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軍在赫爾松方向的渡河作戰,是在11月中旬由烏軍自己牽頭並進行高調宣傳,以引起國際關注的;至於咱們這邊的網友們所看到的相關訊息,其實就多是“添油加醋”之後的版本了。
關於烏軍渡河作戰的實際情況,我們在先前已經有過詳細介紹,就不再贅述了。但特別有意思的是,在烏軍自己都不再硬刷這一熱度,同時西方觀察家們也並不看好烏軍後續行動的背景下,還是有些硬刷赫爾松的俄軍都快潰敗到克里米亞的訊息,這就有些忽悠人了。
雖然說一些網友不在意被忽悠,甚至樂此不疲,但咱們還是回頭聊聊渡河作戰的一些問題,以加深對赫爾松作戰的瞭解。
赫爾松戰事的特殊性在於第聶伯河的存在,如果沒有這條河,那麼在2022年秋季,俄軍自然沒必要在主體防線尚在的前提下,搞出一波3萬精銳的“大撤軍”來。
為何俄軍要撤?關鍵性的一點就是後勤。
因為第聶伯河不是一條小河溝,俄軍在西岸的部隊也不是百八十號人,而是“萬人千車”的存在;在大規模攻防戰的消耗下,必須保證強有力的後勤輸送量才行。
在正常情況下,俄軍可透過安東諾夫公路、鐵路橋,以及第聶伯河水電站大壩的通道,輸送較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後勤補給到西岸,維繫守軍的戰鬥力。
但在烏軍手中的遠射程武器形成戰力,並足以對俄軍的這幾條通道構成現實威脅時,即便它只是暫時癱瘓幾條輸送線的功能,也會對西岸俄軍的作戰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
這些影響包括:武器、彈藥、食物、醫藥、物資如何足量、準時輸送到位?戰損車輛、傷亡人員如何及時後運?
俄軍當時曾嘗試搭建浮橋,但未能得手;之後主要是以輪渡方式來維繫後勤,其運量是難以滿足數萬大軍作戰需求的。
所以俄軍的選擇是“全軍撤出”,並在撤軍後炸斷了三座連通兩岸的主要橋樑。這樣的話,來往於赫爾松兩岸,便是無橋可用的狀態。
一些網友對於作戰常識毫不關心,非得無視第聶伯河的存在;早在去年俄軍撤軍後就開始鼓吹烏軍要渡河大反攻,俄軍即將要潰敗到克里米亞的訊息。
可是一年過去了,這些網友看看自己當初的發言,會覺得臉紅嗎?
事實上包括烏軍自己,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去想什麼渡河大反攻。
即以現實中的烏軍動向來看,俄撤軍後烏軍在西岸就有現成的10多個旅的主力軍,如果渡河反攻真如那些網友們設想的易如反掌,烏軍的赫爾松叢集為何不在當年11月、12月就去渡河?
我們反觀烏軍對赫爾松叢集的使用,它是先調到了扎波羅熱戰場,試圖在這裡發動攻勢;爾後又調到了阿特木斯克戰場,以挽救危局。
如果渡河真那麼簡單,烏軍何至於如此?那些網友比烏軍更會打仗?恐怕不見得吧!
真實的作戰不是喊口號,烏軍知道自己缺乏足夠的渡河工具,而且即便大軍渡河後,同樣會面臨後勤上的巨大困難,因此不會為了幾句喊起來提氣的口號,就去葬送有生力量。
雖然赫爾松集群后來在阿特木斯克打得也不咋地,但至少還是拖延了俄軍奪城的時間,要比第聶伯河餵魚強得多。
而烏軍留下的部隊是啥?
不過是些領土防衛軍、國民衛隊和少部分特種作戰部隊罷了,這種情況直到大壩垮塌都未改變。
而待大壩垮塌時,又有些網友指責是俄軍炸壩試圖阻止烏軍反攻,問題是你這麼支援烏軍,難道就沒看到烏軍反攻主力都集結在扎波羅熱和南頓涅茨克?
烏軍自己都沒想著大軍渡河作戰,你又憑什麼覺得自己比扎盧日內更聰明,幻想出一支赫爾松渡河大軍呢?
事實上直到大諾沃西爾卡方向的烏海軍陸戰隊主力回師到赫爾松後,這裡才出現了大批的烏正規軍主力。而回去的海軍陸戰隊是什麼狀態?是連續參戰三個多月,早已疲憊不堪、戰損嚴重的部隊了,其到赫爾松的首要任務是整補,渡河攻擊只是連帶任務罷了。
所以我們看烏軍渡河參戰的其實都是小部隊,然後逐漸添油作戰,而不是全軍三四個旅遊過沖灘,壓上去就往克里米亞衝。
為何不這樣呢?因為烏軍不是網上喊口號的外行,人家是正規軍啊!
幾個旅渡河上岸,有沒有足夠的渡船?重武器怎麼上?橋頭堡能擺開多少人?上去後往哪兒攻?吃喝住用的物資怎麼保障?
烏軍現有的幾個橋頭堡,大多是連甚至是排級兵力,其可以透過夜暗後以小艇輸送彈藥及補充兵,同時後運戰死者和傷員,維持這些兵力的戰鬥,它的運輸量才多大?
如果一個橋頭堡就壓上一個旅,就算重武器先不上去,三四千號人正常的彈藥和物資消耗,也不是個把小艇能解決的;一旦補給的規模上去了,那補給點就必然集中,俄軍好歹也是有空炮火力的,一旦壓制了烏軍上岸部隊的補給,幾千號人連吃飯都吃不飽,逼著人家投降去?
這還是設想烏軍把兵力都運上去的理想情況,因為沒有重武器,它的攻堅能力受限,需要坦克、步戰車、火炮上岸支援。
現在的烏軍主戰旅雖然寒酸,但各式車輛也有上百臺,這些坦克、步戰車、火炮、汽車,怎麼大搖大擺運上去?運上去後,車輛如何隱蔽?相應的油料、備件、炮彈又如何保障?
我們且不提有第聶伯河之隔造成的不便了,赫爾松現在的烏海軍陸戰隊在純陸地的大諾沃西爾卡也不過攻下了幾個村子;而在其重灌備和後勤補給被第聶伯河大為削弱的當下,憑什麼相信這兩三個旅就可以直搗克里米亞呢?
而且本來這邊也沒那些太勁爆的訊息,烏軍戰報誇大的也只是殺傷數,這些也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再“添油加醋”搞出些不靠譜的訊息,什麼俄軍又敗了,它怎麼敗了一年了還沒敗到克里米亞呢?
還是迴歸本真,烏軍拿下了幾個橋頭堡,並不斷鞏固和外擴控制區,聊聊這些現實存在的事實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