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487 篇 原 創 主 文-
提起天津,大家夥兒會想到什麼,是狗不理包子、煎餅果子,還是年年春晚都有的相聲。
(央視春晚經典小品《裝修》,林永健扮演的天津大姐深入人心)
大家發現沒,天津有名的東西,無論是吃的還是說的,似乎都和這張“嘴”有關。
誒這就有意思了,閒來無事,我今天就和大家嘮嘮天津這張“嘴”的前世今生。
壹、在碼頭嘮嗑閒聊
一塊醒木、一把摺扇、一條手絹、一件長袍馬褂、一位逗哏、一位捧哏,僅靠一張嘴,就能逗得臺下觀眾哈哈大笑。
若是要好好論論相聲,這一接地氣的藝術形式,還得從最根本的說起。
(垂直抬升24米後的天津海門大橋,可供5000噸級的貨船輕鬆透過,圖源@紀錄片《航拍中國》)
5000多年前,天津所處的這片地區還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全球氣候變冷,大量的冰川就累積在陸地上。
海平面逐漸下降,露出瞭如今的華北平原,在平原的東北部就坐落著天津。
天津海河邊上的金灣廣場,圖源@Veer相簿(請橫屏觀看)
先說華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最利於農業生產與糧食供應,道路、橋樑容易修,交通聯絡的效率高,造樓房也更容易規劃。
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人口、城市高度密集的地區,也是華夏曆史文化的中心。
天津山川地理圖,製圖@《中國自駕地理》
再單獨看天津,它東臨渤海、北依燕山,海河的幾大支流,如南運河、子牙河、永定河、潮白河,在天津匯合後流入渤海。
去年夏天在網上爆火的“掰掰”跳水,跳的就是流經城區的海河干流。
海河獅子林橋上的跳水”掰掰“,網友們都打趣說“天津晴,區域性下老頭。”
明成祖朱棣也曾在此順利渡河,朱棣一看這好地方,又通海又通內河,可謂“天子的津樑”就在這建立了天津衛(津:渡口。衛:軍事建制)。
三岔河口。舊時這裡是執行船隻的必經之處,附近圍繞著它們棲息的碼頭,天南地北的人們順著運河來到這裡,天下奇聞、南腔北調、市井小吃、撂地兒搭臺圍聚河岸,碼頭文化也成了老天津的性格骨架。圖源@紀錄片《航拍中國》。
有河流自然就有水運,有水運也就有商貿往來,於是天津的碼頭文化開始形成,且一直到今天,天津的發展也離不開河運海運,來自四面八方的人都到天津來做生意做買賣。
(1924年,天津的第二代金鋼橋是當之無愧的海河第一橋)
大家想象一下,在嘈雜的碼頭、港口上,烏泱泱一群人,各種動作聲音交織在一起,怎麼才能讓你的聲音不被人群淹沒,能讓對方聽清楚呢。
肯定就得聲音大,而且還得通俗易懂,久而久之天津人就形成了乾淨利索、鏗鏘有力的語言習慣,用最短的語句表達複雜的內容,總結一下就是天津話有靈性、接地氣。
(天津街頭的整活路標)
無論是看相聲節目,還是和天津人聊天,有時候大家並不是被說話內容逗笑的,而是天津人一開口,就老忍不住想笑,這幽默感十足的方言就成了天津相聲發展的重要基石。
(天津瓷房子。一棟百年曆史的法式小洋樓,建造時使用了20多噸水晶石與瑪瑙、4000多件古瓷器、300多尊歷代石雕造像、400多件漢白玉雕、7億多片古瓷片、13000多個古瓷盤瓷碗、300多件瓷貓枕等,被譽為“中國古瓷博物館”。攝影@Shocky-J)
不過雖然說相聲吃的是開口飯,乍一看門檻低誰都能幹,也特別受老百姓推崇和喜愛。
但想把相聲說好可不容易,那到底這第一個說相聲的人到底是誰呢?
貳、在街邊說學逗唱
“竹板這麼一打呀,是別的咱不誇……”
可能你記不住哪個相聲作品的名字,但相信你應該聽過這句,帶有濃濃天津口音的經典說詞,天津人均相聲大師的“刻板印象”更是深入人心。
(疫情時期“大白”在樓下喊居民做核酸都是打著快板說的,要不說還得是天津人樂觀。)
大家熟知的春晚上“我想死你們啦”的馮鞏、德雲社郭德綱等相聲大師也都是天津人~以至於大家都預設相聲就是天津的發明。
但有意思的是將相聲文化發展得如此之耀眼的天津,其實並非相聲的原產地,那是哪裡呢?
(這個月的郭德綱于謙全球相聲巡演之名古屋站演出現場)
誒讓我們把時間撥回到清朝末年(1840-1912),有個八角鼓藝人叫張三祿,就是拿著只有八個角的手鼓(代表滿清八旗子弟),邊說邊唱的娛樂藝術。
(全堂八角鼓講究“說學逗唱吹打拉彈”,還有一種表演形式叫“逗哏”。所以相聲藝術家王謙祥曾說:“口技是相聲的父、八角鼓是相聲的母。”)
張三祿這人性格有點古怪,招人嫌棄排擠,就轉到天橋上撂地演出(露天表演),演“說、學、逗、唱”四大功夫,自稱為“相聲”。
這就是相聲的雛形了,張三祿也成了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相聲藝人。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連環畫系列叢書《中國傳統相聲連環畫 論夢》,編繪:陳建)
早期相聲大部分是口技表演,所以相聲實為“象聲”,就是模仿聲音,至民國初年才逐漸發展為單口笑話,就變成了“相聲”。
張三祿的八角鼓打得怎麼樣,倒是不清楚,但他特別會即興說詞,還會口技,逗得路人都忍不住發笑,久而久之就自成一派。
(連相聲園子都會貼標語:嚴禁觀眾登臺)
他的相聲功力,在清代百本張子弟書《隨緣樂》中有評“學相聲好似還魂張三祿。”
他常說的《賊鬼奪刀》流傳了下來,至今仍是傳統相聲名篇。
張三祿往下一代是公認的祖師爺朱紹文、“德壽寶文明”五輩中的壽字輩大師馬三立,還有“京城五傑”之一朱闊泉,其徒弟侯寶林。
再往後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姜昆、郭德綱、于謙、馮鞏以及如今不斷湧出的相聲界新人。
噢差點忘了說,這張三祿是北京人,當年北京東西北城藝人的“把兒頭”(老大)。
所以最初的相聲其實是北京產出,那又是怎麼跑到天津去了呢?
叄、在天津發揚光大
起初的相聲藝人,在京城的生存處境十分艱難,討好老天爺、觀眾、地痞流氓,這都是常態。
而最大的問題是相聲本身“針砭時弊”的特點,也就是說相聲大都是取材於現實、來源於生活。
(天津世紀鐘。鐘表盤的周圍是12星座的浮雕,每到整點都會敲響《東方紅》。天津也是最早一批使用現代標準時間的城市。圖源@《航拍中國》)
例如傳統段子《打白朗》就描述清政府被太平天國打得落花流水,這清政府聽了肯定不樂意啊。
有次京城有位親王出巡,要求相聲藝人全部停止表演,但偏偏有一個人正演到精彩處不願停下,給親王氣的不行,於是下令驅逐這些“莠民”(壞人)。
(黃崖關長城。坐落於天津市薊州區,是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依山傍水,風光秀麗,被譽為“薊北雄關”。攝影@讀者·趙煒)
京城待不下去了那就走唄,於是有個叫裕二福的就獨自來到天津的北開市場,撂地畫鍋。
沒想成相聲從北京搬到天津沒有一點水土不服,與當地融入得特別好。
而且當年日法兩國,在天津爭租界,關於天津南市的管理沒談攏,於是就變成了個“三不管”地帶。
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有,遊街藝人往往就選擇到這表演。
(原天津日租界鳥瞰)
後來有一幫子人就尋思,老是這麼露天表演也不行,於是決定建個專門演相聲的地方,才有了相聲茶社。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最早的兩家,一個叫連興茶社,一個叫聲遠茶社,相聲便在天津這樣的沃土中發芽開花。
(天津名流茶館。始建於1991年,是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將相聲重新引進茶館,為相聲迴歸小劇場開闢先河的茶館。圖中為相聲演員謝鴻利與李建峰。)
肆、來到了天津衛!
如果你去到天津,除了找家園子看一出相聲表演,另一種“嘴上功夫”可不能忽略,那就是天津的本地美食。
煎餅果子就不用我說了,想知道哪家最地道最好吃,到本地人最多的、手裡揣著雞蛋排隊的小攤準沒錯。
而且你還不能瞎吃,什麼捲土豆火腿辣條全都是邪教,天津朋友會強烈抗議:煎餅果子只能卷果篦(bì)兒!
(津味素餡:一般有豆芽菜、白菜、香菜、木耳、粉絲、紅粉皮兒、餜子、麵筋、香乾、醬豆腐、麻醬。可以包餃子也可以包包子。)
天津狗不理包子也是名聲在外,但很多天津朋友都表示“其實我們自己也不吃”
所以不是狗不理吃不起,而是路邊的包子鋪更有價效比,如果你想嚐點特別的,不妨試試津味素包子。
(八珍豆腐)
還有什麼,鍋巴菜、罾(zēng)蹦鯉魚、鍋塌裡脊、八珍豆腐等等,那叫一個香!
比起“帝都”、“魔都”這種響噹噹的霸氣外號,作為直轄市的“哏都”天津,一個“鬆弛感”拉滿的城市,雖然低調卻一點都不無聊。
因為在這裡,哪怕你是個匆匆過客,啥也不吃啥也不玩,抬個頭就能被逗笑~
(這樣的路標大概只能在天津見到了)
天津美食打卡:
①津門張記包子鋪:連鎖店,任何一家都很好吃。如果去的時候人多,可能只能吃到三鮮餡的包子。(人均22)
②臻味齋:推薦黃燜牛肉、八珍豆腐、京醬鴨片,份量很大,吃的人特別多,想吃得趕早。(紅橋區西馬路歡慶樓底商西北角/人均59)
③桂順齋:天津人從小吃到大的糕點,八件兒和糟子糕最經典,過年送禮必備。(和平區和平路101號/人均93元)
④耳朵眼炸糕:高熱量的碳水美食,推薦豆沙餡兒,而且一定要吃剛出鍋的,冷掉就容易膩了。(南開區古文化街北門55號/人均元)
你心目中的天津是什麼樣的呢?歡迎各位小夥伴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天津,一座拒絕EMO拒絕內耗、開放包容的自由之城。
來源:中國自駕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