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敬瑭稱得上中國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皇帝之一,因為他不僅向契丹人自稱“兒皇帝”,還將燕雲十六州拱手相讓,導致中原政權數百間抬不起頭。作為一位皇帝,石敬瑭既沒有尊嚴,又沒有底線,但頗讓人意外的是,石敬瑭的侄兒石重貴卻是一個“硬骨頭”,他即位後便和契丹人開戰。儘管石重貴最終亡國,但他的勇氣還是留下了美名。
可惜的是,石重貴除了這份骨氣,一無是處。
石重貴本沒有做皇帝的資格,不過他生在了五代十國,一個“皇帝,兵強馬壯者為之”的時代。石重貴是石敬瑭的侄兒,他出生後沒幾年父親就去世了,所以石敬瑭將他收為己子。
石重貴天資聰穎,謹言慎行,做事情很穩重,很得石敬瑭喜愛和器重,不論是到哪都帶著他。興許是家族特性使然,石敬瑭看到石重貴的天賦,想好好培養,請來了名士王震給石重貴講《禮記》,但是石重貴卻對王震說:“非我家所做”。石重貴愛好騎馬射箭,頗有沙陀一族的古風。
由於後唐皇帝的猜忌和懷疑,石敬瑭於晉陽起兵造反,後唐遣大軍圍攻太原。石重貴在這一戰中脫穎而出,他為石敬瑭出謀劃策,並親自披甲上陣,與後唐作戰。石敬瑭看在眼裡,對這個養子非常讚賞。
後來石敬瑭以割地為條件,換取到了契丹人的支援,成功擊敗後唐軍隊,入主洛陽奪得帝位。臨行前石敬瑭問契丹皇帝應讓誰留守太原,耶律德光親自點名石重貴,可見他這個時候名聲已經傳到了契丹人那裡。
然而,石重貴的問題在這個時候也逐漸暴露出來,他留守太原,獨攬大權,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可石重貴在這段時間沒有做出任何政績,除了得到一大堆官銜以外,他政績平平,“未著人望”。
不過石敬瑭也沒有其他人可以信任了,有叔父作為靠山,石重貴步步高昇,很快就任開封尹,加封檢校太傅,封為鄭王,儼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和身份。
不過石敬瑭是有私心的,他器重石重貴,但石重貴畢竟只是他的養子,而不是親生兒子,所以石敬瑭不想把皇位傳給他。可惜石敬瑭的七個兒子大多早夭,唯一活著的石重睿尚且年幼。石敬瑭病重後,任宰相馮道為託孤重臣,希望他輔佐石重睿。馮道又不傻,石敬瑭一死,朝中的勢力一目瞭然,除了石重貴,沒人能當這個皇帝,所以他聯合侍衛親軍指揮使景延廣一起擁立石重貴為帝。
亂世造就英雄,周世宗柴榮繼承了姑父的皇位,開創了自己的事業,千古流芳。年長柴榮七歲的石重貴也想成就一番事業,只是他所面臨的環境,並不輕鬆。
石重貴接手的後晉看似有契丹作為靠山,但一方面契丹以宗主國自居,想以後晉作為入主中原的跳板,對後晉虎視眈眈,而其餘政權則視後晉為大敵,吳越、後蜀都將槍口對準了後晉。要命的是,後晉內部也是矛盾重重,一個軍閥建立的國家,毫無忠誠度可言,石重貴上位後,很難震懾住下面的將領。
屋漏偏逢連夜雨,石重貴即位後,後晉連年受災,旱、蝗、澇、飢接連打擊,餓殍遍地,民不聊生。
後晉面臨的是內外交困的絕境,石重貴如果理智的話,應該先和契丹虛以委蛇,安穩國內的形勢,恢復生產,積蓄力量。可是石重貴卻氣血上湧,聽從了景延廣的建議,向契丹皇帝稱孫卻不稱臣。
相比於石敬瑭畢恭屈膝的醜態,石重貴的硬氣當然是令人讚賞的,可是這份骨氣對於後晉來說,卻是一個噩耗。契丹早就覺得後晉不老實,想要取而代之,石重貴正好給了他們機會。開運元年(944年),契丹遣趙延壽、趙延昭率五萬騎兵從雁門長驅直入,攻打後晉。石重貴六神無主,派遣使者向契丹求和,遭到拒絕。在諸位將領的簇擁下,石重貴被迫親征,他的指揮昏庸而混亂,但由於中原軍民飽受契丹人的欺凌,拼死作戰,所以竟然將契丹人連續兩次打了回去。
挫敗契丹人的攻勢後,石重貴以為都是自己的功勞,開始志得意滿,放縱自己。石重貴暴露出他的本性,他回朝後做的第一件事既不是封賞將士,也不是賑濟災民,而是大肆納美女入後宮,就連石敬瑭舊妃也不放過。
石重貴喜好舞樂,就連和契丹軍作戰的時候,他也要在軍中每天聽樂不止。戰士們在前線奮勇殺敵,石重貴卻忙著外出打獵,建造宮殿,從全國選拔樂工優伶。荒謬的是,陣亡的將士們所獲得的撫卹,還不如優伶們隨便一曲舞樂得到的賞賜多。
石重貴上位時,後晉連年遭災,百姓流離失所。石重貴不僅沒有念及災民,反而在百姓都要易子而食的慘況下,派遣惡吏搜刮民脂民膏。
石重貴倒行逆施,最終只能盡失民心,而他所寵幸的將領也多為小人,最後葬送了後晉。契丹軍來襲時,石重貴讓杜重威和張彥澤率軍,可這兩人一個投敵,一個篡權,賣了後晉。
戰敗後,石重貴想要自焚,但最後也沒能死成。石重貴的結局和北宋的徽欽二帝相似,他全家像奴隸一樣被遷往天寒地凍的地方,契丹貴族看中他的那個女兒嬪妃,就強行將其奪走。就這樣,石重貴在屈辱中死在了建州的土地上。
縱觀石重貴的一生,他公開向契丹叫板,和契丹開戰,看似頗有勇氣,可他的所作所為皆為將領官員裹挾,兩次打敗契丹也都是軍民血戰的成果,與他沒有半點關係。石重貴和歷史上的其他昏君並沒有什麼不同,他除了骨氣,一無是處。只可惜,石重貴到死都沒能明白,他的骨氣也是中原百姓給他的,沒有他們,他連最後的尊仰都保不住。
參考資料:
薛居正《舊五代史·晉書·少帝紀》
歐陽修《新五代史·晉本紀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