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紫陌
近日,一則#4孩子置氣吃醋父親露背讓抽打宣洩#的影片上了熱搜。
影片中,一個男孩拿晾衣架,一下下地抽打著父親,站在旁邊的女孩,則一邊哭一邊用紙巾拭淚。
這不尋常的一幕立刻引起廣大網友的關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對此,孩子的母親解釋說:“也是為了更好的教育。”
因為家裡有4個小孩,經常互相置氣、爭風吃醋,孩子爸爸為了讓他們心理平衡,便露出後背讓4個孩子輪流抽打宣洩。
對於這個解釋,很多網友表示無法理解。
有人說:“這種教育方式不對,會讓小孩有心理陰影。”
也有人說:“現在你讓孩子打你為了宣洩,以後孩子打你會覺得是理所當然,這不是教育方式,這是讓他犯錯的第一步。”
的確,透過這種極端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不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人格虛弱”型父母,指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聽話,而表現出過度的悲傷和無助,或者用內疚來綁架孩子。
這種父母,就算付出再多,也養不出健康的孩子。
內疚式教育,摧毀孩子的自信
近年來,網上時常出現給孩子下跪求其改變的父母,看似無奈辛酸,實則是父母人格虛弱的一種表現。
他們沒有能力給孩子積極正向的教育,便透過訴苦、賣慘甚至自虐的方式,來讓孩子知道自己對他們的愛,逼孩子聽話。
還記得那個《爸爸下跪逼孩子用木棍打自己》的影片嗎?
兒子上課玩手機,被老師告訴了爸爸。
爸爸回家後,找來一根木棍,但他並沒向兒子動粗,而是將棍子遞到兒子手裡,逼兒子打他。
兒子驚慌失措,呆在那裡,爸爸便拿過棍子,跪在地上,打自己的後背。
邊打邊對兒子說:“爸爸這麼用心教你,你卻讓爸爸非常失望,這次爸爸替你受懲罰,要是還有下次,所有的棍子都會打在你身上。”
把兒子嚇得大哭不止。
我們不知道這個孩子現狀如何,但對於這種“內疚式教育”,有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小時候不聽話,媽媽也會抽她自己的耳光,說自己沒本事、活該,教育不好孩子,就自己打自己好了。
這一舉動當時把他嚇壞了,連忙保證聽媽媽的話。
可當這種情況重複幾次後,他覺得特別累,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媽媽的極端情緒。
其實,“內疚式教育”本質上是對孩子的一種“情感綁架”。
想必有人會聽過類似這樣的話:
“你知道為了讓你進這所學校,我們花了多少錢?你這麼不努力,對得起我們嗎?”
“我這麼省吃儉用,還不是為了你?”
“要不是為了你,我們早就離婚了。”
這些隱含抱怨和指責的話,出發點是激勵,結果卻讓孩子感到內疚和自責。覺得都是自己不好、不值得父母的付出。
當孩子看到父母為了自己痛苦、自虐,為了自己辛苦、隱忍,更會感到愧疚和不安。
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他們會避免犯錯,活得小心翼翼,從而變得怯懦、沒有自信。
這種自卑感甚至會伴隨、束縛他們的一生。
以愛之名的控制,阻礙孩子的成長
電視劇《女心理師》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世間所有的不幸,都來源於彼此的在意,不論是善意還是惡意。”
以愛之名的控制,實際上是對孩子的“隱性虐待”。
劇中一個叫蔣靜的女孩,從小在單親家庭中長大。
媽媽被離婚後,便將自己的全部人生寄託在女兒身上。
每天,蔣靜都要練10個小時的鋼琴,練不好就不能吃飯,哪怕手指流血也要堅持練完。
長到30歲,還要扎媽媽喜歡的馬尾,穿媽媽買的連衣裙,做任何事情都要隨時彙報。
這種變態的掌控,讓她對媽媽既愛又恨,卻又不忍反抗,只能透過暴飲暴食來發洩。
為了防止發胖,每次吃完再摳吐,久而久之患上了厭食症。
在接受心理治療後,蔣靜終於喊出了一直想對媽媽說的話:“為什麼你要困住我?為什麼爸爸在你身上犯下的錯誤你要留給我?”
“我不想再困在圍城裡面了,我只想要自由。”
生活中,很多“過度依戀”的親子關係,根源都在父母。
《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有個案例,32歲的網球教練李今,事業有成,但媽媽卻總把她當小孩看待,覺得她根本不能獨立生活。
尤其是爸爸去世後,媽媽常給她送飯、幫她打掃屋子,甚至重新整理她的衣服、挪動傢俱。
連參加球賽,媽媽也要跟著一起去。
每當她拒絕,媽媽就會擦著眼淚說:“媽媽給心愛的女兒做這些,有錯嗎?”
無處不在的“愛”,讓李今窒息又無法宣洩,最終患上抑鬱。
所謂健全人格,不只是孩子的事情,也是父母的必修課。
人格虛弱的父母,會因為孩子的獨立而感覺遭到背叛和遺棄,所以死命的把孩子往回拉扯,不允許孩子長大。
因為他們需要一個永遠長不大、乖巧聽話的孩子,來維持自己內心的穩定。
被這種“畸愛”包裹的孩子,會產生深深的無力感,親情與自由之間的拉扯,讓他們陷入無助又找不到出口,最終只能向內攻擊自我。
親子間角色錯位,壓垮孩子的未來
心理學家穆雷·鮑文提出過一個“三角理論”: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關係是兩人關係,當兩人親密關係發生問題時,往往需要第三個人介入來緩和矛盾和衝突。
人格虛弱的父母,往往會把自己的矛盾和痛苦轉嫁到孩子身上。
《原生家庭》中,格倫的父親經常酗酒,每次父親酒後失控時,母親就會對格倫哭訴自己的不幸。
她總是說:“我該怎麼辦?你們這些孩子需要父親,而我又不能出去工作。”
這讓格倫感到很難過,他盼著自己快點長大,成為家庭的支柱。
長大後,格倫終於承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他給母親錢,哪怕負擔不起;把父親留在公司,哪怕會因此丟掉生意。
在他的意識裡,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是照顧別人,而自己不能懷有任何奢望。
雖然他也希望找個女人來照顧自己,可最終選擇的卻是個窘困無助的女人。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親密關係是親子關係的複製,如果童年幸福,我們更可能複製幸福;如果童年痛苦,我們更可能複製痛苦。”
從小便被賦予了拯救者角色的格倫,正是複製了自己童年時期的經歷。
有些夫妻吵架時,會把孩子拉過來評理,或把孩子當成情緒的垃圾筒,向孩子哭訴、指責自己的另一半。
不知不覺中,孩子的身份便被忽略了,不但沒有被父母照顧到,反而成為一個照顧者,承擔起保護父母感情、維護家庭穩定的責任。
相比於打罵和語言暴力,這種“角色錯位”的傷害不易察覺,卻會如慢性毒藥般慢慢滲入孩子的未來,毀掉他安穩的一生。
雖說這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但為人父母,要學會為自己的情緒和人生負責,而不是將壓力轉嫁給孩子。
讓孩子自然健康的成長,是每一個父母該有的自覺。
蘇聯著名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婭說過:“對雙親來說,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好的教育,需要父母以身作則。
人格虛弱的父母,對每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場災難;只有父母修煉出健全的人格,才能養育出健康、幸福的孩子。
願每一對父母,都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學會自我教育、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