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挑戰杯”系列競賽主要包括創業計劃競賽和科技創新競賽,是共青團系統最主要、最有亮點的活動。
但是,隨著這2個專案的背後被賦予太多的利益牽扯之後,變得越來越水了。
具體水在哪裡?一個典型的例證是獲獎數量大幅增長,專案含金量急劇下降。
據瞭解,第十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經過校級初賽、省級複賽、全國決賽初評、全國決賽終評等環節,共評選產生主體賽金獎專案180個、銀獎專案356個、銅獎專案1262個,“一帶一路”國際邀請賽金獎專案50個、銀獎專案99個、銅獎專案151個,“秦創原”創新挑戰賽金獎專案50個、銀獎專案99個、銅獎專案151個。
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這些數量是什麼概念。
直觀一點就是,差不多能夠參賽的高校,人手一個獎,幾乎不會讓你空手而歸。
要知道,這還是國家級層面的競賽,如果延伸到校級、省級層面,這個獲獎數量的總和必定會比整體參賽的專案數量還要多。
說得直白一點,最後變成了100個專案參加比賽,結果有150多個獎項產生。
另外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專案本身水。
我所住的小區有一位鄰居是專門從事“挑戰杯”系列競賽的一個服務商。
我關注他的朋友圈得知,在比賽高峰期,他每天都奔波於各大高校去當指導,掛的名頭是創業導師之類的頭銜。
然而,這麼會創業指導的一個創業導師,自己的企業卻僅有兩個人,註冊資本實繳1萬元,幾乎是個空頭公司。
由此可見,他所謂的創業導師,只不過是用花言巧語和套路話語言搞錢的幌子,實質上並沒有起到創業導師的作用。
如果真的是創業導師,首先自己得是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才行。
難以想象,在這種近乎於心靈雞湯式的創業計劃書中能有什麼創業的意義。
難怪經過包裝之後,越來越多的職業院校也紛紛報道實現挑戰杯競賽大突破了。
實質上是本身這個挑戰杯競賽沒有太高含金量,且專案獲獎數量過多所致,而不是靠真正的實力。
如果這個創業計劃書真的能夠實施的話,那大學畢業生就業就不存在問題啦。
很顯然,絕大部分所謂創業計劃書都是紙上談兵,根本無法實施,哪怕寫得再好,也只是把自己感動了,最多把評委感動了。
不僅是這種外界因素,更多地是高校各級各類人員都希望從這兩個競賽專案中獲取他們想要的利益。
比如申報學校獎勵、平臺、專案,以及晉升職稱、職務等,都可以憑藉這些專案的指導老師地位而加分。
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挑戰杯這兩個系列的競賽就被賦予了太多的東西了,反而使得原本很純粹的兩個比賽變得含金量不堪回首。
在我看來,挑戰杯這兩個專案,再想回到原來那種狀態,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只能會是慢慢地降低含金量,逐步走向沒落了。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請留言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