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出版物在印刷發行前,都需要經過三審三校。學生學習使用的課本和讀物,更應該保持嚴謹,不能有一絲馬虎。
學校發放的教材和課外讀物,都是學生學習的依據,知識的來源。曾幾何時,學生、家長乃至老師對課本上的內容深信不疑,但是現在有些內容讓家長開始懷疑人生,常識性問題都會弄錯,很難想象編寫和審校人員到底有沒有認真工作?他們是否具有相應的資質?
家長指出《秋收》有兩處錯誤:麥子不是秋天熟的,麥穗也不會低頭
一位小學生家長指出,一年級語文課外讀物,《秋收》這篇課文存在兩處明顯錯誤。其一是麥子成熟的時間並不在秋天,收麥子嚴格意義上講也不算秋收。其二麥子成熟後也不會被“壓彎了腰”,能被壓彎的是“稻穗”而不是“麥穗”,這都算是常識問題。
春種秋收是以往課本給大家造成的刻板印象,並不是所有莊稼都是春天播種秋天收穫的。麥子就分為春小麥和秋小麥兩種,而且不同地區因為氣候環境不同,種植的時間和收穫的時間都不一樣。北方一年能種一次,所以是春種秋收,但南方就不一樣了,家長的質疑也合理。
嚴格意義上講,這也不算錯誤,只是老師上課的時候也要告訴學生地域差別,不能為了學習語言表達方式,就忽略常識問題,否則容易鬧笑話。
至於家長提出的第二個疑問確實存在瑕疵,大多數麥穗即便成熟了也不會“低頭”,只是有很小的弧度,有明顯低頭的反而是“稻穗”,不經常接觸農作物的人確實容易混淆。
之所以文學界經常用麥穗來形容謙卑的人,主要是因為法國作家蒙田在《隨筆集》裡的一段話:麥穗空癟的時候,它總是長得很挺,高傲地昂著頭;麥穗飽滿而成熟的時候,它總是表現出溫順的樣子,低垂著腦袋。於是麥穗也成了謙卑的代表,沒人去查證是否符合事實。
南方家長吐槽,課本都是北方專家編寫的,學生理解不了
有人覺得文學作品主要看的是表達和意境,不用太較真,畢竟還有一些比喻和擬人修辭也不符合客觀事實。課文還是應該嚴謹一些,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把麥穗改為稻穗更嚴謹。
春種秋收這類刻板印象,南方的家長深有體會。每次描寫跟季節有關的作文時,家長都很頭疼,有的城市四季如春,根本沒有課本上說的秋風掃落葉景象,冬天也沒有皚皚白雪,學生要是據實描寫,根本分不出到底是什麼季節,拿不到分數,總不能為了拿分讓孩子撒謊吧。
家長吐槽,課本都是北方專家編寫的,南方學生在這方面很吃虧。難道不同地域的學生要使用本地的課本,考試大綱也要因地制宜?這也能充分體現出因材施教的方針。
只不過各地分別編寫課本和讀物,就不會再像以前那樣,集合全國各領域專家研討後,確認無誤才印刷投入使用。沒有嚴格的監管,就容易出現問題。比如編寫這篇課文和所有審校人員,都是北方人,或者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缺乏一定的常識,這才出現錯誤。
我國幅員遼闊,無論是東西還是南北,跨度都比較大,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氣候環境都各有不同,以前可能資訊閉塞無法讓學生知全貌,現在不同了,應該讓學生大開眼界,瞭解世界真實的一面。
這也對文學作品和課文的嚴謹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各部門都要重視起來,不能忽視審校工作的重要性,對於有問題的課文應該儘早刪除,或者修改。老師在課堂上也要做好講解工作,這也是教育嚴謹性的表現,更能彰顯教育的進步。
以往常有家長或學生對課本內容提出質疑,完全可以透過合理的途徑向有關部門反饋,或者跟老師探討,而不是私下裡質疑課本的正確性,這樣只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排斥心理,從而厭惡學習。
正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能提出疑問的學生或家長也是動腦思考的,原則上比只會照搬照抄的學生要好得多。發展的路上不怕出錯,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就是進步的體現。
今日話題:大家覺得這篇課文應該刪除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