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萬變的當代社會中,許多人將目光投向古代哲人,希望能夠經世致用並且安頓心靈。
深入閱讀後不免發現,儒家關注倫理,法家關注功利,佛家關注解脫,而“道可道,非常道”的道家,所謂的“道”卻有點說不清道不明。
小北最近看了北大哲學系知名學者、儒藏工程首席專家王博教授的新作《虛無與自然:道家哲學的精神》 才明白,原來理解道家思辨理論和實踐智慧的關鍵在於——“無”。
北京論壇主旨報告環節,北京大學副校長、教務長王博提到:PKU不是PK You,是PK Yourself,真正的強者是能戰勝自我。
“無”不是單純的“空”或“無所作為”,而是直面自己的慾望、衝動和執念。透過自我約束和內在超越,個體能更有力量地面對外界的紛擾。
“無”的內涵還不止於此,小北今天要分享的,正是書中對其精髓的一些解讀。讀懂了道家的“無”,你就讀懂了其中自由的理想、寬容的氣質和節制的品格,也就能活出更從容的人生。
無形無名
所以能夠“無為無不為”
王博老師指出,在道家看來,諸子的思考大都侷限在物或有的世界,沒有意識到無的存在以及“有生於無”的真理。
“有生於有”不難理解,然而未免流於表象,就像日常生活中,我們在物質上關注形、精神上關注名,然而任何有形有名的事物,在呈現自身的同時,也把形名的有限性暴露無遺。
這是因為,有此形則與彼形異,有此名則與彼名異,形名之間是互相排斥的!要突破這個侷限,就必須看見背後的“無”,回到“無”是為了成全有。
萬物之宗不再停留於有,而是追溯到無。
“無為”並不是什麼都不作為,正如王博老師在書中所指出的,《道德經》本是面向君主的統治術,為此它的預設讀者毫無疑問是強者,而無能的謙虛只能是很滑稽的東西,“無為”是一種態度和視野,是為了“以無為用”。
儒家的德的觀念表現為不斷的形名建構,最終落實為禮樂制度,而老子則針鋒相對認為這些是“下德”。儒家倡導仁義等的目的,在於閒邪、息淫、絕盜、止訟、治巧偽、敦薄俗、興事用等,其用心不可謂不善,但其方向和路徑卻適得其反,導致求仁而不得仁,求功而不成功。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早在殷周之際,德之有無已經被視為人君能否受命的關鍵。德的內涵主要是政治道德,尤其與君主有關。道家論德,與儒家針鋒相對。
老子的偉大之處在於揭示出“善復為妖”的實踐後果。在老子看來,有為則難免“以方導物”,透過立形名、明賞罰、尚美善來確立治理的標準,以引導和規範萬物,必將導致棄人、棄物的後果。
圖/元《孔子見老子》
無己無彼
所以能夠見微知著
人們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是因為當局者的視野受到侷限。事實上,不同的宇宙秩序觀都會對當局者產生影響。
中國哲學誕生於三代禮樂崩壞的時期,正是亟需重建秩序的時代。然而,秩序不僅是維持萬物關係的框架,還確立了萬物的角色與地位,影響著我們對事物的認知以及由此做出的決策。
儒家的秩序設計,以仁義為核心價值,以親親和尊尊為根本原則,以禮樂為基本制度,最終形成一個涉及倫理、政治和宇宙的整體性解釋框架。圖/《四書章句集註》。
《秋水》中指出了三種觀物方法:以道觀之、以物觀之和以俗觀之。尋常人大多以物觀之,即從某個具體事物出發,將物之美好看作內在的、屬於自己的,這種視角容易陷入自貴而相賤的對立中;稍微有所反思的人以俗觀之,超越了個別事物的範圍,但仍被世俗的貴賤標準所限制,貴賤的判斷依賴於外界的認同。
而以道觀之也就是以無觀之,則完全擺脫了物質和相對的視角,超越了個別或整體事物的界限,進入“無物無己”的境界,使彼是、貴賤等概念不再有意義。以無觀之,貴賤大小的差別消解,萬物平等。這種無分別的境界,是一種超越對立的方式,透過“無觀”理解萬物,達到道的層次,從而進入了無窮的自在之境。
道家認為萬物雖在變化,但皆復歸其根,本根是虛靜而無形的道。莊子認為物的本質狀態是“寄”與“化”,而非自我固定的存在。
變化讓每一個事物都不停留於自身,而是隨時轉化為他者。事物的真實存在狀態不過是“寄”與“化”,即《齊物論》所謂“物化”。圖/明代陸治《幽居樂事圖》冊,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透過“歸根”的觀物方法,人在無形無名中重新理解萬物,使一切區分被融化在道中,達到“天地一指,萬物一馬”的混沌之境。
若能以道觀之,每一個小鳥都會成為大鵬,每一個河伯都會成為海若,看到一個無待的新世界。
無知無慾
所以能夠不失本色
儒家是在善惡的框架之中思考人性,以塑造一個適應禮樂秩序的倫理生命。道家以自然價值為中心的政治秩序,要求的是無知無慾、自在自得的素樸生命。
孟子代表了儒家對“性善”論的推崇,認為心具備仁義禮智,透過自省可以知性知天。荀子則主張“性惡”,強調透過修習禮義來化性起偽,最終也是為了塑造適應禮樂秩序的倫理生命。在儒家看來,心的活動及其與性之間的互動是人性之根本。
大體說來,儒家是在善惡的框架之中思考人性,以塑造一個適應禮樂秩序的倫理生命。圖/《孔子教學圖》。
道家思想則以自然和樸素的生命狀態為核心,提倡“無知無慾”的純樸生存方式。道家認為,仁義等倫理規範並非人性的本質,相反,道家主張以自然的德性為基礎,讓生命順其本性,不為外物所擾。
老子主張“虛心”以觀照萬物,而莊子進一步提出了“心齋”和“坐忘”,透過滌除成心和追求“無己”來獲得內心的安寧,使個體與道相通。但道家並不止步於此,心靈的虛靜不限於個人的成聖,成聖之後乃是對於物的成就。
“無”的原則意味著,任何一個物都不具有塑造或改變其他事物的合理性,因此,也不具有超越的地位。由此出發而來的新的秩序精神不是要求事物符合某種先在的超越的秩序,而是要求秩序最大限度地貼近和順應事物。在無的原則所產生的秩序中,事物是自我規定,也因此是自我命名的。
你怎麼理解道家哲學的精神?
在留言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這本佳作
虛無與自然:道家哲學的精神
王博 著
深入剖析道家哲學的核心概念
探索道家思想的現代意義
-End-
觀點資料來源:《虛無與自然》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email protected]
將欲全有,必反於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