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益陽62歲的高先生不慎誤食魚刺,魚刺不僅刺破了食管,還卡在了主動脈附近,一旦扎破主動脈,後果不堪設想。
高先生家人表示,當時高先生正在吃黃骨魚,一個不小心將魚刺吞入,急忙前往當地多家醫院就診,然而因手術風險極高而建議轉診省級醫院。心急如焚的家人多方打聽,最終得知湖南省人民醫院在疑難病症救治方面經驗豐富、技術高超,於是將高先生緊急送往湖南省人民醫院急診科。
急診CT提示,一根長條狀魚刺刺破了高先生的食管,且距離主動脈弓僅4毫米,如果魚刺刺破主動脈,則可能導致大出血、主動脈食管瘻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面對患者緊急且兇險的病情,湖南省人民醫院立即組織消化內科、心胸外科、介入科和麻醉科進行多學科會診。
▲CT結果顯示魚刺所在位置
消化內科總住院楊麗主任醫師根據患者吞入魚刺的情況、目前症狀和CT表現,綜合判斷後認為,儘管食管穿孔時間短、破口小,仍有胃鏡下取異物的指徵,但內鏡操作風險極高。稍有差池,鋒利的魚刺就可能刺破主動脈,導致患者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必須備好急診外科手術,以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在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後,多學科團隊迅速啟動緊急救治方案,將患者轉入搶救區。為保障手術安全,消化內科、介入科、胸外科、麻醉科等10多位醫療護理人員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時間,連夜趕來,為患者在介入手術室實施急診胃鏡下異物取出術。
▲取出的魚刺
手術由消化內科學科主任劉鵬教授主持,心胸外科和介入科全程保駕護航,做好隨時介入止血或轉外科手術的萬全準備。在麻醉科嚴密的氣道保護和無痛麻醉支援下,劉鵬主任透過胃鏡進入食管上段,清晰地看到尖銳的魚刺橫跨在食管腔中央,兩端刺入食管壁。透過異物鉗小心試探後,劉鵬主任確定了刺入的一端。
然而,這一端距離主動脈弓僅4毫米,操作空間極其有限。劉鵬主任憑藉精湛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在內鏡護士的默契配合下從狹小的食管腔內巧妙地將魚刺緩慢取出。這根長約2.5釐米的尖銳魚刺被成功取出後,創面立即用金屬夾封閉。確定患者生命體徵平穩後,消化內科團隊才向患者家屬交代完注意事項,此時已是晚上10點多。
▲內鏡下取魚刺
術後,焦急等待的家屬看到劉鵬主任,眼眶泛紅,連聲道謝:“太感謝你們了,讓我的家人免開刀遭罪!”
劉鵬主任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春節期間親朋好友相聚,聚餐時氣氛熱烈,但吃飯時一定要細嚼慢嚥,避免邊吃邊說笑打鬧,防止異物誤吞。一旦發生異物卡喉或食管的情況,千萬不要輕信喝醋、吞飯糰等沒有科學依據的民間方法,應立即前往正規醫院就診,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消化內鏡一部 黎秀蘭 鄒顥宇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編輯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