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也是冬季第2個節氣,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繁,它的到來意味著寒冬正式降臨了。
小雪物候
古籍《群芳譜》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矢,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其含義是指小雪時節氣溫會急劇下降,寒意陣陣,呈現出陰盛陽衰的態勢,世間萬物開始進入休養閉藏的狀態。《月令二十四候集解》中也提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在小雪節氣期間,氣溫變化頗為明顯,冷空氣接連襲來,整個節氣呈現出持續變冷的特點。
小雪節氣有著獨特的“三候”之說:“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
隨著小雪時節天氣逐漸轉冷,人體會順應自然界變化,體內陽氣也會隨著天地的閉塞開始潛藏起來。這提醒我們到了需要禦寒保暖、防病養生的時節了。
關於小雪時節的中醫養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參考:
起居方面
《黃帝內經》講道:“早臥晚起,以待日光”。在起居調養方面,關鍵要牢記“養藏陽氣”。具體而言,冬季較適宜早睡晚起,早睡能養護人體陽氣,讓身體保持溫熱狀態;晚起則有助於養陰氣,等日出之後再開始活動,如此便可躲避嚴寒,使身體溫暖舒適,達到陰平陽秘的良好狀態。
小雪節氣過後,氣溫會逐漸走低,寒冷的天氣易讓人體遭受寒邪的侵襲,所以務必注重身體保暖,特別是頭部、手部、腳部這些易受寒的部位。出門的時候,最好戴上帽子、手套,圍上圍巾等保暖用品;晚上睡覺前,用熱水泡泡腳,有助於促進血液迴圈,緩解身體疲勞。
飲食方面
冬季天氣寒冷,人體需要攝取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溫。因而,飲食方面應當適當增加熱量攝入,不過也不能過量食用燥熱食物。進補時,需依據自身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清補或者溫補的方式,可以適當挑選像羊肉、牛肉、雞肉這類肉類食物,但一定要注意適量,切不可貪多。
小雪節氣氣候轉冷,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為避免血液變得黏稠,建議多食用一些對心腦血管有益的食物,例如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胡蘿蔔等;也可適當吃些溫補性食物以及益腎食品,如腰果、山藥、栗子、核桃等。此外,多食用熱粥對健康頗有益處,比如蓮子百合粥、薏米蘿蔔粥、紅棗小米粥等。
情志方面
小雪時節,天氣往往陰冷晦暗,光照較少,受外界環境因素影響,人們情緒易陷入低落狀態,易引發或者加重抑鬱、焦慮等情志類疾病,所以在這個階段應當格外注重精神方面的調養。可以多曬曬太陽、聽聽輕音樂、參與一些社交娛樂活動,或者適當加強體育鍛煉等,以此來達到靜心寧神的效果,使經絡暢通,氣血得以疏通,避免緊張、易怒、抑鬱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運動方面
雖說冬季天氣寒冷,但適當進行運動鍛鍊對維持身體健康很有幫助。既可以選擇諸如瑜伽、太極拳之類的室內運動,也可挑選慢跑、散步等戶外運動。運動時,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受傷情況發生。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應當避免劇烈運動,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運動時最好選擇在上午、下午日照充足的時候進行,避免受到寒冷刺激,以防誘發急病。
養腎穴位保健
太溪穴:它屬於腎經原穴,其位置在足內側,處於內踝後方與腳跟骨筋腱之間的凹陷之處。每天堅持揉按刺激太溪穴,能調動氣血,促使氣血向上到達面部,向下執行至足部。
復溜穴:正坐垂足或者採用仰臥位時,在太溪穴往上2寸位置,也就是當跟腱之前緣處進行取穴。它有著讓體內的水液藉助腎精重新推陳出新、迴圈往復的寓意,是解決下肢水腫的特效穴位,還可以配合肘部的尺澤穴,用以改善冬季咳喘、腎不納氣這一型別的病症。
照海穴:位於內踝尖下1寸,也就是內踝下緣邊際的凹陷之中。人體的腎經從地部形成的水,會在此處匯聚,並且接受陽氣後蒸騰,按揉這個穴位能夠改善陰虛火旺的症狀,比如咽炎、上火、失眠等情況。
穴位按摩的具體做法為:採取正坐或者平放足底的姿勢,沿著踝骨周圍,先從太溪穴直下推到照海穴,反覆進行30次,再沿著太溪穴直上推到復溜穴,同樣操作30次,最後分別對這三個養腎穴位進行點揉。經常按揉這三個養腎穴位,不但可增強腎水,起到滋陰養腎的作用,還能夠引虛火歸元。所以,無論是體質偏熱還是偏寒,尤其是那些冬季存在上熱下寒情況的人群,不妨嘗試這種保健方法。
來源:中醫科
作者:杜霄壤
排版:李春慧
責編:曹翠峰 範曉 葉立煒
出品
北京世紀壇醫院宣傳中心
專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