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是人體最為重要的生理現象之一,如果無法順利排便或健康排便,往往意味著人體健康尤其是腸道健康已經出現嚴重損傷。
因而對於排便相關的重要知識,大家一定要充分予以重視,一旦出現排便異常,務必要及時提高警惕,今天就來給大家詳細介紹幾個關於排便務必要及時瞭解的重要常識。
1、大便是怎麼形成的?
事實上,大便的最主要組成成分是食物殘渣。即進入人體的食物在經過充分的消化吸收後會殘留有大量的食物殘渣。
而這些食物殘渣經過腸道的水分吸收便會逐漸轉化為糞便並儲存於結腸之中。隨後當糞便從結腸逐步進入直腸後便會釋放排便訊號,而隨著排便的進行和結束,糞便就可以從肛門徹底“告別”人體了。
2、大便為何會“前硬後軟”?
“前硬後軟”是很多人都出現過的排便現象,而之所以會如此,主要是由於位處於前端的糞便經過了多次水分吸收,從而出現了質地過度乾硬的情況。
而隨著糞便的逐漸排出,位處於中部和後部的糞便則未出現“過度缺水”問題,因而能夠順利成型,且軟硬度適中。
因此,對於飲水過少、腸胃蠕動力嚴重不足的便秘患者而言,出現“前硬後軟”排便現象的機率往往較高。
不過除此之外,對於腸癌患者來說,有時也可能會因腸道腫瘤影響而出現大便“前硬後軟”問題。因而當頻繁出現“前硬後軟”問題且伴隨有其他身體不適或排便異常,是需要引起警惕,積極接受腸道檢查的。
若是由普通便秘所導致則不必太過緊張,但如果是由腸癌所引發,則務必要端正態度,及時接受規範治療。
3、每日排便幾次才最健康?
通常情況下,每人每天的排便次數最好控制在1~3次之間。如果排便次數過多且大便質地較稀,往往意味著出現腹瀉煩惱,此時一定要積極加強腸胃調理。
而如果排便次數過少且大便質地過度乾硬,則意味著存在便秘問題。此時一定要適當加強鍛鍊、積極補充飲水和遠離難消化食物。
4、什麼樣的大便才是最正常的?
想要明確大便狀態是否保持健康,主要需從大便顏色、大便形狀和大便氣味三個角度進行綜合考量。通常情況下,大便顏色應呈現淺褐色或黃褐色,大便形狀需維持明顯的圓筒狀,且大便氣味不可過度惡臭或酸臭。
以上是糞便相關的重要知識介紹。眾所周知,排便是否健康對人體造成的影響一直是非常巨大的。
尤其是在腸道養護方面,如果長時間放任排便異常不管,是很容易導致腸道疾病發病率大幅上漲的。因此在每一次排便過後都建議大家及時觀察糞便,如果出現排便異常,則務必要提高警惕、及時接受詳細的身體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