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瑾山月
這陣子,作家大冰的網路連麥火了。
不少人排隊三四個小時,為的就是向大冰老師請教一些生活中的難題。
其中,有位單親媽媽的諮詢,令我印象很深。
她先是滿腹疑慮地問:“我兒子從高一起,每天回家都哭,為什麼呢?”
大冰一聽,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就讓大姐說具體點。
隨後,大姐便簡單介紹了自己的情況。
孩子四年級時,她和丈夫離婚,之後便獨自撫養兒子。
她的工作是在理髮店打工,有時候忙起來誰都不顧上。
所以,她對孩子經歷了什麼,接觸了什麼人一無所知。
大冰老師猜測,孩子可能遇到點社交難題。
於是他就問,“孩子有沒有說起過同學的事?”
大姐支支吾吾地說,“不清楚。”
大冰又問,“那孩子原本就這麼脆弱嗎?”
大姐還是說,“不太清楚。”
大冰很無奈地說:
“你的孩子,你不知道?不知道就去查,找到問題源頭,幫孩子解決掉。”
生活中,不少人像這位大姐一樣對孩子放養,但這樣一來又產生很多弊端。
畢竟,每個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父母的引領和託舉。
關鍵是,怎麼做才可以恰如其分,才能輕重相宜。
復旦大學沈奕斐老師曾提倡:
“跟隨孩子的成長節奏,把握好自己在不同階段所扮演的角色。”
即當好引領者、陪伴者和跟隨者。
這或許是一種思路。
小時候多陪伴,給足愛的滋養
教育圈有個說法,人成年後的行為,都是童年經歷的重複。
也有研究表明,3-7歲是人格、情感和意志發展的重要階段。
毫不誇張地講,一個人的生命底色,是在童年時繪就的。
童年幸福的人,性格積極樂觀、人格健全獨立。
而童年不幸的人,往往伴隨著性格缺陷和極端行為,要付出很多才能彌合內心的創傷。
作家王朔在《致女兒書》中曾寫道:
“我不記得我愛過我的父母,小的時候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就是針尖對麥芒;再後來,我躲著他們。”
他之所以變成這樣,與童年時的經歷,不無關係。
小時候,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時候,父母幾乎全部缺席。
漸漸地,對於愛的渴望,化為一團難以消散的怒火,一直灼燒到他成年之後。
等到自食其力,王朔就像逃出牢籠般,頭也不回地遠離了父母。
我女兒所在的小學,曾做過一個調查:兒童節孩子們的願望。
我原以為會看到五花八門的心願,比如去遊樂園、買玩具、吃大餐。
誰曾想孩子們心願單上最前排的,竟然是和爸爸媽媽在一起。
原來,小孩子對父母的依戀這麼深,對陪伴的渴求這麼強烈。
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就曾指出:
“孩子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被愛圍繞。”
無數事實證明,被愛深深滋養過的孩子,更容易有幸福的未來。
那我們具體怎麼做呢?
很認可一位教育博主的建議。
他說:對咱們普通人而言,給不了孩子過多的物質,卻可以鼓勵他、認可他、表揚他、理解他、支援他。不要把自己的焦慮與憤怒,轉移給孩子,更不要把冷漠與隔閡,刻在孩子的記憶中。
簡而言之,就是善待,陪伴,細緻地呵護,盡心地養育。
父母的愛與關懷,才是一個孩子最好的起跑線。
青春期多觀察,充當孩子的後盾
前幾天,看了篇報道。
有個媽媽,在女兒被診斷出抑鬱症後,才知道女兒病了。
她本以為孩子是讀高一後,忽然變成這樣。
殊不知,早在兩年前,孩子就已經出現了明顯的症狀。
比如,手腳發麻,失眠多夢;比如,看書集中不起精力,心情起伏不定。
只可惜,滿眼只是成績的媽媽,對女兒的異常視而不見。
直到孩子有了輕生的念頭,她還不相信,女兒抑鬱了。
教育作家陳瑜,就曾分析過:
“青春期孩子的問題,往往是複合型的,非常複雜。原因可能摻雜著過激的親子矛盾,難頂的學習壓力,同輩間的攀比競爭,或者其他複雜的社會關係。”
對待十幾歲的大孩子,父母只留心他的衣食住行和成績,還遠遠不夠。
我們要像偵察機一樣,全方位地觀察,幫孩子捋順生活的邏輯。
具體來說,無非以下幾個方面。
觀察情緒:
孩子每天上學前,是開心的,還是壓抑的?談起學校的事,是興奮的,還是煩躁的;日常相處中,有沒有莫名其妙地唉聲嘆氣?
要及時察覺並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才不會讓這些負能量在孩子身上越壓越重。
觀察習慣:
孩子從小養成的好習慣,有沒有變?
比如按時睡覺成了偷偷熬夜;比如按時運動替換成了打游擊;再比如,良好的學習習慣,有沒有捨棄?
如果有,我們也不要急著批評指正,要在循循善誘下,讓孩子的生活迴歸正軌。
觀察身體:
青春期,孩子的生理會發生變化,這些都令他們慌張、羞澀,難以啟齒。
這個時候,作為過來人的我們,就要戳破這層窗戶紙,透過科學的方式,讓孩子接納身體上的變化。
看過一句話,青春期孩子的所有問題,可以歸納為兩個字——恐懼。
面對身體的變化、心緒的起伏、未來的迷茫,孩子們往往不知所措。
所以,只能用對抗或是封閉來處理。
關鍵時候,我們要貼近孩子的處境與內心。
手把手地,拉著他們走出青春期的泥潭。
18歲後放手,做孩子的人生參謀
李玫瑾老師在《心理撫養》一書中,講了一個故事。
有個身高一米八幾的小夥子,人長得很精神,性格也開朗。
大學畢業後參軍入伍,不少人對他寄予厚望。
誰曾想沒過多久,他就暴露出很多問題。
尤其是生活能力上,還不如七八歲的小孩。
整理內務和訓練活動,更是常常不達標。
每每這樣,長官就訓斥他幾句,希望他儘快成長起來。
可一聽到批評,小夥子卻抱怨說:“部隊裡的要求又多又高,我根本沒法做好。”
他為何如此不爭氣呢?
原來,這小夥是家中獨子,父親長期在外工作,母親是家庭主婦。
小時候,母親事無鉅細地替他安排,可等他長大了,母親還是捨不得放手。
他得不到一點歷練,吃不了一點苦,個子高高的,卻是生活上的矮子。
兒童發展心理學中,有個觀點。
如果父母替孩子包辦一切,絕不是摧毀孩子自理能力那麼簡單,還可能毀掉孩子獨立人格的形成和未來的人生髮展。
孩子該獨立的時候,父母不懂得退出,很容易就把孩子養成巨嬰。
尤其是過了18歲,很多事都牽扯著人生的走向,最是需要孩子自己拿主意。
而我們要做的,是退到幕後,替孩子出謀劃策。
我有個朋友的做法,就挺有參考價值。
當年他兒子選專業,就和小夥伴們約好,都報計算機程式設計,將來可以成為同行。
朋友一聽,心裡一百個不同意,因為他看得明白,碼農的紅利期過了,再去就是當炮灰。
但他沒有立馬指正,更沒有強迫兒子改變主意。
而是找機會,和孩子一起讀了幾篇關於職場的文章,還帶孩子去網上和職業策劃師聊天。
當孩子瞭解情況後,朋友問了孩子很關鍵的一句話:
“你選計算機,是真喜歡這個專業,還是想和同學一樣?”
孩子認真想了想,說:“我不報計算機了,我本來就不喜歡,就是跟風。”
朋友說,選專業既要考慮就業,也要考慮愛好。
孩子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最後報了航天航空類的專業。
而這個選擇,得到了全家人的大力支援。
尹建莉老師說:
“父母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其成長;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其獨立,倘若順序錯了,就是在違背自然規律。”
小時候,我們怎麼愛孩子都不過分,但長大了,我們就要剋制住。
重要選擇的前提點,不吝嗇分享經驗,可以引導和輔助,絕不能代勞和包辦。
始終牢記,孩子有他自己的路要走,你只能陪伴左右。
經常讀到一句話:
“每個孩子都是一顆花的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燦爛綻放,有的花需要漫長的等待。”
這句著名的“雞湯”,想必大家也不陌生。
很焦慮的時候拿出來看看,也多少起點作用。
但有一點,千萬別誤解成,養孩子要完全放養。
一旦這樣想,就會心安理得地放鬆對孩子的關注。
養娃,就像種莊稼。
什麼時候澆水、除草、施肥,都講究一個時機。
把家營造成肥沃的土壤,看著氣候,隨著規律,事事上心,處處留意。
如此,孩子們才能從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
與家長朋友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