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評估到治療,有哪些值得關注?
居高不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使得(以下簡稱“慢阻肺病”)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挑戰。為提高臨床對慢阻肺病的認知、改善慢阻肺病預防與管理現狀,2001年首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議(GOLD)指南被推出。此後,GOLD科學委員會結合前沿進展對GOLD指南內容進行每5年1次的重大修訂以及年度更新,以保證其科學性和先進性[1]。
近期,GOLD 2025[1]釋出,引起廣泛關注。作為對GOLD 2023的第二次更新,GOLD 2025更新內容共涉及5大章節、164篇文獻。在這些內容中,有哪些值得重點關注?它們又為慢阻肺病臨床診療與管理帶來了怎樣的啟示?
心肺一體——初始評估應關注風險
由於具有相同的危險因素以及病理機制間的相互影響(圖1),慢阻肺病患者往往易合併心血管疾病(CVD),反之亦然[1]。然而,目前臨床上對這一現象認識不足,常導致“顧此失彼”,在CVD診治過程中忽略了慢阻肺病的合理處理,或是在慢阻肺病診治過程中忽略了CVD的識別與管理,從而影響患者的預後[1,2]。
圖1 慢阻肺病與CVD相互影響
GOLD 2025[1]將“心血管風險”列為慢阻肺病初始評估項之一,提示臨床儘早關注、干預這一風險,並強調應區分慢阻肺病患者當前處於穩定期還是急性加重期,據此給予不同的干預措施。
穩定期
CVD是慢阻肺病患者最常見的合併症,患病率高達50%,也是慢阻肺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GOLD 2025[1]指出,應明確穩定期慢阻肺病患者是否合併CVD,並按照指南推薦進行治療。我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併心血管疾病診治管理專家共識》[2]對合並CVD的慢阻肺病患者的治療給出了建議(表1)。
表1 合併CVD的慢阻肺病患者的治療
急性加重期
急性加重期間,由於全身性炎症、氣體交換異常等慢阻肺病病理狀態以及CVD相關病理狀態的惡化,慢阻肺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顯著增加,尤其是對於需要住院治療的重度急性加重患者[1]。
基於此,GOLD 2025[1]強調了預防急性加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指出應對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和其他類似疾病(如心力衰竭)進行鑑別診斷,同時建議在急性加重期間常規監測CVD相關生物標誌物(如肌鈣蛋白、腦利鈉肽),根據監測結果進行進一步診斷和治療。
而在急性加重結束後,心血管風險仍不容小覷。一項在我國開展的大型回顧性佇列研究(EXACOS-CV-CHINA)[3]顯示,經歷中重度急性加重的慢阻肺病患者,10天內發生嚴重心血管事件的風險為無急性加重史患者的10倍(aHR:10.00;95%Cl:8.16,12.25),且這一風險可持續至急性加重發生後90天(aHR:1.57;95% CI:1.25,1.98)。
GOLD 2025[1]同樣提及,在出院後數週甚至1年,慢阻肺病患者的心血管風險仍可能顯著升高,並指出應在患者出院後1~4周、12~16周的隨訪期評估其共病情況。
如何管理使用LABA+ICS的患者?停用ICS需謹慎
對於適用ICS的慢阻肺病患者,LABA+LAMA+ICS已被證實優於LABA+ICS[1]。實際上,自GOLD 2023[4]起,LABA+ICS就已不再是慢阻肺病初始治療推薦,但對於當前使用LABA+ICS且治療效果良好的患者,GOLD 2023[4]和GOLD 2024[5]指出,可繼續使用這一治療方案。相較於前兩版GOLD指南,GOLD 2025[1]中對當前使用LABA+ICS患者的管理進行了更詳細的闡述,並列出了清晰的管理路徑(圖2)。
*患者有急性加重史且既往LABA+ICS治療效果良好
圖2 當前使用LABA+ICS的患者的管理
GOLD 2025[1]指出,應根據患者的急性加重史和既往對ICS的治療反應進行治療方案的調整,並強調停用ICS前應仔細考慮其風險和益處,對於血EOS≥300個/μL的慢阻肺病患者,停用ICS可能導致急性加重風險增加。
具體調整方式如下:
對於近期無急性加重、既往LABA+ICS治療效果良好且伴有低症狀負擔的慢阻肺病患者,可考慮維持當前的治療方案;
對於近期未發生急性加重、既往LABA+ICS治療效果良好但伴有高症狀負擔的慢阻肺病患者,可考慮升級為LABA+LAMA+ICS。
若無急性加重史或近期發生急性加重但血EOS<100個/μL的慢阻肺病患者,可考慮更換為LABA+LAMA;
對於近期發生急性加重且血EOS≥100個/μL的慢阻肺病患者,可考慮升級為LABA+LAMA+ICS;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與GOLD 2024[5]不同,GOLD 2025[1]不再推薦當前未發生急性加重但伴有高症狀負擔的患者更換為LABA+LAMA治療,而推薦這類患者升級為LABA+LAMA+ICS。
究其原因,高症狀負擔與急性加重風險密切相關。一項臨床隨機對照研究的事後分析對此進行了探索,其結果顯示,相較於未伴有高症狀負擔的患者,伴有頻繁咳嗽咳痰的慢阻肺病患者的急性加重率高1.9倍[6]。
這一研究的另一項事後分析則顯示,對於伴高症狀負擔、近期未發生急性加重、血EOS≥100個/μL,<300個/μL的中度至重度慢阻肺病患者,LABA+LAMA+ICS較LABA+ICS更好地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較LABA+LAMA更好地降低了患者的急性加重發生率[7]。這表明,對於伴有高症狀負擔的慢阻肺病患者,即便其近期未發生急性加重,也應當考慮給予LABA+LAMA+ICS治療[7]。
新藥——生物製劑帶來慢阻肺病精準治療新啟示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GOLD 2025[1]在“隨訪期藥物治療”以及“慢阻肺病的維持用藥”部分加入了生物製劑,這不僅表明生物製劑已成為慢阻肺病治療選擇之一,也提示慢阻肺病治療領域在精準醫療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期待這些生物製劑在臨床研究中取得更多突破,為慢阻肺病患者帶來更多個體化治療選擇。
· 小結 ·
在慢阻肺病管理中,心血管風險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點,臨床中應加強評估、積極干預,以改善患者的預後。
若患者在LABA+ICS治療後仍然出現呼吸困難,可考慮升級至 LABA+LAMA+ICS三聯治療。若需要停用ICS,應仔細考慮其風險和獲益。
生物製劑在慢阻肺病治療領域取得一定進展,為實現慢阻肺病個體化治療提供了助力。
參考文獻:
[1]GOLD 2025. https://goldcopd.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GOLD-2025-Report-v1.0-15Nov2024_WMV.pdf.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等. 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2022,45(12):1180-1191.
[3]D. Hou,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4;209:A1866.
[4]GOLD 2023. https://goldcopd.org/wp-content/uploads/2023/03/GOLD-2023-ver-1.3-17Feb2023_WMV.pdf.
[5]GOLD 2024. https://goldcopd.org/wp-content/uploads/2024/01/GOLD-2024_v1.2-11Jan24_WMV-1.pdf.
[6]J. Marshall,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4;209:A1850.
[7]Muro S, et al. Respir Res. 2024;25(1):297.
審批編號:CN-148920 過期日期:2025-12-04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僅供醫療衛生專業人士參考,不用於推廣目的。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