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曹宇悅 趙萌萌)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統計資訊中心釋出了2023年度國家醫療健康資訊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結果,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等17家醫院被評為五級乙等。五級乙等是目前國內醫院在互聯互通測評中的最高等級。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釋出的《醫院資訊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測評方案(2020年版)》,醫院資訊化測評依據電子病歷基本資料集、電子病歷共享文件規範、基於電子病歷的醫院資訊平臺技術規範等標準建立了多維度的測評指標體系,從資料資源標準化建設情況、互聯互通標準化建設情況、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應用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測評,評定醫院資訊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
根據測評方案,醫院資訊互聯互通測評的應用效果評價分為7個等級,五級乙等是在滿足四級甲等要求的基礎上,法定醫學報告及健康體檢共享文件符合標準,平臺實現院內術語和字典的統一,實現與上級平臺基於共享文件形式的互動,提供較為完善的網際網路診療服務,初步實現基於平臺的臨床決策支援、閉環管理、應用,醫院資訊平臺的效能滿足接入上級資訊平臺的要求,初步實現與上級資訊平臺的互聯互通。
以本次入選的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為例,醫院的對外資訊顯示,該院在患者就醫方面已實現資訊共享和業務協同:掛號前,患者可以透過手機端預問診;就診時,患者可以透過手機端簽到並實時檢視就診狀態,從而節約排隊的時間和精力;檢查時,該院已實現不同醫療機構之間檢查檢驗結果互認,減少患者重複檢查;對於住院患者,該院還推出了“預住院”服務,透過將檢查檢驗前置,為患者縮短住院時間、節省住院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