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臨床用藥小貼士
過敏性鼻炎,又稱“變應性鼻炎”,是由於個體接觸過敏原導致的鼻粘膜慢性炎症反應性疾病。 冬季氣溫低,早晚溫差大,冷空氣刺激鼻腔黏膜,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患者會出現反覆打噴嚏、流鼻涕等症狀。
過敏性鼻炎的推薦藥物有哪些? 界小藥總結了一份用藥清單,一起來瞧瞧吧!
一、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推薦藥物種類有哪些?
表1 過敏性鼻炎的推薦治療藥物種類
二、治療過敏性鼻炎的白三烯類藥物怎麼用?
推薦白三烯受體拮抗劑作為一線治療藥物,其對鼻塞的改善作用較好,能有效緩解噴嚏和流涕,可用於伴或不伴的所有型別的過敏性鼻炎患者;
常用的白三烯受體拮抗劑是孟魯司特 ,推薦 劑量為 10mg,每晚睡前口服,連續使用8-12周;兒童可根據年齡酌情減為 4mg或5mg的片劑或顆粒劑;
孟魯司特可單獨應用,但更推薦與第二代抗組胺藥和/或鼻用激素聯合使用;
該藥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不良反應較輕微,主要為頭痛、口乾、咽炎等。
三、治療過敏性鼻炎的其他二線用藥有哪些?
1
肥大細胞膜穩定劑
過敏性鼻炎的二線治療藥物,臨床可酌情使用;
色甘酸鈉和曲尼司特常用,可緩解兒童和成人噴嚏、流涕和鼻癢症狀,但對鼻塞的改善不明顯;其他包括尼多酸鈉、四唑色酮、奈多羅米鈉、吡嘧司特鉀;
起效較慢,作用維持時間短,通常需要每天用藥3-4次,口服或鼻內給藥,療程2周以上,持續治療效果更好,但每天多次給藥可能會影響依從性;
此類藥物可作為預防性治療藥物,在花粉播散前2周左右開始使用;
安全性和耐受性好,不良反應少,口服曲尼司特偶有胃腸道不適、頭痛、心悸、皮疹和膀胱刺激症狀等。
2
減充血劑
區域性應用於鼻腔時,可減輕鼻腔黏膜充血、腫脹狀態,迅速緩解鼻塞;
常用的是選擇性受體激動的半擬交感胺類(咪唑啉衍生物類),包括羥甲唑啉、賽洛唑啉、萘甲唑啉等;還包括非選擇性受體激動的擬交感胺類(腎上腺素和麻黃鹼),全身及區域性不良反應較明顯;
可快速有效緩解鼻塞,在鼻用激素之前應用能擴大糖皮質激素在鼻腔的分佈範圍,增強其抗炎作用;
常見不良反應有鼻腔乾燥、燒灼感和針刺感等,部分出現頭痛、頭暈和心率加快等;
濃度過高、療程過長或用藥過頻可導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易發生藥物性鼻炎;
不推薦口服減充血劑(偽麻黃鹼等)治療;
不推薦使用人群:鼻腔乾燥者、萎縮性鼻炎、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閉角型青光眼、正在接受單胺氧化酶抑制劑(苯乙肼、超環苯丙胺等)或三環類抗抑鬱藥治療的患者、妊娠期婦女及3週歲以下兒童。
3
抗膽鹼能藥
鼻用抗膽鹼能藥是過敏性鼻炎的二線治療藥物,酌情使用,可控制流涕症狀;
苯環喹溴銨:減少鼻腔分泌物的同時,還可改善鼻塞、鼻癢和噴嚏等,臨床應用時間較短,待進一步研究;
異丙託溴銨:改善流涕症狀,對常年性鼻炎和感冒有效,但對鼻癢、噴嚏和鼻塞等無明顯效果;
鼻用抗膽鹼能藥很少全身吸收,對嚴重心血管系統疾病、閉角型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頸梗阻、鼻腔出血現象的患者應慎用。
臨床如何輕鬆查詢藥品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