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譚琪欣)最快的速度響應、將受傷運動員膝關節固定並轉運到定點醫院進行檢查治療......2月8日,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首日,高山滑雪專案的醫療保障團隊順利完成了此次亞冬會上的首次救援任務。
2月5日17時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聯絡上高山滑雪專案的醫療保障隊隊長、“滑雪醫生”孫承斌,他告訴記者,“滑雪醫生”不僅要會急救,滑雪技巧也要好,才能在意外發生後踩上雪板第一時間抵達受傷運動員身邊。“高山滑雪賽道對滑雪技術要求近乎苛刻且救援難度極高,雪坡陡峭,運動員又處於高速下滑中,一旦出現意外最有可能導致頭頸部損傷、骨折,從受傷到救治的‘黃金4分鐘’必須分秒必爭。”
“滑雪醫生”孫承斌。受訪者供圖
孫承斌來自哈爾濱第一醫院,在雪道上,像孫承斌這樣隨時整裝待發的“滑雪醫生”共有41名。為了籌備這一次亞冬會的醫療保障,準備工作提前一年多就已經開始,2023年完成初步選拔,2024年初集訓開始。雪上專案醫療保障是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滑雪技巧”和“急救技能”都得掌握。
“在亞冬會醫療保障團隊的幫助下,我們投入了大量的時間訓練,訓練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一是提高雪上急救技能和滑雪技能,二是接受了哈爾濱市急救中心國際創傷生命支援基地的培訓,三是無數次實戰演練,確保在不同地形都能以最快速度實施救援。我們每個人都很拼,每天演練後都會總結覆盤再改進,希望能成為運動健兒賽場上最堅實的後盾。”孫承斌說。
亞冬會“滑雪醫生”團隊。受訪者供圖
氧氣瓶、AED(自動體外除顫儀)、手術刀片、剪刀等急救裝置,是“滑雪醫生”們形影不離的醫療保障包中的必備品。2月9日早晨7點,滑雪登山專案運動員的“守護者”——滑雪醫生曹笑就已經出發,穿上冰爪、揹著30多公斤重的救援包,他必須在運動員抵達賽場之前爬到雪山山頂,提前做好實施救援的充分準備。
同樣來自哈爾濱第一醫院的曹笑提到:“在滑雪登山專案中,運動員是從山底往山頂的方向移動,登頂後再往下滑。雪山上沒有纜車,一旦運動員在中途發生意外,山頂點位的‘滑雪醫生’就得第一時間滑雪下山抵達受傷運動員,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診治。”
2月8日下午,亞冬會首個正式比賽日17枚金牌全部產生。其中中國代表團獲得8金8銀4銅,暫列獎牌榜第一位。當運動員們在賽道上追逐極限,亞冬會“滑雪醫生”隊伍正用專業與熱血,在皚皚白雪間鋪就一條看不見的生命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