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釋出研究九江的文史類文章。本系列在“潯陽敘話”公眾號上首發,再由編者“馮曉暉”公眾號轉發,並在國內主流自媒體網站(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轉載。歡迎原創作者投稿,聯絡方式見自動回覆。
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一月,金兵攻入汴京(開封),將徽宗、欽宗俘虜,帶往北方,北宋滅亡。時為康王的趙構在商丘即位,史稱宋高宗,建立了南宋王朝,改年號為建炎。即位之初,對部分混亂的政府官員作了一個新的安排任命。長江中游重鎮江州任命了原秘書少監李光為知州,卻因道路梗塞沒有到任,只好改任韓駒為江州知州。
韓駒,字子蒼,號牟陽,陵陽仙井監(現四川仁壽縣)人,人稱陵陽先生。自幼好讀詩書,博及古今,曾師從蘇轍。
政和年初,他去到京城汴梁,所作的一首詩《題太乙真人畫》被人介紹給宋徽宗,得到徽宗賞識,召試舍人院,賜進士出身。做了個秘書省正字的從八品官。但時不久,因受到新、舊兩黨之爭的連累,把他謫為山西蒲城縣做一個管貿易的小官,後又調任洪州分寧縣(今修水縣)知縣,據《義寧州志》載,其主政時“政修民悅,訟簡庭空”。
宣和五年(1123年)復把他調到京城任從五品官秘書少監,次年升任正四品官中書舍人兼修國史。後再因“蘇黨”之嫌牽連,說他是蘇軾的鄉黨(其實蘇軾是眉山縣人,和韓駒仁壽縣僅是鄰縣,至多隻是大同鄉。但同蘇轍卻是師生關係),將他的實職削去,以集英殿修撰提舉太平觀(即離職退養)。直到宋高宗出來才把他安排在江州任知州。
韓駒在官場上並不亨通,官並不很大,卻兩次遭貶。他的才能主要表現在文學上,他寫詩講究韻律,錘字煉句,追求來歷典故。南宋詩論家劉克莊說他“有磨淬剪裁之功”,大文學家、他的老師蘇轍對他評價是“恍然重見儲光羲”(儲光羲是唐朝田園詩人,《四庫全書總目》評價其“位於王維、孟浩然間殆無愧色”)。
他寫詩歌,態度十分嚴謹。詩壇上流傳著他的一個故亊,有一次韓駒寫了一首詩送給朋友,己經送出好幾年了,他忽然想起有一個字要修改一下,馬上去追回,再進行修改,改一兩個字後,才又贈送給人家。韓駒並不是江西人,宰相呂公著將他列為江西詩派,江西詩派領袖是黃庭堅,但韓駒很具個性,王十朋稱其“非坡非谷自一家”。到近代,仍有人對他的詩文進行研究探討,如前幾年就有學者程宏亮博士由安徽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一本專著《韓駒詩文研究》。
韓駒的另一才能是在“樂章”的創作上,宋朝時對樂奏很重視,無淪是明堂大典、正殿朝賀、上壽禮慶、壇廟祭祀都要演奏樂章。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就詔選開封府樂工830人,隸太常寺管轄,組成了一支龐大的宮廷樂隊,在不同的場合演奏不同的樂章。到了宋徽宗時期,這位尙文的皇帝,更是要粉飾太平,他嫌原來的樂章不好,召集了宮廷“三館”等專門人才,重新編撰樂章五十餘首,據《宋史》載,其中多數為韓駒所作。他的其它作品,也多“為時所推”。
韓駒在任江州知州後不久,即接到宋髙宗的詔書,“詔河北、京、陝、淮、湖、江、浙州軍縣鎮募人修築城壁”。因金兵連續攻城掠地,為了保住半壁江山,加強戰備,宋高宗詔令這些地方要修築城牆,江州亦在其列。
江州城自北宋中後期之後,已有幾十年沒修過城了,城牆殘損的地方很多,修復的工程較大,僅靠州城所在地德化縣一縣之力,很難在短時期完成工程。文人既然做了州官,也要適應行政管理,韓駒下令要江州所轄五個縣(德化、彭澤、湖口、德安、瑞昌)共同來承擔這項工作。
先是要各縣燒製修城所用的城磚,規定了城磚的數量和規格,規格用現在的尺寸是40×20×8.5釐米,並且為了保證質量,便於追責,要求各縣均須在磚上標出縣名和窯戶姓名的銘文。這在九江城牆的修造史上,是首次在磚上標出個人姓名,其後明、淸的城磚上也出現過有關個人姓名的銘文。
有專家在報上撰文說,城磚上出現製造者銘文,是我國最早商標的雛形,體現了這件產品的專屬標誌和對產品質量的負責。在各縣送來的城磚中,有款德安的“江州德安縣窯戶陶七”銘文磚,其在另一側多標出“建炎元年”的四字銘文。正由於這款多標出紀年的銘文磚,使後人在考證這段歷史獲得了珍貴的依據。
經過一段時期的努力,江州城終於修復完工,韓駒也在修復完成後不久調離了江州。其在任只有一年左右,最重要的工作恐怕只有修城這一件了。城雖然修好,但這項花費了江州人民巨大人力財力的工程,在隨後的幾年裡,卻並沒有發揮它很好的防禦功能。
僅隔兩年,在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金兵攻到江州西北的黃州(今黃岡),受命屯兵江州的江東宣撫使劉光世,只知連日在江州城內會客喝酒,黃州被攻陷三天還不知情,直到金兵渡江,他不敢應戰,倉忙帶兵逃跑。後任知州韓梠也棄城而走。金兵從大冶一直打到洪州(南昌),襲擾一圈後才引軍北撤。
又過了不到兩年,任都大捉殺使的李成叛變,佔據了六郡,擁有上十萬人馬,派部將馬進攻打江州。城中守卒僅數千,支撐了一段時期後,知州姚舜明又棄城逃跑。留下的鈐轄趙士隆獨撐不支,紹興元年(1131年)正月,城被攻破。叛軍大肆殺掠,據《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這本史料記載:“馬進等在城下半年殺戮,至今戶口十損七八”。這是九江歷史上發生的五起屠城亊件中的一起。到三月份,岳飛隨張俊征討李成,先在筠州(高安)擊敗馬進,隨後追擊收復了江州,並接著在黃梅斬殺了馬進,為江州人民報了血仇。自此,岳飛屯駐江州先後達五年之久。
韓駒調離江州後,於紹興五年(1135年)病逝於撫州,享年55歲。其修復的江州城自岳飛收復後一直到元末,伴隨著江州人民度過了二百餘年相對平安的日子。韓駒有《陵陽集》四卷等著作流傳於世,其中清宣統年影印的宋刻本《陵陽先生詩》二冊,曾在上海2003秋季藝術品拍賣會上出現過。而韓駒所撰的那些樂章,由於沒有流傳,至今已不可考。
陳新代(作者像)
【讀後記】本篇原載於潯陽區政協刊發的文史資料參考叢書《潯陽城垣》。陳老師的這篇文章,介紹的人物算不上很有名,但全文清晰明瞭,令人讀起來甚為舒暢。關於南宋馬進屠城之事,陳老師稱之為“九江歷史上發生的五起屠城亊件中的一起”。一般的說法,九江歷史上有四次大屠城,並不包括馬進這一起。陳老師的這個說法,編者還要再研究才是。
潯陽敘話:展示九江文化,講述潯城故事,品鑑風俗滋味,漫記百態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