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過生命中的“貴人”嗎?
最近,我發現身邊的一些朋友,即便深陷人生低谷中,仍然堅持“凡事靠自己”:
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卻不敢開口求助,寧願獨自硬扛,也拒絕“麻煩”別人;
覺得沒人能和自己感同身受,凡事靠自己,才是獨立、成熟、堅強的表現。
不知螢幕前的你,是否也會這樣?
有時候閃過想要和他人傾訴的念頭,但做了很久的心理建設,依然難以說出那一句“我需要你”或者“幫幫我”,在內心拼命說服自己:
“大家都是這麼咬咬牙過來的,算了,何必那麼矯情。”
可凡事靠自己,長時間無法獲得足夠的心理支援,人的身體和心靈都容易被雙重消耗。
相反,如果我們懂得借力,坦然接受被抱持的力量,很可能就會讓我們遇見生命中的那個“貴人”。
那時你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是有可能被愛、被在乎的。
承認自己的脆弱,適時地依賴別人,沒什麼大不了的。
我們不必為了活成別人眼中獨立堅強的樣子,而刻意壓抑真實的自己,抹殺自己的情感需求,切斷可能會建立的關係。
但靠自己久了的人,承認自己需要別人、需要關係,確實是很難的。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幫到你。
我們一起來聊聊:如何學會向外“借力”,找到你心理意義上的“貴人”?
在人生低谷期無法開口求助,其實是一種深層的情感困境。
這類情況,很可能是心理學中所說的“依賴無能”。
臨床心理學家Jonice Webb在《被忽視的孩子》一書中提到:
“反依賴的人大費周章地避免尋求幫助,不表現出也不想感覺到自己需要別人。他們拼盡全力不去依賴別人,即使自己要付出巨大代價。”
為什麼會這樣呢?TA們背後或許藏著最深的隱痛:
童年養成的模式。
童年是最需要抱持的時候。
你想想,在我們小時候,其實是要依靠別人才能生存下來的。
我曾接待過的一位來訪者敏敏,從小缺乏母愛,父親又在外打工,還有一個比她小很多的弟弟。
一直以來,她在家中都承擔著“照顧者”的角色。
每一次敏敏需要母親幫忙時,都會得到她冷漠的回絕:
“這點小事都做不好嗎?”
“我很忙,別打擾我。”
“我能力有限,幫不了你。”
“像我們這種家庭,只能靠你自己了。”
久而久之,她的潛意識裡就形成了一種“心理定式”:
依賴意味著傷害,依賴是可恥的。
甚至演化為“不配得感”:自己不值得接受幫助,不會有人愛自己。
長大後,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敏敏從不指望得到別人的好意和幫助。
她談過幾次戀愛,但總習慣性地獨自處理所有的問題,從不向男友尋求支援。
一來覺得他並不一定會關心自己,二來覺得太麻煩人家了。因此,男友也經常抱怨她不在乎這段感情,覺得自己對她來說可有可無。
最終,幾次戀愛都無疾而終。
2、脆弱的“高自尊”外殼。
朋友桃子在外人眼裡一直都是個積極樂觀的女孩子,但她今年被診斷出“輕度抑鬱症”。
這讓她感到很自卑,擔心別人因此對她的評價不好。自那以後她就很少和朋友聯絡、聚會,就連微信朋友圈也關閉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對外和對內的人設,會擔心別人看穿自己的脆弱和無意識建立的“獨立形象”。
一旦陷入困境,內心就開始博弈:
“我如果承認需要幫助的話,不就暴露了我過得不好嗎?”
“如果這點問題自己都解決不了,豈不是太失敗了?”
顯然,很多陷入“依賴無能”的人都存在低自尊的問題,但因害怕外界會關注到自己不好的一面,而給自己裝上了一副脆弱的“高自尊”外殼。
3、社會觀念的集體無意識認同。
“凡事靠自己才是真,不要總想著依賴別人。” 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從小聽到大。
獨立女性理論和男兒當自強的社會聲音,彷彿時刻在告誡我們:
“千萬不要向任何人兜售苦難。”
這無形中讓我們在遭遇困境時,給自己套上了更重的枷鎖。
久而久之,即便熬到“體無完膚”,也要維護好表面的“高自尊”。
但其實,很多時候你是可以選擇“貴人”相助的,只是自己把路“堵死了”。
人最大的屬性就是“社會性”,我們生來就需要相互依賴。
在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這是一種“歸屬與愛的需要”。
正是這份需要,將一個人的內心世界和外界緊緊聯絡到一起。
從短期來看,獨自扛起困難的人,可能會熬過去。
但下一個困難呢?
當你長期自己一個人對抗傷痛的時候,你的力量是怎麼都不夠的。
一旦壓力到達了頂峰,可能會出現更強烈的應激反應。
巨大的能量消耗,會讓你向內攻擊自己,帶來嚴重的內耗。
我的大學室友杏子,是別人眼中的“女強人”,沒有什麼親近的朋友,對父母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
去年,她被公司裁員,失業了一段時間,自尊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但是她不跟任何人訴說,依舊很要強。
用她的話說就是,自己不會主動找別人傾訴,當然也不喜歡別人麻煩自己。
後來,她在孩子出生後,為了當好一個新手媽媽,事事力求完美,慢慢變得越來越敏感、易怒,一點點小事就會大爆發。
自己積壓已久的情緒垃圾沒有清理,再加上操心孩子和家庭,她的身心早已不堪重負。
一段時間後,她確診了“產後抑鬱症”,但她第一時間不是求助和治療,而是不停指責自己為何這麼沒用。
最後在朋友的勸說下,她才踏上了心理諮詢之路。
她的這種“獨立”並非是核心強大,只是一種自我防禦,所以最終會崩塌。
想起《承歡記》中,奶奶對承歡說的話:
“歡歡,你獨立要強這是好的品質。但你總是用優點去面對一切,那久而久之,你的優點就成了缺點了。奶奶希望你能夠記住,人的一生,在許多時候,是需要借力的。”
所以,願意開放自己、接受“貴人”的幫助,也是好好愛自己的體現。
心理意義上的“貴人”,可以理解為我們的“自體客體”。
自體:指有機體自身。
客體:指除有機體自身外的一切人、事、物。
自體客體:指個體將某些“客體”體驗為自體的一部分,透過“客體”與個體的互動,影響個體的自我認知和情感發展。
也可理解為:我借用他人來擴充套件自體的需求。
例如嬰兒對母親:在嬰兒哭鬧的時候,如果母親能耐心地回應和安撫,而不是責罵,嬰兒就能從母親這裡獲得一種“我是好的、是安全的、是值得被愛的”等好的體驗。
這就是母親透過良好互動給嬰兒帶來的積極的自體客體體驗,有助於嬰兒自我價值感的形成。
簡單來說,一個好的自體客體,能帶給你被看見、被慰藉、被抱持的感覺。
那在成長過程中,除了父母和主要養育者,什麼樣的客體可能會成為我們心理意義上的“貴人”呢?
1.理想化客體。
TA可以是你想要成為的人,是你特別敬佩的長輩或特別欣賞的同輩。
這種客體在你的人生體驗上或價值觀上,發揮的是榜樣、模範等作用。
比如TA遇到棘手的問題,總可以抽絲剝繭地解決問題,而不只是著急慌亂。
就像《遠見》一書裡提到的:
“應該有你的榜樣,TA走過的路是你想追隨的,TA的為人處世常能告訴你應該怎麼做。”
TA也可以是一個“精神偶像”。
比如我閨蜜每當情緒低落的時候,都會反覆看華仔的演唱會影片,以此獲得內在力量。
2.鏡映客體。
“鏡映(Mirroring)”一詞,用於描述父母與嬰兒之間積極的情感回應與互動。
鏡映客體就像一個見證者,在你自我否定的時候讓你重新看見自己,發揮正向反饋的作用。
想必很多人都遇過不被理解、無端遭受惡意攻擊的時候,然後懷疑是不是自己不夠好。
朋友小C,有段時間因為頻繁被客戶刁難,陷入能量極低的狀態。
但她每次和男友傾訴的時候,都感覺“破碎”的自己被治癒了:
“那是他的問題,不是你的錯。”
“在我眼裡,你已經做得很優秀了。”
“如果實在很難受,也別勉強自己。”
3.孿生客體。
TA的作用主要是讓你獲得“歸屬感”。
你可以尋找自己感興趣的社群,例如減肥群、K歌群、手作群、全職寶媽群……
在同類間產生共鳴感和認同感,會讓你獲得被支援的力量:
“原來有很多人和自己一樣在共渡難關。”
就拿全職媽媽來說,需要不斷平衡各種需求。
每一次情緒爆發,在伴侶或外人看來是情緒不穩定,但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背後隱藏著強烈被理解的渴望。
當有人和你有相似的經歷,可以給你提供真實的存在感,最大程度上緩解心理的孤獨。
其實,不管是哪一種客體,給你提供的都是一種“在場”的體驗。
當然,這個在場不僅限於物理意義上的,還包括精神和心理意義上的,比如可以是一場偶像的演唱會,也可以是給你帶來特殊能量的佩戴物件、玩偶等。
每一個情緒被抱持的時刻,都是重拾心理能量的最佳時機。
當我們跟外部世界的某一個“貴人”連線起來的時候,我們向內的攻擊或者壓力就會減少,也就能更好地滋養“自我”。
當然,“貴人”從來不是遇到的,而是找到的。
1、看見自己的不易。
和自己道個歉,放下對自己的苛刻,不要剝奪自己接受幫助的權利。
2、更多的自我暴露。
這是一種“自我賦權”,讓別人看見你需要幫助。
例如我前面提到的杏子,她患上“產後抑鬱症”後,在我們幾個室友的安慰和建議下,找到了一個她很信任的心理諮詢師,一段時間後,她慢慢地好起來了。
有一天,她開心地在室友群裡說:“你們和心理諮詢師,都是我的貴人!”
所以,在自己可接受的程度上,勇敢地袒露自己的脆弱,對方更能感受到你的真誠,給你提供幫助。
其次,當別人問你“還好嗎”時,不要假裝堅強地說:“我很好”“不用擔心我”。
你可以大方地告訴TA:“我很需要你”“我現在很難受”。
3、尋找你當下最需要的“貴人”型別。
是理想化客體,鏡映客體還是孿生客體?
從點滴小事開始,嘗試卸下自我防禦,會發現別人並不像你想的那樣嫌棄、嘲笑自己。
失戀了很難過、孤獨,就約朋友出來聊一聊;
生病了不舒服,就請個假找醫生看一看……
當然,每個人都不一定能幸運地從家人、朋友或伴侶身上得到有力量的支援。
所以你會發現,很多像陪診師、療愈師的出現,也是為了滿足更多人的情感需要。
另外,給你支援的人,也可以是陌生人。
你可以有針對性地參加一些支援性團體,和陌生人或有相似經歷的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傷痛,走出自我封閉。
正因為不清楚彼此的資訊,你可以完全卸下思想包袱。
僅僅因為能感受到彼此的痛苦,能得到溫暖的共鳴,孤島就成了群島。
當然,你也可以嘗試找到你認同的那個“榜樣”並靠近TA。
嘗試約見你的榜樣,或進行一次線上談話,更深入地瞭解TA的人生故事和路徑,將TA的經驗糅合進自己的經歷中。
若短時間內難以找到支援的力量,不妨信任一次心理諮詢師,讓TA成為你的好客體。
有機會的話,你也可以選擇做別人的“貴人”,讓愛與被愛的能量流動起來。
承認自己需要幫助,並不等於不獨立,這恰恰是對自己的深度關懷。
學會尋求情感支援,本身就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
同時,適當的自我暴露,也有益於拉近關係。
就像《男孩、鼴鼠、狐狸和馬》這部短片中有句臺詞:
-“你說過的最勇敢的話是什麼?”
-“幫幫我。”
向別人求助,不代表放棄,而是拒絕放棄。
讓我們生活在一個彼此需要的世界裡吧!
最後,願你的生命中常有“貴人”相助,也願你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蠍子的瞳孔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圖源:網路、unsplash
參考文獻:
1.[美]亨利·克勞德(Henry Cloud),《他人的力量:如何尋求受益一生的人際關係》. New York: HarperCollins, 2018.
2.Henriques,G.(2014).Sings of Counter-Dependency.Psychology Today
面對問題總是習慣獨自“硬扛”,可能是有心理創傷的表現。
如果你在遭遇困難時感到難以開口求助,不知如何找到支援的力量,不妨信任一次心理諮詢師,給自己一次“找到貴人”的機會。向別人求助,不代表放棄,而是拒絕放棄。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為你提供一段安全、穩固的關係,耐心聆聽你的苦惱,幫助你停止對自己的責備,接納真實的自己。透過心理諮詢,你能看見被掩埋的情緒與需求,療愈心理創傷。
為了鼓勵更多人體驗心理諮詢,壹心理推出了半價諮詢優惠活動。原價¥400~1000的心理諮詢,首次下單低至¥200/次!
點選下方海報,立即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