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樹媽媽
原創文章,其他公眾號轉載請後臺輸入“授權”
平時母慈子孝,一寫作業就“雞飛狗跳”,這是很多家長們和娃互動的常態。
輔導作業時很多家長會情緒失控,就是因為好多時候,在家長看來十分簡單的題,可怎麼教,孩子都不會。
最近有段影片衝上熱搜,江蘇一位985博士畢業的媽媽輔導四年級的女兒寫作業被急哭。
影片中,孩子抹著眼淚,媽媽則對著鏡頭哭訴,“就幾個生字,寫了3個小時”“我都不想做她媽了”“我也想控制我自己,不想罵她……”
我身邊不少家長在輔導作業時情緒特別激動,總深呼吸提醒自己,“生了學渣還能塞回去咋地,淡定淡定,不能打不能打,親生的,親生的!”
其實我也經歷過這個過程,女兒剛上小學那會給她輔導功課,我也搓過火,晚上睡覺前還關起門來,跟娃爸吐槽:
“你說,這麼容易的題,怎麼就不會呢?同一型別的題說過好幾遍,都講這麼明白了,還要我怎麼教!”
直到我有天知道了“知識的詛咒”,就突然想明白一件事,終於理解為什麼“我們覺得如此簡單的題,娃做起來卻那麼費勁?”
什麼是知識的詛咒?
這要追溯到1990年美國斯坦福大學,一位名叫伊麗莎白的博士候選人透過實驗得出的結論。
伊麗莎白讓一些同學作為敲擊者在桌子上敲擊樂曲(像《祝你生日快樂》這些耳熟能詳的旋律),讓另一些同學作為聽眾猜歌名。
敲擊者預測有50%的聽眾能猜出正確答案,可實驗的25首歌曲中,才有一首被準確猜出了歌名。
敲擊者心中也是疑團重重,“明明這麼很簡單的曲子,可聽眾為什麼就是聽不出來呢?”
最後伊麗莎解釋說,因為敲擊者腦中有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幫他腦補了旋律,所以他覺得簡單。
而且他根本就理解不了聽不到音樂的聽眾,只能靠“嗒嗒”的敲擊聲努力辨認旋律,就像在聽一段摩斯電碼。
這現象,在心理學被叫做“知識的詛咒”。
說的是我們一旦知道某樣東西,就很難想象不知道它的情況,而且會預設別人也應該知道。
是我們自身儲備的知識“詛咒”了我們。
所以,輔導娃做作業時,明明我們覺得很簡單的知識,掰開揉碎講得很清楚了,可孩子就是聽不懂。
這時,父母覺得溝通根本不在同一個層次上啊,一股莫名的火湧上心頭,不是劈頭蓋臉把娃罵一頓,就是急火攻心把自己憋出內傷 。
仔細想來,這大概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的認知偏差。
好多時候,我們總以自己的視角去判斷孩子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所以根本無法體會到娃內心深深的迷茫。
而且越是高知父母,對知識掌握越深,這情況就越發普遍。
要我說,想要破除“知識的詛咒”,關鍵就在於換位、理解和包容。
01.
多想想曾經的自己
小時候,我們都玩過一個遊戲“我來比劃,你來猜”。
覺得自己比劃得已經夠明顯了,可對方就是猜不出;可自己猜的時候,又完全get不到對方的點。
其實大多時候,我們總習慣從自身角度出發去思考問題,下意識把自己的感受代入到別人身上,以為對方也是這樣想的。
正所謂“與人相處,貴在換位”,我們每個人的身份地位、知識積累,看問題的角度,都會導致體驗感受的不同。
自己覺得很簡單,就該是這樣啊,語氣中隱藏不住的幾分嫌棄,讓娃只覺我們要麼不耐煩,要麼太傲氣。
我們不妨多回憶一下小時候,那個曾經解不出難題的自己。
上中學那會,看老師在黑板上講證明題寫下“顯然、易得”,我卻怎麼也看不出這裡為什麼“顯然、易得”,至少在我看來,求解過程並沒老師說得那麼容易。
一道難題已經夠讓人鬱悶的了,如果這時再有人用你不理解的方法指導,感覺簡直崩潰。
在和孩子溝通時,多用自己的成長經歷,理解眼前這個不知所措的娃,“蹲下來”站在他的視角和高度解決問題,去揣測他的心情,留意他的反應。
在日復一日的輔導作業中,我告訴自己:
“這些知識點我都掌握二三十年了,再加上這麼多年積累的經驗,對它的理解已經非常純熟了。
可這些知識點在孩子的認知儲備庫裡是全新的,對她來說確實有難度,得多給她點時間消化理解。”
這樣一想,我不急也不氣,孩子也覺得我有耐心,越來越懂她了。
02.
同頻理解,縮小資訊差
簡書上有位作者分享了自己輔導上小學的大侄子數學題的事。
他一上來就用方程給解出來了,並告訴他說這樣做很簡單。
結果侄子說,老師還沒有講過這個知識點。
一不小心就陷入了“知識的詛咒”中,我以為你知道,所以我用方程教你解題。
實際情況是,你並不知道方程是什麼東西,所以看不懂我的方法。
可如果不用方程,作者也不知道該怎麼解,只好讓大侄子自己翻教材,看看最新學的知識點。
所以我們在輔導孩子作業前,要了解他學到什麼進度了,能夠對新的概念理解了到什麼地步。
首先,根據題目鋪設娃已有的知識點層層遞進,逐步消除他的認知偏差。
接下來,有意識調整我們講解的語言,儘量把抽象的概念用大白話描述出來,複雜問題簡單化。
第三步,用娃熟悉的東西做類比,幫他在學習新知識時,將未知概念與已知概念相互結合,增強理解。
最後,幫娃養成預習的習慣,這樣老師和家長在講述新概念時,他已經提前在大腦中儲備了這部分知識,就能更接近大人的認知層次,吸收效果也更好。
03.
“他的條件可能不如我”
當學霸父母回憶起自己的光環時刻,就更不懂作為學渣孩子的難。
前陣子看到一位老師講:自己的兒子數學才考了18分,班主任問她是做什麼工作的,她說在隔壁學校打掃衛生,實在沒臉說自己是老師。
下面幾千條評論中,各路家長找到共鳴,紛紛談起自己的感受。
很好多學霸表示自己當年是學霸,如今卻生了個學渣。
其實,不管是智商還是能力,娃是很難超越學霸父母的,這確有科學根據。
以前朋友圈裡流傳過一張圖,不知道你看過沒有:
圖裡太爺爺沒有爺爺智商高,爺爺沒有爸爸智商高,爸爸沒你智商高。
你作為家族最優秀的孩子,又找了位優秀的太太,你們夫妻倆智商都是130,那麼跟100的平均值相比,有30的盈餘。
但智商遺傳這個東西就好比遺產稅,稅率極高,大約是1/3左右。
所以對不起,你家娃不能全部繼承這30,還得交個1/3的“智商稅”,那麼大機率你家娃的智商折後只有120。
其實不管從外表身高、運動能力,還是智商情商、學業水平,當父母水平越高時,娃就可能越平凡,即便比普通人好,卻很難超越父母。
這就是“均值迴歸”,也就是說高智商的父母生下的娃,不一定都是高智商。
我們得有這個心理準備,所以幹嘛要把自己的成功經驗強加於孩子身上,讓誰心裡都不痛快呢?
就像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一句經典臺詞:
每當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要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包容每個孩子的多樣性,是對娃的一種深深理解,也是保護他自信心最好的方式。
樹媽說:
可無論我們如何注意這個問題,“知識的詛咒”都會始終存在。
但下次再碰上給娃輔導作業,至少認為“學不會”也不是什麼大事,是個非常的普遍現象,就不用整天對娃著急上火了。
希望我們這群盡心盡力輔導娃的爸媽,能逐步打破“知識的詛咒”,激發出他的最大潛能。
另外,咱們每天都會有免費課程資源在“樹媽福利群”分享,一些我從各出版社和品牌方要來書籍、特價好物福利、因為數量比較有限,所以不會在公眾號跟大家說,也會在群裡免費抽獎或給朋友圈的媽媽做活動。
如果大家還沒加咱們的群,可以直接掃碼下方二維碼,新增小助手就可以被拉入群了。
如 果 不 想 和 樹 媽 從 此 失 聯
請 一 定 按 照 下 方 提 示 操 作
〖親愛的們,看完記得在文末點個“在看”〗
↓↓↓↓ · 點選檢視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