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過量攝入食鹽對健康不利,很多關於健康的科普都在宣傳“減鹽”理念。
但近期有研究發現,食鹽可能具有抗的作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顛覆認知!高鹽飲食竟能抑制腫瘤生長?!
我們先來看一篇發表在2020年的研究,該研究由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藥物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進行,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上。
研究人員在小鼠實驗上發現,高鹽的飲食模式可在腫瘤微環境內刺激骨髓來源抑制性細胞(MDSCs),令其形成免疫刺激表型,以此達到抑制腫瘤進展的作用。且高鹽飲食可以增強PD-1抑制劑的抗腫瘤活性,還能調節p38/MAPK-NFAT5訊號通路,增強促炎因子表達,提高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活性。
該研究顛覆了過往的認知,至少說明高鹽飲食在腫瘤治療中是無害的。但還是不推薦大家大量攝入食鹽來抗腫瘤,因研究發現的更多是透過調節機體免疫系統來抑制腫瘤生長,但大量攝入食鹽依舊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給健康帶來一系列其他的負面影響。
而就在去年,著名期刊《自然·免疫學》上發表的兩篇研究以不同的視角,首次揭示了鹽在抗腫瘤中的積極作用。
義大利Humanitas研究醫院Enrico Lugli領銜的團隊研究發現,氯化鈉可逆轉體內T細胞的功能障礙,不僅可以讓細胞數量增加,還能讓其功能加強,可促進腫瘤細胞縮小。
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也發現,鈉元素可提高糖和氨基酸的吸收,讓細胞能量產出增加,可改善T細胞的代謝適應性。也就是說,T細胞在高鹽的環境下,反而會表現為更強的能量供應和持久戰鬥力。
即便如此,也不建議大家隨意效仿,因2項研究均處於臨床前探索階段,不能直接用於實踐。可能在臨床上就沒有這些作用了,這些都需要更多的研究進行佐證。
二、管住口!鹽吃太多會“醃壞”身體多個器官
鹽分攝入過多會導致高血壓、腦卒中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有研究表明膳食鈉元素攝入平均量增加2 g/d,會導致血壓上升2/1.2 mmHg。
《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中指出,我國成年人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7.5%,包括腦卒中、冠心病、心力衰竭等高血壓嚴重併發症,會帶來較高的致死率、致殘率,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沉重負擔。
《細胞報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高鹽飲食會讓大腦深層區域的血流量減少,容易引起區域性微環境缺氧,進而讓大腦組織損傷,增加痴呆的發生風險。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心血管科主任中醫師沈盛暉表示,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攝入過量會讓大量鈉離子進入血液內,從而讓血流量增加、血壓上升,會導致心臟負擔加重。
另外,食鹽內的高滲透液會破壞胃粘膜增加,長期飲食過鹹會一定程度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身體在排出多餘鈉元素的時候,會帶走很多的鈣元素,時間長了容易誘發骨質疏鬆。
三、把家裡的鹽換一換,能救命!
北京大學的研究發現,有腦卒中病史以及未控制的高血壓患者,食用低鈉鹽相較於普通食鹽,可讓致死性腦卒中瘋下降14%、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下降13%、全因死亡風險下降12%。從宏觀角度來看,全面推廣低鈉鹽可讓國內降低約10%的死亡率,約可以挽救100萬人的生命。
低鈉鹽是指將食鹽內部分氯化鈉替換成氯化鉀的鹽,一般為75%氯化鈉和25%氯化鉀。
2024年,《中國低鈉鹽推廣使用指南》建議結合國內外低鈉鹽相關的科學研究證據為國人提出的合理建議。指南稱,我國與其他多個國家非高血壓、不同年齡段人群進行的多項對照試驗證明,應用低鈉鹽不僅安全易行,還能大量減少醫療支出,十分適合我國的國情。
建議高血壓患者、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中老年人以及血壓正常的健康人考慮使用低鈉鹽,對減少心血管事件發生有積極意義。
低鈉鹽雖然安全,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趙明輝表示兩類人不建議食用。
1、腎功能不全患者
腎功能不全的人食用低鈉鹽需要遵醫囑進行,否則可能會加重病情。
2、高鉀血癥患者
本身血鉀水平高的人不建議食用,因低鈉鹽可輕微升高血鉀,容易讓病情加重。
鹽分攝入過量對健康有害是毋庸置疑的,對此不用質疑,日常要儘可能減少鹽分攝入。不要因為一些未經證實可應用人體的研究而盲目大量攝入鹽分,這樣無異於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參考資料:
[1] 《顛覆認知!南京大學研究發現:高鹽飲食竟能抑制腫瘤生長》. 生物世界 .2020-04-13
[2] 《鹽吃多了,真的很傷身!學會3招,輕鬆控鹽→》. 中國疾控中心 .2024-09-15
[3] 《中國人,趕緊“換鹽”,能救命!誰換誰受益》. 科普中國 .2024-10-1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