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叔今年68歲,罹患糖尿病有10年時間,確診後一直服藥、控制飲食,多年來也還算穩定。
前段時間,鄰居一位大他幾歲的糖尿病患者去世了,這讓他不得不相信糖尿病會使人短命的說法。
自那之後,李大叔就開始了放飛自我的生活,平常想吃什麼吃什麼,他覺得反正都沒多少日子活了,何不如吃個痛快。
到底糖尿病會不會讓患者短命呢?患者服藥、控制血糖是否有必要呢?
一、血糖值多少才算高?很多人都搞錯了
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我國糖尿病的患病率達到了11.2%,每10個人裡至少有1個糖尿病患者。國際糖尿病聯盟釋出的《IDF世界糖尿病地圖(第10版)》中也表示,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數量達到了5.37億。
糖尿病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糖尿病會帶來的併發症,包括糖尿病腎病、酮症酸中毒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可能要了患者的命。全球範圍內每5秒鐘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的併發症,所以患者在日常一定要做好血糖的監測。
大部分人對血糖值的控制範圍是停留在3.9~6.1mmol/L即可,但這個範圍已經過時了。我國最新的血糖標準建議普通人應將血糖值控制在4.4~7.0mmol/L,只要空腹血糖維持在這個範圍內即可。
當然了,這個標準只是個大範圍,要細分到不同年齡段的話,那麼控制的標準也不同。
對於胰島功能較好的青少年階段,建議將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4.4~6.1mmol/L,中年人控制在6.1~7.0mmol/L,老年人的話則可以根據自身情況放寬標準,一般認為維持在7.0~9.0mmol/L即可。
血糖控制目標是在充分權衡療效與安全的前提下,根據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設定的,因人而異。
二、運動降糖“實錘”?或能降低74%糖尿病風險
確診糖尿病後想要控制好血糖,積極運動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運動可給身體帶來極大的獲益,包括預防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癌症等。2023年6月,發表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分析了運動量與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之間的關係。
結果發現,運動對降低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有顯著作用。具體來看,運動最活躍組相較於最不活躍組,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下降了80%,考慮遺傳因素後風險也會下降68%。
每天運動5~26分鐘的受試者相較於每天運動<5分鐘的,糖尿病風險下降了37%;每天運動26~68分鐘,風險下降59%;每天運動>68分鐘,風險下降了74%。
糖尿病患者進行運動前要先評估自身的身體情況,一般建議可進行有氧運動、抗阻運動、屈伸以及伸展運動。其中,有氧運動是最為推薦的,具有消耗熱量、改善血糖血脂等作用,且造成運動損傷的風險會低一些,這兩種有氧運動非常推薦。
1、騎腳踏車
騎腳踏車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但在運動時要注意速度不要過快、時間不要過長,要給身體一個適應的過程,每次騎車保持30~60分鐘為宜。
2、游泳
游泳是一項可以鍛鍊全身的有氧運動,對預防多種疾病有好處,還能輔助降糖。但是游泳需要消耗的體力較大,運動一定要注意不能勉強,否則容易適得其反。
三、活過80歲的糖尿病患者,身上通常有5個特徵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糖尿病患者的想法和李大叔一樣,但罹患糖尿病的患者中,獲得長壽的大有人在。身上有這幾個特徵的人,即便是罹患糖尿病也有很大的長壽機率。
1、體重相對標準
糖尿病患者體重過輕、過重都是不好的表現,很多患者初期體型偏胖,到了後期反而瘦了,這與胰島素抵抗、血糖控制不好以及飲食熱量攝入不足等因素相關,建議患者將BMI值控制在20~24為宜。
2、腸胃功能良好
胃腸道功能健康說明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好,不容易有營養缺乏的問題,自然長壽的機率也更大。
3、良好的生活習慣
飲食上要保持以清淡為主,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蛋奶類,以及適量肉類。烹飪時要注意少油少鹽,避免油炸、烤制。同時,要注意戒菸限酒、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作息。
4、定期監測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一定要注意定期監測血糖,這對病情的控制十分重要,有助於醫生調整後續的治療方案以及自己去調整生活方式、飲食習慣。
5、及早治療併發症
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出現,患者日常要注意觀察身體表現,一旦出現異常及時就醫,切不可拖延。
糖尿病患者不一定會短壽,在確診後保持好的生活、飲食習慣並積極治療,有很大的機率可以獲得與常人無異的壽命長度。
參考資料:
[1] 《血糖經常測,「3.9、4.4、6.1、13.9、16.7...」代表了啥,您真的瞭解嗎?》. 丁香園內分泌時間 2023-10-09
[2] 《8種降糖運動清單,堅持鍛鍊能抵“半片藥”?》.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內分泌 2022-12-02
[3] 《糖尿病患者能和正常人一樣長壽嗎?》.中國醫學論壇報今日內分泌 2021-10-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