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曹宇悅 張瀚允 喬靖芳)“肥胖以及慢性疾病的形成往往經過了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日積月累,大多是由不良的生活和飲食方式導致的,肥胖不等於吃得好,均衡營養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希望《臨床營養學》教材的釋出和推廣能夠培養一批真正懂得營養的專家,讓越來越多的患者和健康人群擁有科學的營養處方。”
12月15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十四五”規劃教材《臨床營養學》(第一版)新書釋出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首都醫科大學副校長吉訓明呼籲醫療從業者、醫學生和普通百姓提升營養學專業素養,變被動健康為主動健康。
吉訓明院士表示,營養不等於能量,一個人肥胖不代表他獲得的營養是均衡的。根據發胖原因的不同,患者應該有針對性地調整自己的飲食,均衡各項營養元素的攝入,避免因肥胖引發其他健康問題。
吉訓明院士還提到,營養調節在重症疾病,尤其是腦卒中疾病的防治工作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腦卒中患者,早期炎症反應加重,後期免疫功能下降,醫生如不根據患者的情況及時調整,會使得患者出現一系列的併發症。而如果將營養調節和藥物使用相結合,則可以大幅度減少患者腦卒中的併發症,實現較好的臨床效果。”
12月15日,國家衛健委“十四五”規劃教材、全國高等學校五年制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第十輪規劃教材《臨床營養學》(第一版)由衛生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由石漢平、陳偉主編,2025年春季將投入全國高等醫學院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