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NSCLC圍術期免疫治療的“中國模式”
近日,NEOTORCH研究 [1]全文見刊頂級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這項由陸舜教授牽頭開展,用以探索可切除II/III期(NSCLC)患者,圍術期“全程”應用特瑞普利單抗+化療,療效和安全性的研究[1],引起了國內外學界的廣泛關注。中國原研藥特瑞普利單抗作為國內首個且目前*唯一獲批肺癌圍術期適應證的PD-1單抗,以NSCLC圍術期治療的“中國模式”開啟引領我國乃至全球肺癌治療領域新格局。值此契機,醫學界誠邀研究的第一作者鄔麟教授、王文祥教授,圍繞此次NEOTORCH研究登頂JAMA分享專業見解,為中國醫者帶來專業思考。
專家簡介
鄔 麟 教授
湖南省醫院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湖南省腫瘤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附屬腫瘤醫院)胸部內二科主任
中國抗癌協會老年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南方腫瘤臨床研究協會(CSWOG)常務理事
CSWOG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
中華醫學會腫瘤學分會腫瘤內科專委會委員
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理事
中國抗癌協會臨床化療專業委員會常委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原發灶不明及多原發癌專委會常委
CSCO罕見腫瘤專家委員會常委、非小細胞肺癌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促會腫瘤姑息治療與人文醫學專委會常委
湖南省健康服務業協會腫瘤防治分會理事長
湖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湖南省醫師協會腫瘤醫師分會副會長
湖南省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湖南省抗癌協會分子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委
專家簡介
王文祥 教授
湖南省腫瘤醫院
博士,主任醫師,中南大學博士 / 博士後導師
湖南省食管腫瘤精準診療臨床研究中心主任
湖南省抗癌協會腫瘤腔鏡微創治療專業委員會主委
湖南省抗癌協會理事
湖南省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專業委員會常委
國家腫瘤質控中心肺癌質控專家委員會委員
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胸外科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醫促會胸部腫瘤分會委員
中國農工民主黨湖南省醫療衛生委員會副主任
湖南省醫學會醫學鑑定專家
湖南省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學會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
原創性開展“左側胸腔鏡聯合經頸縱隔鏡食管癌根治術”
倡導腫瘤疫苗可能治癒癌症,在 Mol Cancer 和J HEMATOL ONCOL等國際知名期刊發表SCI 10餘篇
Q1:近期NEOTORCH研究成功登頂JAMA主刊,標誌著我國又一學術成果受到了國際的關注與認可。基於這一重磅訊息的公佈,二位認為如今中國研究者在國際肺癌治療研究中的角色發生了怎樣的變革?研究過程中有哪些經歷與感受可以與我們分享?
鄔麟教授
早在1747年,英國海軍醫生JamesLind便設計實施了人類歷史上首個“臨床對照研究”。1972年,循證醫學奠基者英國流行病學家Archie Cochrane在其著作中首次明確提出:“隨機對照研究(RCT)是臨床決策的最高級別證據。”基於此,RCT研究成為醫學領域公認的藥物療效及安全性評價“金標準”。
依託科學嚴謹的RCT研究成果,肺癌乃至惡性腫瘤診療領域已經發生了極為深刻的變革。但令人遺憾的是,因為我國腫瘤診療相關領域發展起步較晚,在此前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國研究者長期以“執行者”的身份參與藥物臨床研究。而我國的藥物研發與臨床應用,也只能“跟隨”歐美髮達國家的腳步。2009年,隨著IPASS研究發表,中國肺癌學者的名字首次登上國際權威期刊N Engl J Med。自此,在肺癌臨床研究中,中國學者逐漸開始嶄露頭角。時至今日,中國研究者已經在包括NEOTORCH研究在內的諸多肺癌領域大型國際III期RCT研究中擔任PI或貢獻大量入組患者,由中國研究者領銜開展的大型III期研究正為全球NSCLC診療領域變革做出貢獻。作為積極投身於此的中國研究者,能夠在NEOTORCH研究等一系列肺癌診療領域臨床研究中發揮積極作用,惠及全球肺癌患者,我感到十分榮幸!
王文祥教授
此次由我國研究者領銜開展,具有突破性設計且極大可能改變臨床實踐的NEOTORCH研究,對於NSCLC圍術期治療策略與藥物選擇具有重要意義。中國原創“3+1+13”圍術期治療模式、目前納入最大樣本中國III期NSCLC患者的圍術期前瞻性III期臨床研究、首個登頂JAMA主刊的中國NSCLC免疫治療研究等等,諸多“光環”加持和卓越療效及安全性表現的背後,是中國研究者在NEOTORCH研究中的辛苦付出和潛心探索。
我國在肺癌診療領域所取得的成果是寶貴的。這些成果離不開眾多臨床研究者的不懈努力。作為一項有望改變NSCLC圍術期診療格局的臨床研究,NEOTORCH研究的“中國方案”應當且必須首先讓中國患者受益。我為能夠積極參與並貢獻力量,推動我國NSCLC領域的發展感到無比振奮。
Q2:目前,免疫療法已鞏固了其作為晚期肺癌標準療法的重要地位。而NEOTORCH研究結果的公佈也證明了免疫治療在III期可手術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圍術期治療中的價值。請王文祥教授談談相較於單純化療,圍術期免疫聯合化療有何優勢?從外科的角度看,NEOTORCH研究的成功對於III期可手術NSCLC患者有哪些重要意義?
王文祥教授
隨著圍術期治療的發展,手術正為越來越多的III期NSCLC患者帶來獲益,然而單純接受手術治療對於患者生存獲益提升有限。人們逐漸發現,術前使用全身治療有望達到較好的“縮瘤降期”效果,特別是對於那些無法實施根治性切除或手術難度過大難以實現R0切除的患者。同時,術後輔助治療也能較為有效地降低患者腫瘤遠期復發風險。20世紀90年代開始,化療逐漸運用於肺癌患者治療。但即便如此,受制於嚴重的不良反應,患者的生活質量並不可觀。
現代醫學要求胸外科醫生不僅要關注手術本身,同時也要透過恰當的圍術期治療策略來提升患者的遠期生存率。在今年ASCO年會上,NEOTORCH研究初步結果公佈。由中國研究者首創的“3+1+13”圍術期免疫治療“新模式”被運用於術後中國III期NSCLC患者。特瑞普利單抗+化療的圍術期治療方案,在患者群體中展現出了MPR及pCR方面的顯著優勢,且已經觀察到總生存(OS)資料的獲益趨勢。這一研究成果全文刊登JAMA,無疑體現了腫瘤診療領域對於NEOTORCH研究成果的高度認可,圍術期輔助治療新策略有望再次變革治療格局。
Q3:隨著醫療科學的不斷進步,肺癌的治療方案也在不斷發展和完善。特別是對於III期可手術的NSCLC患者,圍手術期治療可以使這部分患者擁有更好的預後。請鄔麟教授談談,目前III期可手術NSCLC的圍術期治療格局是怎樣的?從內科的角度看,“3+1+13”的圍術期治療模式將為患者帶來哪些獲益?
鄔麟教授
NSCLC患者的圍術期治療分為旨在縮瘤降期、提高手術切除率的新輔助治療和幫助清除微小殘留病灶、鞏固手術治療效果的輔助治療。目前III期可手術NSCLC以臨床IIIA和IIIB期(T3N2M0)NSCLC為主,對於這一患者群體,以放化療為主的圍術期治療模式為患者帶來的獲益有限,且嚴重的毒副作用往往使部分患者望而卻步,從而影響整體預後。
在NEOTORCH研究中,我國首創的“3+1+13”治療模式得到了良好的獲益結果,首次證明了這一圍術期免疫治療“新模式”在我國III期NSCLC患者中的療效與安全性,即術前行3週期的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新輔助治療,術後繼續採用1週期特瑞普利單抗聯合化療的輔助治療,以及13週期特瑞普利單抗的鞏固治療。這一治療模式分別在術前,術後以及術後一段時間內對患者進行持續治療,透過綜合全程的管理以清除殘留病灶,使得患者疾病復發、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60%。此外,在接受特瑞普利單抗治療的患者中,98例(48.5%)實現了MPR,而在接受安慰劑的患者中僅有17例(8.4%)。在pCR率方面,特瑞普利單抗組達到了24.8%,相比之下安慰劑組僅為1.0%。這一研究為我國III期可手術NSCLC患者圍術期免疫治療提供了堅實的循證醫學證據,也將在很大程度上鼓勵我國肺癌領域的臨床研究者,以真正有價值的“中國方案”惠及全球腫瘤患者。
參考文獻:
[1]Lu S, Zhang W, Wu L, et al. Perioperative Toripalimab Plus Chem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Resect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he Neotorch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24 Jan 16;331(3):201-211. doi: 10.1001/jama.2023.24735. PMID: 38227033.
* 此文僅用於向醫學人士提供科學資訊,不代表本平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