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75年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被特赦,10人要求赴臺,沒想到卻生出風波。
黨中央秉持著人道主義精神,對戰犯予以厚待:願意留下參加工作的,我黨熱烈歡迎;想回臺灣尋親的,我黨傳送路費,好生相送。
絕大部分國民黨戰犯都被我黨感化,有了好歸宿。可這其中,還有10人堅持赴臺,沒想到卻遭遇臺當局的當頭棒喝,更是將其中一位逼上絕路,失望自盡。
他們都是誰呢?結局又如何呢?究竟發生了什麼?
1971年5月,周恩來收到一封來自撫順戰犯管理所的報告,內容顯示:近年來,在押戰犯死亡人數日趨增多。
此時,距離戰爭已過去將近三十年。在30年間,黨中央根據戰犯改造成果,已陸續釋放6批戰犯,並予以關懷和照顧。
現如今,還剩最後一批在押戰犯,他們大多年事已高,生老病死在所難免。
戰犯改造的重點旨在改造,然後予以生路,造福於社會人民。周恩來對此事高度重視,特赦戰犯事宜被提上日程。
黨中央為此成立專項小組,直到1975年,各方面統籌工作一切就緒。
根據調查後列出的“現役”戰犯名單顯示,至1975年2月,在押戰犯實際人數為318名,其中,又有25人因改造成果突出,政治覺悟高,單獨提出按投誠人員對待。
最終呈給毛主席批示的特赦國民黨戰犯名單共計293名,其中包括國民黨軍官,最高級別者官至將軍,以及國民黨特務,偽蒙偽滿戰犯等。
毛主席聽了秘書的工作彙報後,眉頭緊鎖,秘書以為毛主席對釋放問題心有不滿,連忙補充道:
“這裡面還有13人是繼續關押,堅決不能放的,比如周養浩那幫老頑固派......”
毛主席大手一揮,說道:“氣魄太小了,都放了!我們向來尊重個人意志。還有,為什麼安置費只有十幾二十塊錢?我看每人發100元才行。”
100元在當時可不算一筆小數目,秘書頓覺自己會錯了意,對毛主席的胸懷無比欽佩。
除此之外,毛主席還囑咐道:“放戰犯時要開歡送會,要請客吃飯,要有魚有肉。人家放下武器幾十年咯!”
至於最關鍵的去留問題,則更加凸顯了毛主席“以人為本”的寬闊胸懷。黨中央決定,對於此次最後一批在押戰犯,每人都享有公民權。
願意留下工作的,酌情安排工作;身體抱病的,享受公費醫療;想去臺灣的,我黨發放路費;去了後還想回來的,隨時歡迎。
一切塵埃落定,1975年3月,第七批也是最後一批戰犯被全部釋放,絕大部分人都被安排在全國各地的城鎮從事著不同的崗位,為社會發光發熱。
其中,卻有10名原國民黨軍官提出赴臺申請,並獲得批准。
他們分別是周養浩、段克文、蔡省三、王雲沛、趙一雪、張鐵石、楊南郵、張海商、王秉鋮、陳士章。
這10人中有的是中將軍長,有的是少將副司令,副局長;還有的是上校處長,團長。除了蔡省三,其餘9人皆有直系親屬在臺灣,他們歸心似箭。
在1974年末,也就是釋放前夕,毛主席再三重申:
“國民黨的人放出來後,中國那麼大,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地都可以去嘛,願意回臺灣的,就報中央統戰部,公安部辦理,我們要儘可能提供方便。”
因此,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由統戰部和公安部牽頭,又成立專責小組全權負責10人赴臺行動,負責人是統戰部副部長童小鵬。
赴臺路線需要途徑香港,童小鵬又與香港方面對接,並在香港也成立臨時小組接應。
萬事俱備,只待成行。
就當這10個人滿心歡喜地憧憬著家人團聚的場面時,臺灣方面卻傳來噩耗,更是直接將十人拒之門外。
這是為什麼呢?究竟發生了什麼?
2
1975年釋放最後一批國民黨戰犯,10人申請赴臺,結果慘遭拋棄。
臨行前,我黨為這10人大擺筵席,給足路費,好吃好喝送上遠行的飛機,讓這十個人倍感溫暖。
沒想到臺灣當局的所作所為卻大相徑庭,令人寒心,這是怎麼回事呢?
1975年4,十人組即將赴臺,中央統戰部請周養浩一行人吃烤鴨大餐。
席間,童小鵬真誠地說:“中央放你們回去,不是讓你們完成任務的,大家都是平等的公民,你們不要有任何思想負擔。都30年過去了,我們衷心希望你們早點見到家人朋友。”
周養浩是出了名的頑固分子,在改造期間也不服管教,是個不折不扣的刺頭,其餘9人對我黨的教育也當耳旁風處理。
即使如此,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後,再冰冷的心也會被捂熱,十人淚灑當場,一個勁地說著感謝。
翌日,周養浩一行人啟程離京赴臺,童小鵬親赴機場相送,陪同送行的還有杜聿明、宋希濂、黃維等原國民黨將領,算是周養浩等人的“老同事”。
登機前,蔡省三問道:“童部長,我的家人都在老家,我到臺灣後,可以讓我的家人也申請入臺嗎?”
童小鵬笑著表示:“黨的政策是儘可能為諸位提供便利,只要是政策範圍內允許的,都會盡力做到。”
十人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們與送行人員一一握手致謝,鄭重地做了告別。
周養浩一行人經廣州輾轉抵達深圳,這裡早有我黨聯絡的負責小組等待接應。
給每人發放2000港幣作為路費,另贈新制服一套,往返通行證一張,有效期半年,半年後可隨時申請入境簽證手續。
下一站就是通往香港的門戶——羅湖橋。只要過了羅湖橋,他們離家就更近一步。
當眾人抵達香港後,蜂擁而至的各路媒體將去臺人員團團圍住,香港中英文報紙,電視臺以及外國通訊社的記者共計百餘名。
“中國政府七赦戰犯”的訊息在國內外引起轟動,外媒對中國政府發放路費的義舉感到吃驚和敬佩,其間不乏讚美之詞。
與之截然不同的是,此時的臺當局一片愁雲慘霧。就在周養浩等人興沖沖準備回臺之際,臺灣方面卻傳來了舉世震驚的噩耗——蔣介石病故。
臺灣島內忙得團團轉,亂成一鍋粥,還要接手10個“燙山芋”,初掌政權的蔣經國顯然是抗拒的。
因此,臺媒對“中共特赦戰犯”未進行任何報道,眼看輿論譁然,只好被迫刊登簡報,但未公佈獲釋人員名單。
於情於理,蔣經國都不該拒絕為國民黨打仗的戰士們回臺與家人團聚,但蔣介石當年為了穩定軍心,激勵鬥志,早已將部分被俘將領預設為為黨國捐軀的“烈士”。
比如把被解放軍戰士擊斃於孟良崮的張靈甫,說成是“殺身成仁”。比如此次回臺的周養浩,明明是活生生的人,祠牌已被供進臺北忠烈祠中。
如若接受這10人入臺,勢必會戳穿蔣介石的謊言,屆時臺灣軍民人心渙散,蔣氏政權的威望恐難以維繫。
如若拒絕這10人入臺,又勢必會引發國際社會的譴責,與我黨的虛懷若谷形成鮮明對比。
更重要的是,蔣經國與島內少壯派軍官將領皆認為:釋放戰犯是中共的陰謀,這10人是中共改造的“間諜”,決定從根源上杜絕任何潛在威脅。
換言之,也就是臺當局寧願揹負罵名,也不接受這幫“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戰士們。
此時的赴臺10人組怎麼也沒有想到,自己辛辛苦苦為黨國賣命半輩子,到最後竟淪為棄子。
那麼,臺當局都做了些什麼?周養浩一行10人結局如何呢?
3
1975年,10名獲釋國民黨戰犯堅持投奔臺灣,卻遭遇臺當局背棄。
他們在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幾十年,從年富力強到年華垂暮,他們感受到了共產黨人的關懷,卻被“自己人”寒透了心。
蔣經國及島內執政勢力堅決反對10人組入臺,因此千方百計阻擾,更不惜將其中1人逼迫自盡。
這裡面究竟發生了什麼?
既然臺當局心意已決,拒絕十人入臺,但總不能師出無名。於是,蔣經國採用了最老套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拖。
先是臺“中央社”社長曾恩波出面,虛情假意地表態:“中華民國政府歡迎前國民黨軍官迴歸”,做足面子工程。
後有嚴家淦發表宣告:“我們歡迎國民黨軍官迴歸,但不歡迎共黨間諜和統戰分子”。試圖大攪混水,製造陰謀論,抹黑中國政府。
4月22日,臺北當局對赴臺10人組下最後通牒:要求仍滯留在香港的十人,公開宣告反共立場,同時向中國救濟總會申請成為難民,再以難民的身份被臺當局接收。
十人當中,蔡省三第一個不答應,氣得當場拍桌子。其餘9人也拒絕接受臺當局的無理條件。
自獲釋到抵達香港,一路走來,都是我黨政工幹部對十人組噓寒問暖,管吃管穿管路費。
反觀國民政府,不僅對昔日的戰士不聞不問,還把活人說成死人,但凡是個有良知的人,都不會對我黨恩將仇報。
就這樣,事態陷入僵持,正中臺當局下懷。這是在和中國政府比耐力,誰先忍不住,誰來收拾爛攤子,最好將這10人召回。
眼看十人組拒絕反共,臺灣方面不死心,又派人私下裡秘密接觸這十人。
赴臺十人組在香港下榻的酒店是由中國政府安排的,臺灣派來的人就設計讓他們離開酒店,另尋住所,試圖一一擊破,離間分化。
結果,十人組裡的張鐵石還真中計了,被誘騙到國民黨特工開設的黑店,騙光了所有路費,還扣上了間諜的帽子。
張鐵石的家人身在臺灣,因受到恐嚇威脅,也不敢為張鐵石擔保作證。
時年65歲的張鐵石已是兩鬢斑白的老人,遙想自己為黨國賣命了大半輩子,竟被如此作踐。絕望之中,張鐵石自縊身亡,臨了都未能與家人見面。
張鐵石的死訊一石激起千層浪,其餘9人兔死狐悲,氣得捶胸頓足,張鐵石的下場也為9人敲響警鐘。
港澳媒體,甚至《紐約時報》紛紛一邊倒地怒斥臺當局喪失人性,罔顧人情,譴責聲不絕於耳。
事已至此,9人組如驚弓之鳥,不知如何是好。關鍵時刻,還是黨中央及時出手,給予關懷。
黨中央表示,留港的9人可自由選擇去處。願意回來的,政府安排工作;想去國外的,政府照常發放旅費,協助出國;
想留在香港的,政府長期予以生活補助;最後,張鐵石的後事,也是中國政府從中協調安排,由張鐵石的兒子赴港處理。
趙一雪、楊南郵、張海商當即就收拾東西,頭也不回地返回內地。
這三人分別在上海、四川、湖北安家落戶,徹底告別過去,為共產主義社會添磚加瓦。
陳士章、段克文、周養浩、王秉鋮4人皆去了美國養老。其中,陳、周、王三人皆有直系親屬在美國,日子算不上富裕,但也有人照應。
只有段克文在美國舉目無親,不得不委身於一家“親臺”的中文報社,靠攥寫戰犯往事餬口,最終客死美國。
最後只剩王雲沛和蔡省三2人堅持留在香港。王雲沛計劃與妻子在美國相聚。王雲沛從香港出發,妻子從臺灣出發,再到美國匯合。
沒想到美國方面拒絕王雲沛入境,就這麼蹉跎了4年,年事已高的王雲沛因病故去,終成遺憾。
留在香港的只剩蔡省三,他是一行人中最有良心,政治覺悟最高的一個,也是第一個跳出來拒絕發表反共言論的人。
蔡省三在香港以寫作為生,同時積極從事海峽兩岸溝通工作,終生致力於促進和平統一之大業。
俗話說,人心換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誰將人民放在心中,人民就將他高高舉起。
對此您怎麼看?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感謝您的支援。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