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是人類一直以來的行為,民族的記憶中,蘊含著文化的演變與傳承,人類的自我認知,首先要從根源開始,只有認識瞭解了文明源頭,才能更好的看清自己,請一同開啟歷史的畫卷,在流淌的時光中找尋最本真的自我。
韓國起源論
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中國上海成立,隨後因戰爭原因,不斷遷徙。輾轉多地,最終於1948年在半島南半部建立大韓民國,由李承晚出任首屆韓國總統。不過他們仍以在上海成立臨時政府的時間——1919年,作為韓國的開國元年。
或許是韓國人覺得本國曆史不夠悠久,便開始想盡各種方法,佐證大韓民國是個具有多年曆史的大民族。由此“韓國起源論”應運而生。“韓國起源論”顧名思義就是基於韓國民族主義的觀點,將中國、日本甚至包括世界範圍內的文化都宣稱為韓國所有的。
在韓國索契冬奧會閉幕式上,韓國向世界展示了古代的活字印刷術,隨後又向世人宣告,活字印刷術是韓國發明。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的文化遺產已是不爭的事實,韓國卻一再堅稱是起源於他們,引得眾人啼笑皆非。
不僅是文化產物,就連文化名人韓國也試圖將其收入麾下。韓寒作為影響一代年輕人的作家,也曾被韓國人認定為“自家人”。有網友在論壇上發帖,言之鑿鑿地列舉了“八大證據力證韓寒是韓國人”。
事情起因源自某檔韓國節目,節目上一位長得頗像韓寒的六十歲老人,聲稱韓寒是他失蹤多年的兒子,為了證實他的觀點,他願意與韓寒做親子鑑定,並與韓寒的“父母”對質,讓韓寒知道真相。
韓寒並未對此作出回應,但是韓寒的出版商路金波表示十分憤怒,“這也太變態了,我也可以編出這樣的故事,我敢肯定韓寒不會回應。”網友也紛紛站隊支援韓寒,認為韓國“搶名人”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總是有別有用心的人想要引發關注。
回顧韓國的歷史教育程序,他們的課本經歷了多次地修訂整改,至今仍在不斷調整,這給民眾教育與國民歷史認同感,帶來一定程度上的混亂,為此有學者呼籲,要直面歷史問題,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思想,擁有面向未來的心態,才是歷史教育的意義。
這些年來,關於韓國“搶”別國歷史乃至現在名人的事蹟屢見不鮮,拋開這些雜亂的“韓國起源論”,直面事實,韓國究竟起源於何處?
學術爭議
韓國一直將悠久的高句麗王朝歷史認定為本國曆史,不過有學者證實,高句麗王朝在我國唐朝時期,就被派兵剿滅了,僅存的高句麗血脈也都遷入中國,被同化,一併歸入到中國歷史當中了,與現在的韓國沒有任何關係。
“韓國人的祖先是中國中原地區的農耕人。”韓國檀國大學著名生物系教授金旭,曾提出新的“韓國人起源學說”,民族起源問題在韓國國內是個敏感話題,此言論一出引發強烈反響。
金旭教授稱,基於遺傳學的角度得出研究結果,韓國人與中國漢族接近。
在他的研究文章中,他寫道,“我們用人類學系統分類的方法對185名沒有血緣關係的韓國人的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10名韓國人中有4人(比例)的鹼基序列與中國中原地區的農民相似。”
這一結論也印證了,歷史學家此前所說,高句麗一族在唐朝時被中國所同化的觀點。
不僅如此,文章中還指出,韓國人與日本人的鹼基序列相似,由此得出結論,兩國人或許同出一源,現今大部分日本人有極大可能源自朝鮮半島。
對於這一結論,中、日、韓三國民眾持不同態度。中國網友認為金旭教授是在輿論壓力下最直面歷史的教授;韓國輿論則紛紛指責金旭教授,稱其動機不純。
本來日本網友只是看個熱鬧,圍觀中韓兩國對此結論的態度,但是一聽到日本人多半源自朝鮮半島的言論,日本網友不樂意了,紛紛留言, “你們說你們的,怎麼還扯上我們了?”
日本民眾不同意這個觀點,但是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院人類遺傳學教授得永勝士卻對此表示認同,經過他的研究對比,如今的日本人與朝鮮半島居民和居住在中國的朝鮮族人,最為相似。
流行學說
在韓國,關於祖先起源的問題爭議頗多,金旭教授光憑對鹼基序列研究還不足以說明問題,所以他的觀點沒能站穩腳跟,不被多數人認同。
在此之前,最被普遍認同的說法是,認為韓國人的祖先是遊牧民族,這一觀點也得到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承認。
這一觀點的認證,主要從考古、生活習慣、性格、語言等各個方面所得出的。在性格上,韓國人作風豪放,喝酒吃肉不在話下,喜歡看韓劇的觀眾,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啤酒配炸雞”的場面,這些飲食習慣與作風與早前的遊牧民族相似。
除此之外,有專家學者對亞洲各國的語言進行比對,發現韓國和蒙古的語法習慣最接近,同屬黏著語系,所以韓國人在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時,對蒙古語更能輕易掌握。
由多種生活習性進行推演,韓國民眾多數認可這個觀點,最早蒙古人遷徙至朝鮮半島,經過不斷的發展,才從遊牧變為農耕,最後變成如今的韓國人。
人類的三大哲學問題,我是誰?我從哪來?我要去哪?為了回答這些問題,人類進行了反覆的推論辯證,人們在現代追尋歷史,殊不知,我們每個人都活在未來的歷史中,今日是明日的歷史,又是昨日的延續。即使迫切建立歷史文化系統,也不應做出不合時宜的舉動,免得未來子孫看了嗤笑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