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一條「去秦嶺」的影片刷爆了抖音,觀看量數百萬,點贊數達到 13.9 萬。
在人們印象裡,抖音走紅的影片,多是豎屏,製作也不太講究。而這一條不輸央視紀錄片品質的橫屏影片,讓留壩之美與秦嶺IP並駕齊驅,一騎絕塵。
「去秦嶺」影片下的一千多條評論裡,有分享旅遊攻略的,有為家鄉自豪點讚的,甚至還有一些眼紅的網友@自家旅遊局來抄作業的——
抖音評論截圖「留壩火了」,很多留壩本地人都這樣說,「越來越多外鄉人來我們村子裡拍照拍影片,頭回見這麼——長的相機。」
結合各平臺數據分析,秦嶺留壩正在成為演算法機制偏愛的下一個熱門IP,也是各大社交平臺上聲量漸漲的「出片聖地」。
幾年前,留壩在秦嶺26個縣域中還默默無聞,雖風景絕佳,卻面目模糊、鮮為人知。
這五年間,留壩是如何從一眾地域相近、景色類似的秦嶺縣域中脫穎而出,在社交平臺一騎絕塵的?
01
幾年時間裡,從地方政府到老百姓,留壩人憋著一股子勁兒,要讓家鄉「廣為天下知」,這是網際網路流量時代的最佳紅利,留壩不能再錯過這個機會。
這條刷爆抖音的留壩短片,來自深耕秦嶺的「宿集營造社」。
5年中,「宿集營造社」的攝影團隊橫跨大半個中國,以一年20+次的頻率深入留壩採風,跑遍20+個村落,拍攝素材累計時長超 3800 +小時,製作剪輯短影片近百條,贊藏總和超60萬,全網播放量超1300萬。
2019年,打造出爆款文旅專案「黃河宿集」的團隊「宿集營造社」在留壩落下第二個宿集專案「秦嶺宿集」,也同步開啟了對留壩文旅的內容深耕。
「宿集營造社」不止開創宿集模式,也善於用新媒體撬動爆款,捕捉流量,在黃河宿集的零廣告營銷中,讓籍籍無名的寧夏中衛成為中國高階度假的頂流。
「秦嶺宿集」未開先紅,僅僅因為宿集要落子留壩,就讓留壩出圈,地方政府深感新媒體的力量,邀約「宿集營造社」來操盤留壩民宿協會公眾號「秦嶺有意思」,並拍攝系列短影片「秦嶺在留壩」。
「我們就是要請專業的人,來幫留壩做專業的事。」
「秦嶺有意思」是留壩民宿協會官方賬號,不侷限於民宿內容,而是關注留壩全域鄉村振興和文旅資源,以鮮活的案例來講述秦嶺故事,讓你感知秦嶺在留壩。
—左右滑動檢視— 02
影響力,是一個目的地成功的重要因素。
如何能在中國數萬個縣域中脫穎而出?如何從小眾秘境,成為全網點讚的「人間值得」度假目的地?
覆盤2023全年「秦嶺有意思」持續輸出的內容,一切有跡可循:從旅行,到旅居
左右滑動,點選圖片檢視文章連結
截圖來自:文旅中國
截圖來自:一點資訊
截圖來自:搜狐新聞
新春在即,62歲的張廣元帶著老伴,一路自駕直奔秦嶺留壩,「連王維都來隱居的地方,確實美,空氣和環境都好。我自己是來過好多回了,這次帶老伴打算一直住到元宵。」
提前一個月,張廣元就訂好了住處,是留壩本地一個村民自建的民宿,「熱情、溫暖、實惠,能嚐到民宿裡土灶燒的飯菜,飯都多吃一碗。」
「彩雲人家」、「書與田」、「拾光裡」是留壩本地村民自建民宿和農家樂改造升級的代表,住宿體驗的換新升級背後,有市場需求導向,更多是政府和村民的齊心協力。
幾年時間裡,留壩全縣發展民宿142家,提升改造農家樂114家,培訓民宿管家140名。
新開業的留壩民宿名單上也有很多熟悉的名字:秦嶺宿集飛蔦集、道班宿、隱居鄉里·樓房溝、詠歸川·秦嶺……
秦嶺宿集飛蔦集
透過一系列針對留壩民宿的內容報道,「秦嶺有意思」從設計理念到住宿體驗,真實、專業的圖文、影片傳達,為留壩本地民宿打開了更多元、生動的宣傳模式;
一個個外來民宿品牌在留壩這片沃土上的良好生長,讓更多民宿從業者看到留壩政府給予民宿、文旅產業的幫扶和助力。
書與田民宿對渴求開拓新市場和區域的文旅行業品牌而言,一個穩定、發展、上升的目的地,就是一個新的機會。
而對像張大爺這樣的回頭客來說,從看完風景就走,到留下來住一晚,再到拖家帶口旅居一個月,乃至「退休後定居留壩」,全媒體平臺的內容報道也讓越來越多圈外人注意到:除了絕美風景之外,留壩還有豐富多元的住宿業態。
對於潛在消費者而言,唯一需要糾結的就剩下:到底住哪一家?
道班宿美食開路,風物搭橋
左右滑動,點選圖片檢視文章連結
截圖來自:搜狐新聞
截圖來自:知乎
截圖來自:一點資訊
「老闆,上一些本地的招牌菜,要最好吃的!」
「給我推薦一些本地土特產,回家送朋友、送親人都是拿得出手的伴手禮。」
《舌尖》系列美食紀錄片已播出11年,片中出現過的美食、餐廳至今依然擁有持續不斷的流量,中國人對美食和風味的追求,歷久彌新。
如何讓留壩美食走出本地圈層,如何讓人因美食而旅行,因風味而記住留壩,從品牌宣傳角度出發,這是用小支點撬動新型文旅消費的最佳破解之道。
面巴蜀而背秦川,留壩的本地風味由「川味+山鮮+江鮮」匯聚而成,傳統制作工藝賦予了食物的獨特風味,連綿三千里的秦嶺輸送給留壩數不清的珍貴食材——
這些內容長期以來侷限於留壩本地,受困於口口相傳。
如何讓網路端數以億記的美食愛好者聽聞、得知、愛上留壩美食,進而對留壩產生好奇和興趣?
從「棒棒蜜」到「臘肉」,「秦嶺有意思」團隊拍攝、製作了一系列短影片故事講述留壩好食材;
從「味道秦嶺」到「紫柏孃家」、「棧道漁村」,編輯團隊製作了系列圖文報道,推介留壩本地特色餐廳。
美食類內容更容易在社交平臺開啟知名度、引發好奇和好感。
美食類內容的輸出旨在讓更多人因為美食記住留壩,讓西洋參、留壩香菇、棒棒蜜等留壩的明星農副產品有機會躋身地方風物的新消費賽道,提升農產品附加值,為本地農民創收鋪設更多條路徑。
展現留壩的生態多樣性
左右滑動,點選圖片檢視文章連結
截圖來自:大秦嶺的小日子、留壩釋出、火燒店那個村落
截圖來自:知乎
·朱䴉是如何劫後重生的?
·大熊貓天生就愛吃竹子嗎?
·深山奇獸羚牛到底長的像牛還是羊?
·我們的親戚都有誰?金絲猴?
·古老植物「秦嶺雙驕」孑遺植物紅豆杉、珙桐又為何如此珍稀?
看到金絲猴這三個字的感受,與看到金絲猴招牌、金絲猴在樹林跳躍的影片畫面,感染力和傳播力是完全不同的。
在圖片為王、影片帶流量的網路時代,編輯團隊五入秦嶺山林,遠距離拍攝記錄下金絲猴、羚牛的珍貴素材畫面,透過圖文、影片等模式輸出,用第一手素材形成小圈層傳播,讓更多人身臨其境:
那些只出現在科普資訊裡的珍貴萌物,它們在秦嶺南麓真實地與山民「同居」。
留壩是秦嶺的慷慨之作,擁有複雜多樣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系統,野生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森林覆蓋率高達91%。
編輯團隊透過整合秦嶺珍稀野生動物資料,傾斜網際網路熱點,輸出趣味性的圖文、短影片內容,借力動物的萌寵屬性吸引外部流量,打破圈層,讓文旅之外的人群關注到留壩,多篇生態主題推文被地方文旅和動物科普類官方公眾號轉載。
「民宿+」
推動文旅的萬物互聯
左右滑動,點選圖片檢視文章連結
截圖來自:一點資訊
截圖來自:微信公眾平臺2020年,留壩上榜「中國鄉創地圖3.0」,被評為鄉村振興產業創新實踐縣。秦嶺自然保護區、歷史古蹟、村落煙火,這些令人心生嚮往的文旅要素,是如何被高效盤活運營的?
民宿是一個恰好的切入點。留壩推出「秦嶺旅居在留壩」專屬IP,將民俗文化與自然資源有機融合,打造留壩特色的旅居品牌。
編輯團隊同步推出「在留壩,更秦嶺」系列專欄,梳理了留壩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豐富的自然資源,繪就秦嶺南麓腹地山居圖,將各個錨點的自然景觀、人文景點等相串連,玩樂旅宿一條龍,透過圖文直觀展示留壩旅居之樂。
截至目前,「在留壩,更秦嶺」已更新14篇,微信公眾號總閱讀量超6萬,在一點資訊平臺推送平均每篇推薦超1.5萬。
在留壩,更秦嶺
《秦嶺雪景之巔,你應該來紫柏山看看》
《一年至少要來兩次留壩的理由,是高江路》
《在1000年前的秦嶺,如何實現交通自由》
《上榜「秦嶺最受歡迎美食」,這家餐廳後廚的底氣是什麼?》
《從「空心村」到「足球小鎮」,它是如何逆襲的?》
《2000 年前,放棄高管職位和百萬年薪,他為什麼選擇在這裡隱居?》
《秦嶺的 city walk,為什麼要從這條老街開始?》
《尋「寶」啟示:留壩到底藏了多少國家級保護動物?》
《冬天來秦嶺,滑雪才是正經事!》
《上百個展室,3萬餘件珍貴文物,秦嶺深處這座博物館令人歎為觀止……》
《冬季避霾,去秦嶺深處這座小城,擁抱一個浪漫的星月夜》
《秦嶺二十六縣,留壩為什麼成了旅居首選地?》
《被譽為「秦嶺最美小鎮」,TA的底氣和實力是什麼?》
《來自4000年前的驚鴻一瞥:一場與留壩古銀杏樹的千年之約》
(未完待續)
這個冬天,一系列關於紫柏山國際滑雪場的內容獲得最多點贊收藏和轉發;
在剛剛過去的暑假,秦嶺三農書院、玉雙美術館、鄉村天文臺、嗨king帳篷營地、蘑菇小鎮等鄉村文旅專案,也吸引了更多親子游客的到訪。
左右滑動,點選圖片檢視文章連結「民宿+康養」、「民宿+運動」、「民宿+文化」、「民宿+研學」隨著一系列文旅新業態的紛至沓來,田園派對、農事體驗、兒童娛樂、手工創作、文化交流等二次遊樂專案也顛覆了留壩民宿「好山好水好無聊」的刻板影響。
隨著政府持續發展「民宿+」新業態,編輯部也加快圖文、影片的內容輸出,按照節點第一時間奔赴實地採編,用鏡頭記錄下各個主推景區的春夏秋冬,把紫柏山國際滑雪場、營盤旅遊度假區、老街旅遊休閒街區、獅子溝牧場等特色旅遊產品,藉助社交平臺推送給更多目標使用者,以小撬大,助力縣域文旅發展。
張良廟四季美景鄉村振興的可持續發展
左右滑動,點選圖片檢視文章連結
截圖來自:微信公眾平臺
截圖來自:一點資訊
截圖來自:知乎
截圖來自:新浪微博
2023年,編輯團隊深入留壩20+個鄉村實地採編,累積了1000+小時的採訪、拍攝,在公眾號平臺推出「小村有故事」、「小村有趣事」、「小村有旅人」、「秦嶺鄉集」等系列人文向專欄。
2023年10月,「秦嶺鄉集」欄目釋出活動推文累積22篇,全平臺總閱讀量超過10萬,同步也在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平臺發起招募和直播分享,喚起了無數遊子的鄉愁。
秦嶺鄉集有人來,鄉村才可持續。
95後青年劉璐,畢業後在大城市工作了兩年,2020年她選擇回到家鄉留壩江口鎮,借力網際網路推廣家鄉的特色民宿。透過兩年多的內容搭建和傳播,更多人看到了秦嶺深處的鄉村面貌。
「很多人對留壩的認知就是夏天比較涼快,可以來避暑,但是秋天、冬天沒人來了,我的野心有一點大,想讓留壩旅遊做四季的生意。」
雲山閱民宿/劉璐拍攝
留壩縣,青橋驛鎮,獅子壩村。
村中九成的長住人口年齡在60歲以上,年輕人去往城市爭取更好的生活。施裕河是村裡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投資了110萬開辦了一家民宿。
面對鄰里鄉親的質疑,施裕河樂觀回答:「我覺得只有家鄉才是最舒適的地方,我們村的資源好,一定會有遊客來。」
在施裕河的帶動下,獅子壩村有了第一家農家樂、第一個林下散養雞大戶,村子被注入新的活力。
近些年,隨著留壩旅遊業的發展,不斷有人返鄉創業,也有各行各業的「新村民」為留壩停留,新老村民有了自己的小事業,留壩也因這些力量變得美好而充滿希冀。
透過記錄和挖掘留壩鄉村振興的人物故事,希望更多人加入這場流動的盛宴,讓小村落有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也讓這座小城因為有了他們,日漸活潑,不再貧瘠。
目前為止,「秦嶺有意思」共釋出了103篇內容,年度閱讀量28萬,新關注人數超過3萬人,原創圖文被各官方媒體轉載幾十次。
「秦嶺有意思」編輯團隊不只限於公眾號更新,更是圍繞秦嶺IP最佳化關鍵詞搜尋,全媒體平臺同步,優質圖文內容不斷曝光,
一年內,在搜狐、網易、一點資訊、知乎、文旅中國等平臺超過1000萬次閱讀,在留壩出圈之路上,小小助力了一把。
從流量,到「留量」,「秦嶺有意思」致力於把線上的關注點贊,轉化成線下的文旅消費,吸引更多遊客走進留壩,也帶動更多年輕人返鄉就業。
關於留壩的2024,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說——
第一次知道留壩,該從哪兒開始玩?
秦嶺的真實面目究竟什麼模樣?
週末短途遊的攻略從哪裡找?
在留壩過夜,去哪裡住?
什麼季節來留壩更合適?
……
關注
「秦嶺有意思」
解鎖2024新篇章。
*圖片來源:王寧、大米、道班宿、劉璐、留壩釋出、留壩旅遊、星聯CSVA
又一次全網曝光量100w+!秦嶺南麓的冬天,其實很浪漫
秦嶺新年旅行指南:去留壩追「星」,在鄉村天文臺對話宇宙
來自4000年前的驚鴻一瞥:一場與留壩古銀杏樹的千年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