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筱恬
不久前,看了一篇關於我國單板滑雪運動員曾聞一的報道,感觸頗深。
1995年出生的他是一個天才滑雪少年,小小年紀就已經在多個滑雪競技單板比賽中表現突出。2019年初,他還以最好評估成績,入選了中國奧運選材專案赴瑞士受訓。
誰曾想,這樣一個極具潛力的體壇新秀,與滑雪的結緣卻是父母的“無奈之舉”。
原來,聞一的父親曾經是個典型的雞娃家長,總是強迫孩子學鋼琴、學奧數,並且認為“如果學得不好,那就是不夠努力。”
在這樣的壓力下,聞一的心理出現了問題。他變得愛哭,總是跟自己較勁,無法接受一丁點兒失敗。更糟糕的是,他還無緣無故得了心臟病,一度嚴重到住進了ICU。
生死麵前,慌了神的父母趕緊停掉了所有的補習。他們決定接受兒子的不完美,對他的期待從“清華北大隨便挑”一降再降,到最後變成了“活著就行”。
空出來的補習時間,父母帶聞一接觸了滑雪。沒想到竟無心插柳,這個男孩對這項運動上了心,並展現出了無限潛力。
從奄奄一息的心臟病患兒,到光芒四射的運動健將,曾聞一的成長經歷教人無限感慨。
他一度是不幸的,差點成為父母高期待下拼命雞娃的犧牲品;
他無疑又是幸運的,陰錯陽差中找到了自己的熱愛所在,就此人生開掛。
但,又有多少孩子,能像曾聞一那樣呢?
內卷的教育,焦慮的父母
年前和老同學們聚會。大家都是做媽媽的,娃是必聊的話題。
大家不約而同一個感受——如今的教育,實在是太捲了!
由於所在地的升學政策規定,初中擇校和小學階段的三好生資格直接掛鉤,因此幾乎每個家長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規劃好了雞娃路線:語數英等主課是絕對不能落下的,除此之外還得發展各項特長,藝術、體育、科創方面的興趣班統統安排上。
問問當天在場的朋友,大家的孩子都是至少兩門培訓班打底。其中甚至有一位媽媽,給她兒子同時報了七八門課程,每年的學費就要大幾萬。
對此,她直言不諱:“說白了就是為了能夠評上三好生,給孩子的履歷加分。所以哪怕孩子不喜歡也得上。”
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孩子的前途,家長散盡千金,操碎了心。
而在雞娃的型別上,還分為了“葷雞”和“素雞”。前者主攻語數外等學科內容,著眼於各種競賽;後者以發展才藝與特長為目標,包括音樂、美術、體育等。
甚至還有相當多的家長,選擇“葷素”搭配、兩手都抓,雞娃全方位。
事實上,這份內卷的背後,大人的想法很簡單——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於人,在激烈的升學競爭中被淘汰,考不上理想的學校,最終無法過上體面的生活。
正如電影《起跑線》裡的媽媽米塔,整天為女兒憂心忡忡:“不能進入好的學校,就沒有好的工作,女兒的朋友就會超越她,她會孤單,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就會自棄,就有可能開始吸毒……”
就這樣,在焦慮心的驅使下,家長們紛紛裹挾著湧入了雞娃大軍,沒有最卷,只有更卷。
那些拼命被雞的娃,後來怎麼樣了?
對於很多父母來說,雞娃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進名校,增加競爭的籌碼,實現世俗意義上的成功。
以升學為導向,目標很現實。但這個過程對孩子而言,又意味著什麼呢?
在《媽!這是我的人生》這本書裡,或許能找到答案。
作者王食慾的母親是典型的“雞娃”理念踐行者。在她的規劃下,女兒從四五歲就開始上樂器、美術、體育等各種興趣班;中小學階段更是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花在了補習上,幾乎參加了當時市面上所有熱門的輔導班。就這樣,她把女兒一路“雞”進了頂級名校北京四中。
在旁人看來,這是父母不遺餘力雞娃的成功典範。但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個過程卻給自己的成長帶來很多陰影。
書中王食慾坦言,學生時代奔波輾轉於各個補習班的回憶並不愉快。
而從小被“雞”的經歷更是給她造成了長期焦慮。這種焦慮滲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讓她始終處於緊繃狀態,不知道該怎麼放鬆和玩耍,一旦停下努力的腳步,便會產生濃濃的罪惡感。
與此同時,她還發現自己無法發自真心的快樂,甚至在留學期間嘗試過自殺……
而在現實生活中,還有更多被“雞”的孩子,正承受著我們看不到的隱痛。
前幾天,初二的小外甥告訴我們,他隔壁班有個同學跳樓了。
那孩子是個學霸,據說家教嚴格,父母對她的學習抓得特別緊。
這次她期末考試發揮失敗,回去以後被父母批評了幾句,結果一個想不開,就走上了絕路。
現實一再表明,當大人在乎的只有成績、升學、排名時,雞娃只會讓孩子要麼不堪重負,抗挫力越來越差;要麼患上空心病,找不到自己的人生價值;要麼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為了利益不擇手段。
正如耶魯大學前教授威廉·德雷謝維奇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所說:“我看到過我身邊不少朋友,為了成績和簡歷,不惜犧牲自己的健康、友情、愛情、個人探索、課餘活動等等。而這些犧牲恰恰又是構建一個人內心和靈魂的基石。”
兒時所接受的教育,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人生的走向。而盲目又功利的雞娃,終將毀掉孩子的一生。
明白雞娃的重點,才最關鍵
計算機專家吳軍博士在其著作《卓越》中指出,家長在養娃過程中,應該回歸教育本身,尤其要破除以下三個“教育誤區”:
第一,“認定孩子必須比自己強,上的學校比自己好才是教育的成功。”
人生的成功有很多種,父母需要改變想法,孩子只要活出精彩、實現自己的價值,其實就是成功。
第二,“覺得在一線城市,孩子考上好大學的機會一定比在其他地方多。”
其實越是教育發達的地區,孩子的升學競爭和壓力也越大。
第三,“認為孩子只有上了名校才有前途。”
在吳軍博士看來,人生好比馬拉松比賽,拿到名校的畢業證書,不過是在馬拉松賽跑中取得了一個還不錯的站位而已,並不意味著一切萬事大吉。絕大部分人,其實根本堅持不到賽程的終點。
他從更高的站位出發,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教育是一輩子的事,笑到最後的是一輩子接受教育的人。”
事實上,雞娃本身無可厚非,但它只是手段。作為家長,我們需要做的是把目標放長遠,不侷限於升學,而是著眼於孩子的整個人生。
李玫瑾教授曾透露,自己的女兒上中學時數學不好,考試一度才考了15分,連老師都斷言孩子考不上大學。
為此,她並沒有硬逼著女兒惡補數學,因為她知道這是孩子天賦上的短板。相反的,她選擇跟女兒積極溝通和交流,陪她一起探索,對未來重新規劃。
後來,女兒向李玫瑾表達了學習音樂的想法,她也及時發現了孩子這方面的天賦。
在她的鼓勵和支援下,女兒的藝術特長被充分發掘,最終透過藝考的方式考上重點大學,畢業後成為了一名音樂老師,生活得很幸福。
一位教育專家曾說:“真正教育的成功,是培養出一個身心和諧的孩子。”
事實上,相比執著於孩子每一次的分數和排名,我們真正要“雞”的,是孩子順應未來發展的能力、面對挫折時強大的內心、抵禦疾病的強健體魄,讓他成為一個身體健康、心智成熟的人。
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雞娃的真正內涵就是讓孩子“活著就行”——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幸福而快樂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