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洞見muye
養孩子這件事上,成人遠比成材更重要。
01
最近,有這樣一個帖子火了。
廣東一家中醫私人診所,一個男孩因為脊柱側彎,趴在按摩床上做正骨。
男孩疼得嗷嗷大叫。
這個時候,旁邊的媽媽做出了一個驚人的動作:
她拿出一個加減法輔導軟體,讓孩子不要浪費時間,趁機練習數學題。
可憐的孩子,只能一邊忍著劇痛,一邊做題喊答案。
更魔幻的是,男孩做完正骨後,換成他媽媽做按摩。
媽媽一邊按摩,一邊大聲抽查孩子背誦乘法表。
這種程度的雞娃,隔著螢幕都讓我窒息。
無獨有偶,我想起前幾天看到的一位媽媽曬出的寒假計劃表。
這份計劃表非常詳細,精確到了每個小時。
孩子從早晨七點半起床,到深夜十點鐘入睡,十幾個小時,中間只被允許休息一次,一個小時。
除了要學習語數外,這個孩子還要學程式設計、奧數、網球、小提琴……
整個春節期間,只讓孩子休息三天,其餘時間都被安排得滿滿當當。
在父母眼裡,孩子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要被利用起來,不能被浪費。
這份密密麻麻的計劃表成人看了都頭疼,更別說執行者只是一個四年級的孩子。
我都替這孩子壓抑。
寒假原本是好好休息,和家人一起歡慶春節的假期。
可如今的假期,反而成了家長抓緊時間“彎道超車”的機會。
但這樣做的後果,不僅無法實現彎道超車,反而可能在開學後把自己的孩子送進醫院精神科。
看過三聯生活週刊的一篇報道。
每學期開學兩週時,醫院精神科就變得忙碌起來,家長們拖著各種心理疾病的孩子前來求診。
開學一個月,兒童精神科人滿為患,住院達到高峰期,一床難求。
我們這代人對教育有一種無法掩飾的焦慮,捂住嘴巴也會從眼睛裡冒出來。
這些焦慮,最終轉化成孩子的壓力,不斷積壓在他們稚嫩的心頭,最終會有崩潰的一刻。
02
人民日報釋出了《2022國民抑鬱症藍皮書》,其中一組資料令人觸目驚心。
18歲以下的抑鬱症患者佔總人數的30%,抑鬱症患者群體中50%是在校學生。
北大六院兒童精神科早上十點,診室門口就圍滿了焦急等待叫號的家長。
候診區的椅子上,坐滿了年紀尚小的孩子。
安定醫院兒童精神科教授鄭毅也分享說,他剛參加工作時,青少年的問題比較少,一個病房只有20多張床。
可是這幾年,病房床位增加到了60張,再加上特需病房,一共有百十來張,仍然供不應求。
焦慮的父母不斷給孩子施壓,可壓力並沒有轉化成動力,反而變成了病歷。
作家王食慾寫過一篇文章叫《媽!這是我的人生》,講述了一個北京女孩的經歷。
女孩在3歲以前,父母都是散養模式,她每天在鄉下奶奶家爬樹、抓鳥。
可當她上了小學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
同齡的孩子英語單詞量超過1500個,個個都會背唐詩三百首,而她剛學會算數。
為了追趕上其他孩子,父母開始給她報各種輔導班、興趣班。
當時北京市重點中學為了提前選拔優秀生源,開辦了學科培訓班,班裡成績優異的孩子擁有提前錄取資格。
女孩上四年級後,為了提高透過率,父母同時給她報了三所重點學校的培訓班。
也就意味著除了學校的正常課程,女孩每週還要在另外3所學校來回奔波,兩天上九門課。
女孩上初中後,父母更捲了。
她每天六點起床,上學路上一邊吃早餐,一邊背語文課文和英文單詞。
放學後,她在地鐵裡做完當天的家庭作業,回到家又馬不停蹄地找來其他習題做。
女孩也不負所望,初中畢業考上了北京四中“道元實驗班”。
之後,她大學考進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被倫敦大學錄取。
把孩子捲進名校,似乎就意味著父母功德圓滿了。
可在2019年的某個早晨,女孩打電話給媽媽,說她不想活了,想投海自盡。
這個時候,她媽媽才知道,原來女兒患了抑鬱症。
其實很早之前,女孩就有抑鬱症的徵兆,比如她會自言自語,經常莫名其妙地哭。
可父母只關注女兒的成績,“雞”她進名校,從來沒有關注過她的情緒。
緊繃的琴絃,最終還是斷掉了。
被父母逼得太緊的孩子,早晚有一天會崩潰。
那時候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03
看到這裡,或許很多家長會問:
普通父母不雞娃,孩子沒出息怎麼辦?
看完下面這個故事,或許你會有所啟發。
知乎博主@絃歌緩緩在“雞娃重災區”的海淀當高中老師。
她曾經有個學生,很小的時候就對歷史特別感興趣。
為了孩子的興趣能得到充分發展,父母開始讀史書,並將裡面的事件和情節,改編成易懂有趣味的故事講給孩子聽。
上小學後,父母開始帶著孩子逛各個地方的博物館和歷史景點,邊逛邊用筆記下孩子感興趣的展品。
回家後,再根據筆記查資料,用孩子的語言講給他聽。
在大多數的同齡孩子忙著上各種課外班的時候,這個孩子卻跟著父母,浸泡在自己的興趣領域中。
家長沒有報繁重的輔導班,孩子沒有熬夜補習,也沒有心理問題,高考時,很順利地考上了某知名大學的歷史系。
特級教師魏書生說:成功的教育就是發現孩子的長處,守住它,去努力。
相比製造“標準化”的孩子,我們更應該守護他們的天賦,接納他們本來的樣子。
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發揚長處,規避短板,最大限度地發揮孩子的潛能。
李玫瑾教授也曾講過,她的女兒上學時滿分120分的數學,只考了15分。
換作別的父母,多半焦慮得睡不著覺。
可在李玫瑾看來,只能說明孩子是普通人,並不意味著教育的失敗。
她發現了女兒在音樂方面的天賦,讓她上了一所藝術類院校,畢業成了一名音樂老師。
日子平淡,卻也幸福。
好的教育從來不是隨波逐流,而是因人而異的私人定製。
用某種單一標準去衡量、塑造孩子,是父母的短視和懶惰。
看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為孩子提供成長的養分,才是為人父母最大的遠見。
04
很多父母一心想把孩子送進名校,以培養成績優異的孩子為教育目標。
其實在養孩子這件事上,成人遠比成材更重要。
有位培訓機構校長曾做過這樣一個研究:
那些在校與人為善、彬彬有禮、為人正直的同學,無論成績是否優異,成人後大多都能在社會上獲得一席之地。
而那些性格脾氣古怪,動不動就伸手打人、張口爆粗的學生,儘管成績優異,可多年後過得並不怎麼如意,甚至有些連份像樣的工作都找不到。
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的人生順風順水。
但決定孩子命運的,往往不是分數,而是健全的人格。
比起讓孩子擁有一張漂亮的成績單,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成人。
前段時間,長沙瀏陽一位父親在家長會上的暖心發言火了。
這位父親說,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在學習方面沒有經驗可以分享。
但他想借這次機會告訴兒子:無論你學習成績怎麼樣,我永遠愛你,永遠是你最堅強的後盾。
一直以來,他都很重視對兒子三觀、人品、情商方面的教育。
如今他的兒子除了學習成績不好,在為人處世、待人接物方面,卻是無可挑剔的。
這位父親說,學習成績差不代表人品差,考試分數低不等於能力低。成績好就遠走天涯,成績不好就承歡膝下。
俞敏洪也說過,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永遠是人品教育。
成績只是一時的,好人品才是孩子一生的名片。
哪怕一個孩子平凡普通,可只要他誠信、真誠、善良、樂觀,家庭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
雙減政策落地後,董宇輝被迫走下講臺成了一名帶貨主播。
當時,他回了一趟老家,問奶奶:如果有一天我不教書了,去賣菜,你怎麼看?
奶奶告訴他:“只要你吃得飽,睡得香,健康就行。”
上文中,那個患了抑鬱症想投海自殺的女孩,她的媽媽在得知她患病後,說了這樣一段話:
“如果再來一次,我會把童年還給女兒。我會讓她盡情地去玩各種遊戲,只要她開心就好。”
所以,捫心自問,我們是想要一個門門功課都滿分,但心理不健全的孩子,還是要一個健康快樂,成績卻沒那麼優秀的孩子?
我們的孩子將來可能不是社會精英,也成不了人中翹楚。
可如果TA能健康、幸福、順遂地過完一生,那也是一種圓滿啊。
把假期還給孩子,讓孩子有充分的閒暇,放鬆心靈,接觸更多美好的事物。
點個贊吧,與家長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