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高瑞瑞 實習記者 鄭怡琳)11月26日,第十六屆健康中國論壇·全生命週期管理主題單元舉行。
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資訊化司原司長毛群安在會上表示,“當前,我國腫瘤防治工作面臨著諸多挑戰。人口老齡化、社會環境變化等因素導致惡性腫瘤新發病例持續增加,腫瘤醫療資源緊張,腫瘤全週期管理體系亟待完善,因此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推動腫瘤全週期管理的發展。”
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發展與資訊化司原司長毛群安
北京朝陽醫院血液科主任陳文明介紹,多發性骨髓瘤是慢性疾病,不能治癒,疾病容易復發,隨著復發次數增加,治療效果和預後隨之下降,因此精準的危險分層對於多發性骨髓瘤精準治療至關重要,另外,隨著治療藥物選擇日益增多,當前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策略為持續治療,治療時應重視治療方案的持續性,同時也要重視定期隨訪。
北京朝陽醫院血液科主任陳文明
“在過去三十年裡,系統性輕鏈型澱粉樣變性的治療格局有了大幅擴充套件。大多數治療方案源自骨髓瘤療法,重點在於針對潛在的漿細胞克隆。隨著更有效和現代的治療方法的出現,血液學反應有了顯著改善,這有助於總體生存期的延長和早期死亡率的降低。”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路瑾表示。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科主任醫師路瑾
“肺癌在全球和中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尤其是在中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遠高於其他腫瘤。”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李峻嶺表示,隨著對肺癌分子生物學的深入探索,其臨床診療已從“One treatment for all”,過渡至組織學分型指導下的治療,到目前逐漸發展成為基於驅動基因突變的精準化治療,為患者帶來了長期生存獲益。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科主任醫師李峻嶺
“近年來,我國泌尿系統腫瘤患者的生存率與早診率不斷提升,相關國際前沿研究成果逐漸增多,泌尿系統腫瘤防治水平在逐年提升。”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周利群表示,我國泌尿系統腫瘤防治工作主要在早期診斷、精準診斷、微創診斷方面取得明顯進步。尤其是隨著智慧技術的運用越來越普及,腫瘤治療手段逐漸向精準化方向發展。
北京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長周利群
強生創新制藥中國區副總裁,腫瘤業務部、政府事務與市場準入部負責人陳建表示,強生創新制藥在提供創新藥物的同時,也充分認識到規範診療、患者支援的重要性。因此,一方面,我們為醫護人員的醫療決策提供資料和學術支援,助力腫瘤學科的規範化建設,最終使更多患者受益。另一方面,我們在探索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深度服務,充分洞察患者從預防、篩查、到診斷、治療、康復全程面臨的挑戰和未滿足需求,設計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最佳化患者的就診體驗,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強生創新制藥中國區副總裁,腫瘤業務部、政府事務與市場準入部負責人陳建
“腫瘤患者是一類特殊群體,腫瘤管理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其規範診治的過程相對較長,常常還要經歷放化療及手術帶來的痛苦,身心都承擔著巨大的壓力,為此,未來希望社會各界形成合力,提高全社會對腫瘤的關注,幫助腫瘤患者走向康復。”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史安利表示。
中國抗癌協會康復分會名譽主任委員史安利
據悉,本次主題單元上,全國跨學科腫瘤全生命週期管理專案正式啟動,旨在整合行業多方資源和能力,探索建立端到端的腫瘤疾病全程管理體系,透過開展行業研究、推動中外學術交流、建立全國和區域診療示範中心及專科聯盟、推進早篩早診、加強全方位跨學科管理等,讓更多腫瘤成為可控、可治的慢病,助力健康中國2030,推動實現“到2030年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