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中旬,俄羅斯軍方對朝鮮人民軍作戰編組方式進行重大調整,在普列霍沃村一線的戰鬥中,俄軍首次採用新型聯合作戰模式,將朝鮮特種部隊與俄軍機械化部隊有機結合,取得顯著戰果。
由於缺乏實戰經驗,朝軍特種部隊在面對烏軍現代化裝備時顯得準備不足。烏克蘭軍隊利用無人機叢集、自動化火力打擊系統等現代武器,對單獨作戰的朝鮮部隊造成重大打擊。
俄軍指揮部隨後對戰術進行最佳化,將朝鮮部隊的特點與俄軍裝備優勢相結合,俄軍採取"鐵拳突擊+側翼滲透"的複合戰術體系。一支裝備50餘臺重型裝甲載具的俄軍機械化營擔任主攻任務,採取波次突擊模式。該營按照戰術要求,將裝甲部隊分為六個戰鬥梯隊,保持持續壓制態勢。
同時,朝鮮軍隊改變此前的集中突擊模式,轉而採用小規模分散滲透戰術。朝軍特種部隊按照三人一組的方式重新編組,這種編組方式極大提升部隊的機動性和隱蔽性。多個戰術小組可以利用地形掩護,在俄軍主力吸引火力時,完成對烏軍防線的穿插包抄。
新戰術體系的核心優勢在於實現火力打擊與機動突擊的完美配合。俄軍裝甲部隊採用"重型裝甲矩陣"陣型,以T-90系列主戰坦克為核心,配屬步兵戰車和裝甲運輸車,形成一道移動裝甲屏障。
戰場實踐證明,朝鮮軍隊的三三制戰術小組能夠利用地形靈活機動,相互之間保持有效聯絡,形成立體進攻網路。當烏軍火力向俄軍裝甲叢集集中時,這些戰術小組就能抓住戰機,快速滲透至烏軍防線薄弱處。
朝鮮特種兵在突破烏軍防線後,能夠準確標定敵軍火力點位置,並透過先進通訊系統將情報實時傳遞給俄軍火力打擊單位。俄軍航空兵和遠端火力打擊單位據此實施精確打擊,為地面部隊清除障礙。
2024年12月14日,在普列霍沃村戰役中,朝鮮特種兵利用三三制戰術組合,僅用150分鐘就突破烏軍多道防線。這次行動中,烏軍損失包括4輛美製M-2布拉德利步兵戰車、2輛法制AMX-10RC輪式裝甲車,以及多個重火力點。
俄軍主力突擊叢集已經推進至尼科利斯基村外圍地區,控制通往該村的主要補給線。同時,朝鮮軍隊與俄軍第106空降師在斯維爾德利科沃地區展開協同作戰,成功切斷烏軍第82空突旅的後勤補給線。
烏軍第82空突旅在此次戰役中遭受重創,該旅在蘇梅州集結期間遭到俄軍伊斯坎德爾-M戰術導彈打擊,造成重大人員損失。隨後,俄空天軍出動蘇-34戰鬥轟炸機編隊,對該旅殘餘力量實施三波次精確打擊,摧毀包括5套M777榴彈炮系統在內的多個火力點。這些打擊嚴重削弱烏軍在庫爾斯克方向的反擊能力。
參與作戰的俄軍炮兵營火力配置已經最佳化升級。每個炮兵營現配備6門2S19"姆斯塔-S"152毫米自行火炮,射程可達24公里;6門D-30 122毫米榴彈炮,具備高低角度打擊能力;以及6門2S23"諾娜-SVK"120毫米自行迫擊炮,可實現快速機動支援。
俄軍火力配置進一步顯示,每個進攻營均配屬專門的無人機打擊分隊。這些分隊裝備包括"蘭賽特"巡飛彈、"格蘭尼"自殺式無人機,以及新型FPV穿越機。這些無人機系統採用新型干擾防護技術,能有效突破烏軍電子戰防禦系統。
朝鮮軍隊裝備的M-1992 170毫米自行加農炮採用新型自動裝填系統,射速提升至每分鐘2-3發。同時,朝軍還部署改進型KN-09 240毫米火箭炮系統,該系統採用新型制導技術,顯著提升打擊精度。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