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的時候想放假,放假長了又想上學”,而對於寒假假期的學生而言,這種心態也可謂是很糾結了,尤其是面對頗多的假期作業,學生的心情也是萬般不情願,還不如在學校上課呢,好歹沒有這麼多的作業。
臨近過年,學生們除了享受假期生活之外,每天還要按時完成作業計劃,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學習,那才能夠在假期結束前,順利完成所有作業,說不定還能夠獲得家長的獎勵與讚賞。
只不過,假期作業的難度也並不相同,對比初中生、高中生而言,小學生的假期作業也可謂很簡單了,畢竟小學階段的知識難度並不深,但廣東某所小學給學生布置的寒假作業,卻讓諸多家長感到疑惑。
小學生作業要求填寫“家庭收入”,家長迷惑不解:要分三六九等嗎?
回想起學生階段,往往很盼望著假期的到來,但卻並不願意面對假期作業,常會想要拖延下去,等到假期結束前在“奮筆疾書”,也應了那句,“一支筆、一盞燈、一個夜晚、一個奇蹟”了!
素質教育的飛速發展,學生們接受的教育資源也更加優質、先進,連假期作業也有著或多或少的變化,以往的傳統假期作業,也變成了學科練習、課外閱讀、手工作業、家務活等等,旨在讓學生更充實的度過假期,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但廣東的某所小學,給學生安排的假期作業,卻要求小學生填寫“家庭收入”,還詳細的劃分了父母工資、房屋還貸、汽車支出、日常消耗等,也讓家長感到迷惑不解:這種作業的意義是什麼?是要給學生分三六九等嗎?
的確,作業就是作業,這怎麼還調查上學生的家庭背景了?雖說以往學校也有過類似的調查,但頂多是填寫家長職業,但當調查和家庭收入相掛鉤,也難免會讓家長忍不住多想。
難不成哪個學生的家庭條件越好,越容易受到老師的青睞,並且“對人下菜碟”?這不明擺著區別對待嗎?更何況,學生去學校是去接受知識的,又不是去“攀比”的,家庭收入的高與低,對作業有什麼其他影響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也不應該按照家庭條件去區別對待學生,而網友也直言:出門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給的,能填多高就填多高,管他呢!
還有的網友也表示,掙得多的家庭不願意寫,注重個人隱私,掙得少的家庭也不願意寫,不想“露醜”,合著只能隨便編個數字了,或是置之不理了。
其實換個角度去看,讓學生填寫家庭收入,也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瞭解家庭情況,但填寫與否也是個人選擇,不論是實事求是的寫出收入,還是隨便亂寫個數字,都影響不了什麼,畢竟還有部分學生對假期作業看都不看,更何談去發現這些“小九九”了,所以家長也要保持客觀。
筆者認為,若是老師明確要求學生填寫相關問題,那家長在填寫也不遲,但只是個假期作業,調查的意義並不大,家長也沒必要放在心上,免得自己給自己“添堵”。
寒假作業的本意是“溫故知新”,家長需正確引導
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本就是注重積累的過程,家長也要讓學生認知到學習時間的寶貴,珍惜好每天的學習時間,爭取營造更好的學習氛圍。
家長還需為學生制定明確的學習計劃,哪個科目在什麼時間應該學習,都要清楚的知曉,而不是明知道是學習時間,還非要玩手機、看電視等,那也不利於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家長也要做到“以身作則”。
而且家長還要爭取成為學生的“表率”,不拖延、不磨蹭,到了學習時間就要認真學習,爭取提前把假期作業寫完,而不是磨磨蹭蹭直到假期結束還寫不完,那顯然也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心態,說不定還會與其他同學拉開差距。
畢竟放假不等於“放縱”,當學生對學習有著足夠的自覺性,那開學後也能夠實現“彎道超車”,若是學生對作業敷衍糊弄的話,那吃虧的也只會是自己!
寫在最後:學生在寫假期作業的過程中,也能夠更好的鞏固所學知識,為自身打下更好的學習基礎,而家長在輔導作業時,也要予以學生更多的鼓勵,讓學生能有更多的自信,爭取完成假期作業!
記得點一點關注,我們下期再見啦~
(圖片均源於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