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這個事情,不同家庭,不同個人情況,不同需求和目標,就有不同的留學策略。所以,留學這個事,不能一概而論的。還是要根據自己個人情況去調整。
目前來說,去英國留學,有下面幾種價效比特別高的方式。
No.1 成績好的,想卷名校,也能卷名校的!
刷英國大學的名校是永恆建議的,也是價效比最最高的一個選擇。畢竟英國這邊好的大學資訊差多,很多專業有撿漏可能性,即使牛劍也一樣。就lse被拒,牛劍都可能錄。每年都在發生這種事件。
對國內留學生來說,尤其是那些想用學歷來解決問題,提高自己信任背書,提高自己以後影響力的。尤其需要在這方面花功夫。畢竟國內人口基數大,未來,就有很大空間向下去相容。你能在向下的過程中,可以收穫太多東西了。
特別是那些想搞錢搞專案的那波學生,名校的力量和圈子,就是你可以藉助的力量。好的學校的學生,永遠都在分享資訊,提供雙贏互助的機會。越好的學校的學生,更講究合作共贏策略,而不是無腦的卷死對方,單打獨鬥。
所以,如果你是那種本科一般,成績特別好的,就無腦刷學校。或者你本科學校好,成績中等的,換個專業也要刷學校。只有那種準備讀PhD的學生。你們才需要根據自己專業情況,繼續堅持你該堅持的。
No.2 家庭條件一般,成績和學校也一般的!
其實留學市場上有不少留學生是比較可惜的,可惜的原因是決策方面出錯了。就他們其實不具備卷名校的潛力,但又割捨不了自己對名校的慾望。一邊瘋狂的衝,一邊瘋狂的被拒。然後挑一箇中等的,排名看上去稍微好點的學校入讀。還放棄了專業。就啥也沒得到。
對於這種生態位的學生,我個人建議是忘記學校,專注於自身的。就沒必要去追學校了。因為即使你拼盡全力,你也拿不到好學校的機會。與其這樣,你還不如把時間花在其他事情上。比如找一個相對靠後,但給你獎學金的學校。然後花更少的時間在學習上,去英國村一點的地方留學。
然後利用這個時間,去做一些真正有意義,能槓桿你時間的事。比如花更多時間在當地找個差不多的男女朋友。在他們的幫助下,把口語練成接近母語的能力。能聽懂當地人的梗,能懂人家的文化和社交。去找英國村一點的地方,對於那些沒出過國的local來說,你們也是很有價值的。彼此互換價值。
你如果弄得好,不只是語言問題能解決,身份問題也能解決。學校不用特別挑,那種給獎學金的學校很多,像Coventry,Swansea,String,Kent等等這類學校。你整個核心思路是,花最少的錢和預算,留下來,把口語練到滿級。即使回國,做個語言培訓或留學渠道都足夠了。一樣能逆反翻盤。
No.3 拿全獎留學
其實去英國可以不自費的,如果你條件好,可以考慮弄下國內的csc獎學金。拿到獎學金再出去是一樣的,獎學金哪怕只給學費減免+機票你也夠用了。留學期間自己打打短工也能覆蓋自己生活費。
拿全獎留學不是說家裡付不起這個費用,而是你自己要讓自己從安全區摘出來。讓自己有危機感,減少父母對你的資助和過度保護。快速去了解真正的社會行情。
現在就業行情不好,你更需要早點在學校就知道這個行情,然後在過程中,有針對的做出應對。很多學生畢業即失業,不是因為你學校不好,是你成績不行。而是人家企業現在也裁員的裁員,減招的減招。就企業都快開不了工資的話,你們怎麼找工作。
這個時候,就看誰能積累子彈,誰更能節省成本好好的先活下去了。存活下來,熬過這個就業寒冬。可能機會就來了。行情不好的時候,就減少支援,好好紮實自己的基本功。別慌,也彆著急,等機會就是了。行情不好是大家都這樣,你著急難道能改變大勢?
所以該拿的獎學金去拿,能減少的費用去減少。可以打工去打點短工覆蓋下生活費。尤其是家裡條件不是很富裕的,富裕的就沒必要了,不差這點子彈。
總了個結:選擇出去的人的確越來越多了,其實不都是富裕的。尤其是讀一年碩的,很多其實是對教育的投入而已,這類學生往往因為金錢付出比例大,所以壓力大,想得到的東西就多,會既要又要還要,天底下沒那麼好的事。這麼做,只會讓你更短視,更上火,沒必要。還不如靜下來,好好考慮下,自己最需要什麼,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節省成本,你能在海外待更久,找到更多機會。
留學這個事情,對大多數人來說,其實學歷和專業,以及成績都不那麼重要。這個門票,出去的機會尤其的重要。特別是現在行情越不好,反而機會越多。能覆蓋你生活費和學費的方向真的很多,就看你用不用心去觀察下身邊人的需求。就比如我身邊有很多學生a-level在讀的,要補課的,你能不能遠端幫他把這個課補了?人家不差錢的。這就是需求。而且a-level很卷,行情需要專業的一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