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遺魚燈為媒介
構建幼、小、初、高全學段
一體化勞動課程
讓勞動教育真正“活”起來
11月29日,南方教研大講堂第132場(勞動專場)在鹽港中學開講。本次活動以“開發進階式勞動課程 培養創造性勞動能力”為主題,全方位展示了鹽田區勞動教育在不同學段的深入探索與創新實踐,標誌著全區勞動教育一體化邁入了新徵程。
該活動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鹽港中學協辦。教育部勞動課程標準組組長顧建軍、廣東省教育研究院教研室副主任鍾守權、廣東省勞動教研員梁惠燕、深圳市勞動教研員韓青、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李天才、鹽港中學校長王維松和汕頭市龍湖區勞動教研員王錦純等眾多勞動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
活動現場亮點紛呈。專家們首先參觀了鹽港中學的勞技室,對學生製作的魚燈舞舞具給予了高度評價。學生們不僅向專家詳細闡述了魚燈舞道具的歷史演變,還展示了其獲得專利的核心設計,完美地結合了傳統工藝與現代創新。學生們設計的具有非遺特色的魚燈舞主題盲盒文創產品,也獲得了專家們的廣泛好評。
本次活動以鹽田區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沙頭角魚燈為教學載體,以勞動課程一體化為核心路徑,構建了小學初步溯源、初中實操改進、高中全面創新的勞動教育進階式培養模式,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創造性勞動能力。
小學魚燈課堂——傳統技藝傳承
初中魚燈課堂——科技融合創新
高中魚燈課堂——AI智慧賦能
具體來說,小學階段重點培養學生的基礎勞動技能和對傳統文化的初步認識;初中階段引入技術創新,鼓勵學生探索現代技術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激發其創新意識;高中階段則聚焦於新材料、新結構和新舞蹈的開發,旨在培養學生的高階勞動技能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勞動精神。
本次教研活動不僅為區域教師提供了交流學習的平臺,促進了專業技能提升,還開闢了勞動教育與現代科技融合的新路徑,為區域勞動教育課程改革提供了寶貴的實踐範例。鹽田教育將深化此次活動成果,持續探索區域勞動教育資源開發模式與導向,開創勞動教育一體化新局面,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來源:鹽田教育
編輯:廣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