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張爽)春節假期,醫院各科室都會出現特定就診患者數量的上升,比如魚刺卡喉患者、眼傷患者、急性胃腸疾病患者……這些疾病的“觸發因素”有哪些?如何過一個平安健康的春節?來聽聽這些科室的醫生怎麼說吧!
眼科:除夕到初七特別忙,鞭炮炸傷患者中兒童尤其多
作為春節期間最忙碌的科室之一,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王華教授表示,在眼科急診中,每年從除夕夜到初七,都至少有幾十名患者因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眼外傷前來就診,其中超半數都是兒童。
“兒童好奇心強,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在燃放煙花爆竹時,不僅更容易受傷,受傷後的嚴重程度往往也高於成年人,輕則皮膚灼傷,引發感染,重則可導致殘疾等嚴重後果,甚至危及生命。”王華教授說。
今年春節,“禁”改“限”,包括廣東、雲南、河南、遼寧等在內的一些城市都已明確2025年可以有序、限時或在限定區域燃放煙花爆竹。王華教授提示,家長一定不要讓孩子獨自燃放煙花爆竹,要加強對孩子的危險教育,在選擇煙花時,也要為孩子選擇燃芯較長、威力較小的正規產品。
2023年春節期間,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消化內科,到醫院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上海奉賢”微信公眾號 圖
耳鼻喉科:急急急!魚刺卡喉、急性咽喉炎、突發性耳聾……
華中科技大學協和深圳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爍表示,耳鼻喉科的春節假期也很忙!其中以魚刺卡喉、急性咽喉炎及扁桃體炎,以及突發性耳聾等急性疾病居多,患者突然深感不適,急忙來到醫院就診。
春節期間聚餐多,進餐時說笑、狼吞虎嚥,大大增加了誤吞魚刺、雞骨等異物的風險,造成假期期間咽喉及食管異物的患者數量明顯上升。李爍提示,一旦發現異物卡喉,不要用吞飯糰、喝醋等錯誤方法處理,應立即就醫。
除此之外,春節期間天氣寒冷,人們生活作息不規律、菸酒攝入過多,還容易導致咽喉部黏膜充血、腫脹,引發急性咽喉炎及扁桃體炎;如果還有KTV嗨歌、煙花爆竹燃放等因素,還容易誘發耳鳴、聽力下降。
李爍總結:“總體來看,春節假期期間耳鼻咽喉科疾病的高發,大多與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不當、環境因素等密切相關。預防這些疾病的關鍵,在於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合理飲食、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波動,同時注意安全,避免意外傷害。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
消化科:放假前夜就進醫院,急性胃腸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年年都不少
“根據我們的觀察,雖然從年前開始,各種聚餐活動就已經陸續開始,但由於沒有正式放假,大家的飲食飲酒行為通常還較為剋制,消化系統不會出現太大問題。但從假期前夜開始,來看病的患者馬上就會增多。”浙江省人民醫院消化科主任潘文勝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其中,有因暴飲暴食導致的急性胰腺炎、飲食不潔導致的急性胃腸炎、過度飲酒導致的急性酒精中毒,以及腸胃功能紊亂、消化道潰瘍等。
為避免出現以上疾病,除了飲食適量及規律、限量飲酒等,潘文勝還特別提示,已經有慢性消化系統疾病,如消化道潰瘍、慢性胃炎、肝硬化、慢性膽囊炎和膽結石的人群,春節期間要特別注意保護胃腸道;此外,若正在服用如頭孢類藥物,須禁止飲酒;若正在服用對乙醯氨基酚片、阿司匹林等藥物時,飲酒後會加重胃腸道損傷,也要格外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