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一個很扎心的現象:
現在的孩子,都不怎麼玩耍了。
沒有時間玩;有時間也找不到玩伴;找到玩伴也不知道該玩什麼。
最後回到家裡,不如打會遊戲,還能收穫即時的快樂。
一位進化發展心理學家說過這樣一句話:
“缺少自由玩耍可能不會像缺少食物、空氣或水那樣令軀體消亡。
但是會磨滅人的意志、阻礙心智的發展。”
一語中的。
在這個極度內卷的時代,比厭學更可怕的,是孩子越來越不會玩耍。
不會玩的孩子,逐漸枯萎
你可能會說,怎麼不會玩?
現在的電子遊戲反而空前的豐富,遊戲廳、遊戲機、手機等等,構建了一個足夠誘惑的虛擬世界,讓孩子們既能娛樂、交友,甚至還能學習、鍛鍊。
但,這不是真正的玩。
玩耍的本質,是自由地探索、創造和互動。
孩子能在安全的環境中自由玩鬧,情緒和壓力,永遠有釋放的路徑,就永遠能找回失去的快樂。
而無論是玩電子遊戲,還是刷手機,都缺乏這些關鍵的元素。
它們把孩子框定在讓人上癮的規則和目標裡,被動地接受不斷重新整理的資訊流,導致孩子玩了以後,更加疲憊和頹喪。
甚至可能還會損傷他們的思考力、感受力和創造力。
加上原本學業壓力就大,找不到釋放的出口,孩子反而更容易沉迷在虛擬世界,形成一個越來越懶、越來越喪的惡性迴圈。
生活上:熬夜、賴床,越來越拖延。垃圾食品上癮,沉迷電子裝置,甚至三更半夜還在打遊戲。
學習上,也不愛深入思考了,習慣性迴避難而複雜的任務,放棄延遲滿足可能帶來的更大收穫。
更可怕的是,隨之而來的精神空虛,以及無處釋放的負面情緒帶來的挫敗感、無力感、低自尊,讓本該活力滿滿的孩子日漸枯萎,完全沒有了精氣神。
不能說,不能罵,稍微說重一點,就可能抑鬱了。
醫院的特需門診,擠滿了精神崩潰的孩子。
為防止學生跳樓,教學樓裝上了密集的防盜網……
類似的新聞、熱搜層出不窮。
這一代孩子的物質條件,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富足,然而他們的心智卻越來越脆弱。
為什麼會這樣?
玩耍的天性,為何消失了?
仔細追究會發現,不是孩子不想玩,而是他們發現已經“玩不起”了。
李玫瑾教授曾羨慕地對女兒說:“你們這代人比我們幸福。”
不想女兒卻說:你是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
每天早上7點10分坐到教室,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媽媽,這不是一天,是12年。”
在極度內卷的大環境下,現在的孩子放學回家就是寫作業,寫得不好可能還要被罵一頓。
週末上好幾個補習班,寒假暑假被各種學業上的“加餐加點”安排得滿滿的。
看到別人都在拼命卷,我的孩子如果還在玩,豈不是會落後?很多家長一瞬間就被“玩耍羞恥”所籠罩。
孩子更是沒有了留白和喘息的空間。
回想我們的童年,學習壓力太大,捱了批,吃了虧,轉頭找小夥伴玩上一通。
丟沙包、跳皮筋、鬥雞,去野外玩泥巴、捉蝌蚪、摘桑葉……瘋玩一場後,什麼煩惱都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但現在的孩子,沒有時間、沒有玩伴,也沒有了環境來接觸這些最簡單純粹的玩耍,取而代之的是電腦、平板和遊戲機。
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家項飆,曾在《十三邀》提到一個讓人擔憂的新現象:“附近的消失”。
指的是我們建立對世界的感知,越來越透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原則,而身邊的“具體性”不再成為我們理解生活的基礎。
導致這一代孩子就好像生活在由學校、家庭、補習班和電子網路構建成的封閉世界。
他們與真實世界的聯結很微弱,彷彿被一種設計好的“真空感”、“孤獨感”所籠罩,再也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和學習的興趣。
玩耍,沉浸式的療愈
一項心理健康研究顯示:
能經常自由玩耍、參加集體活動、享受大自然的被試者,心理狀態越積極,也更容易進入學習必備的心流體驗。
愛玩、會玩的孩子往往更加活潑快樂,心理也更加健康。
所以玩耍,從來不是浪費時間,而是開啟孤獨之門,與孩子的內心建立聯結的有效途徑。
心理治療中的沙盤遊戲,正是這個原理。
從沙盤遊戲的名字可以看出,它本質就是玩耍和遊戲。
透過沙子、沙具和孩子之間,構建一個“自由且受保護”的真實的玩耍空間。
透過諮詢師的觀察、記錄,以及和孩子、家長的溝通互動,從而激發孩子的創造性,釋放壓力,獲得心理治癒。
當一個孩子走進沙盤遊戲室,選中心儀的沙具。當他開始玩遊戲,完全沉浸其中時,治癒就開始了。
當孩子沉浸當下,享受體驗時,他就從學業和情緒的壓力中完全脫離出來。
在這個喘息的過程中,煩惱也在真正意義上,化為了沙盤遊戲中享受到的快樂和放鬆。
這也是“沙盤遊戲”給到孩子的積極作用和價值。
關於“沙盤遊戲”到底怎麼玩,大家可以看這篇文章:
沙盤,續滿孩子的杯子
在心理分析師眼裡,沙盤遊戲,還有更深層的意義。
那就是讓孩子在玩耍的過程中,講述自己潛意識裡的心事。
因為孩子挑選的每一件沙具,擺出的每一個空間,都有其象徵性的意義。
比如:一個內心缺乏力量的孩子,會喜歡拿一些神仙的沙具,來給自己力量的加持。
一個厭學的孩子,他對沙具中校門口揹著書包的孩子,解讀為,他不願意進去。
榮格曾說,除非你讓潛意識變成有意識的,否則它將操控你的生活。
沙盤遊戲,對孩子而言,提供了一個出口,幫助孩子表達無意識的情感,釋放掉不安的情緒。
對於父母而言,更像是一臺翻譯機,幫助我們看見孩子,與他們的內心建立聯結,從而更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心理學家在依附理論中談到過一個“續滿空杯”的比喻。
說的是每個孩子內心都有一個杯子,需要被續滿愛和關懷。
“杯子滿了,孩子會變得合作、快樂、充滿創造力。
杯子空了,孩子會變得不愛合作、愁眉苦臉,不停地製造麻煩。”
而玩耍和遊戲,就是那個蓄水池。
當孩子學習受挫、社交壓力大、情緒緊張時,他們的水杯就會一點點被倒空。
沙盤遊戲中體驗到的創造、放鬆和療愈,就能很好地發揮蓄水池的作用,把孩子的杯子蓄得很滿很滿,幫助孩子重建安全感。
遊戲心理學家布萊恩·薩頓史密斯曾提醒父母:玩的對立面不是學習,而是抑鬱。
玩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體驗生活、探索學習的絕佳途徑。那些玩不好的孩子,往往也學不好。
為人父母的我們,即使艱難,也請多給孩子創造一些真正的玩耍和遊戲的空間。
讓孩子在玩耍中重獲安全感,找回原本的自信、活潑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