛自己的部分。
就像前面說的:自虐,其實是為了保護我們,是“愛自己”的一部分。
放大並看到這一部分,自我傷害的衝動就會慢慢淡化,從不受控制,變得可以被理智干預。
當我們可以靈活選擇用什麼行為對待自己時,其實就具備好好愛自己的能力了。
如果,你身邊正有一個“自虐者”,而你很不幸的,正處於被傷害的一方。
比如:對方用自我傷害來綁住你、控制你;總是刺激你發怒。
日積月累的相處,也會給你帶來不少壓力。
作為受害者,我們可以這樣來調節自己:
第一,情緒個體化。
牢記一句話:TA的情緒是他的,我的情緒是我的。
收起氾濫的同情心,別過度共情,別想著為別人的言行負責,其實就不會被嚴重影響。
第二,認清自己的內心,堅守自己。
千萬別被對方牽著鼻子走,TA說什麼你就做什麼,這會讓你非常內耗。
一定要認清自己的內心,堅持自己的觀點,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第三,不要妄圖改變對方,但可以改變關係質量和生活環境。
心理學家科胡特說過:關係是開啟一切的鑰匙。
我們再努力也無法改變一個人,但好的關係可以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TA虐自己,你就更加積極地愛自己;
TA操控你,你就更加靈活地做自己;
TA很脆弱,你就更加投入地提升自己。
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努力提高自己的核心力量,無論對方怎麼“作”,你都能接得住。
慢慢地,對方也會從關係中得到力量,有所改變。
當然,也存在對方“死不悔改”的情況。
如果無論你怎麼做,TA都越來越過分,可以及時止損,也可以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俗話說得好:小虐怡情,大虐傷身。
小虐,就是給自己80%的愛,20%的虐,好的部分多過壞的部分。
生活就是這樣一棵樹,總伴隨著修修剪剪,只要好的多過壞的,就已經比很多人都強大。
但同時,也要注意控制自虐的“度”,別傷害到身邊的人。
若你正在被自虐者傷害,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你或許都會經歷掙扎。
但這份掙扎,最終都會指向幸福。
最後,我想和你分享一句話,來自馬修·托馬斯《不屬於我們的世紀》:
“我要開始與自己賽跑了,終點線上沒有花環在等待我,也沒有獲勝者的名字需要被宣讀,我的獎勵就是離開這樣的生活。”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芒來小姐,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此刻心理APP入駐諮詢師。真實姓名:李心潔。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責編:Jessica
圖源:pexels
每一個自虐者都曾是柔軟、溫和的,只是曾經受到的傷害,讓他們不得不變成一個“小刺蝟”,將刺對準自己和他人。
如果你也希望獲得他人的關注與認可,想要擺脫恐慌與不安,卻受困於反覆、難以抑制的自虐行為,不妨嘗試一下專業的心理諮詢。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耐心傾聽你痛苦,給你溫柔、有力的支援。透過心理諮詢,你可以找到問題的根源,提升心理彈性,找回安全感,最終療愈自己,走向輕盈、自愛的人生。
為了鼓勵更多人體驗心理諮詢,壹心理推出半價諮詢優惠,原價400~1000的首次心理諮詢,現在低至200元/次!
點選下方海報,立即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