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於湄南河畔的曼谷嘉佩樂,101間套房別墅皆可坐享河景,隔窗眺望來往於古老城區中形形色色的遊客,以及城中新生的藝術畫廊、網紅咖啡館、特色酒吧等的文創熱點。
ins@ capellabangkok
為了將賓至如歸做到極致,這裡捨棄了Check in櫃檯,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明亮而寬敞的客廳。僅需放鬆地找個喜歡的位置坐下,等待酒店人員幫忙辦理手續,入住與退房自在隨心。居於此處的日子,可以在客廳享受時光,遠離城市的喧囂:在龍船廟僧人的引導下冥想片刻,去了解石龍軍路的歷史,或是在躺椅上學習編織當地的花環,親手體驗這裡的文化。
ins@ capellabangkok
這座被梯田花園簇擁的18世紀別墅,前身是教皇英諾森十一世的住所,不乏貴族、作曲家的來訪。酒店僅有24間客房,以華麗的巴洛克風格盡展義大利的精湛工藝。隨處可見的廊柱和天頂壁畫,彷彿置身於科莫湖的古典舊夢。
ins@ passalacqualakecomo
與博物館般的優雅規整大相徑庭的是,這裡的食物簡單而輕鬆。下榻此處,可以漫步進開放式廚房,與主廚聊天,在窗邊、戶外、甚至露臺用餐,就像在私人住宅中一樣愜意。
ins@ passalacqualakecomo
酒店內飾是臺灣設計師季裕棠的傑作,八角形設計源自中國傳統數字八的吉祥意義。大堂和多條走廊貫穿了低調奢華的簡約風格,處處可見達米恩·赫斯特和亨利·摩爾的現代風格作品。
ins@ rosewoodhongkong
時光在這裡被濃郁的港式氛圍浸染,粵式餐廳、冰室、小食……提供著味蕾關於香港的記憶。而室外泳池省略掉邊緣的設計,讓水面近乎徹底地消融於地面,在此處可細緻欣賞晨曦之美,亦可飽覽醉人的維港景緻。
ins@ rosewoodhongkong
“慢遊”是享受旅行的方式,比起因快節奏都市化帶來的“特種兵”旅行,把腳步放慢,哪怕是窩在酒店裡度過假期時光,都能給人身處旅行的氛圍感。
時尚、奢華、自成高定,是所有旅客入住巴黎白馬莊園酒店(Cheval Blanc Paris)和巴黎布里斯托酒店(Le Bristol)的第一知覺。
ins@ chevalblancparis
白馬莊園酒店坐落於迷人的塞納河,距盧浮宮和瑪黑區僅幾步之遙,隸屬於LVMH酒店管理集團。酒店之中,還有DIOR水療中心,沿襲巴黎公寓經典風格,每一處設計都致敬著品牌的經典元素。
比起自帶時尚秀場基因的白馬莊園酒店,布里斯托酒店則更沾染著法國文化的痕跡。它將頗受可可·香奈兒、巴勃羅·畢加索、皮特·蒙德里安和薩爾瓦多·達利青睞的18世紀法式風格延續至今,優雅詮釋了法式生活藝術,也是首個收穫了法國“宮殿級酒店”榮譽的酒店。
ins@ lebristolparis
提及“宮殿”,繞不開的便是佛羅倫薩四季酒店(Four Seasons Firenze)。它的原身是15世紀美第奇家族宮殿,經過精心修復,將文藝復興的榮光完整保留。
ins@ fsflorence
入住宮殿,在地標式的美術館中生活;古董隨處可見,被厚重的歷史感包裹,恍然間好像變成油畫的主角。
ins@ fsflorence
每一位剛開始旅行的遊客都無法抗拒這種體驗,在將近200平方米的偌大套房中游弋,雕塑、壁畫、花窗……觸手可及的便是百年前的藝術。
然而震撼之餘,有時也會讓人覺得有些格格不入。
在繁華和舒適之中,個人的選擇有所搖擺,並非硬性條件登峰造極就能俘獲旅客芳心。這或許也是形成現在這份全球50佳酒店榜單的原因。榜單甫一出爐,我們便採訪了旅行達人、西遊主理人Ray,聊聊他對榜單、對旅行和對酒店的看法。
旅行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每個人在旅行以及入住奢華酒店時的體驗和期待都不盡相同。在Ray的經驗中,一個成熟的旅行者最終會發展出一種相對穩定的對酒店的品位。對於這份全球50佳酒店,他也有自己的看法。
排名第十的曼谷文華東方(Mandarin Oriental Bangkok)便是其中之一。
文華東方是有著超過148年曆史的靜謐之所,光是賓客名單就足以讓這家酒店成為一座神殿,約瑟夫·康拉德、格蕾絲·凱利、伊麗莎白·泰勒、馬龍·白蘭度、楊紫瓊……它身上烙印著旅行黃金時代留下的殘影,見證了從火車到飛機的大旅行時代的變遷。
ins@ mo_bangkok
過往的旅行不像今天這樣便捷而迅速,洲際旅行更是耗費時間和金錢的奢侈娛樂。在文華東方起家的時代,洲際旅行比起旅行本身,更是一種階層的象徵,會帶來強烈的抽離感,與掙脫日常的差異化體驗。正因如此,它也是作家偏愛的靈感之地,其河畔翼的豪華套房以威廉·薩默塞特·毛姆和詹姆斯·米切納等作家的名字命名,這不僅是他們居住過的房間,更是一部部文學的搖籃。
出於火災的緣故,文華東方有著老樓和新樓,其中一間餐廳和SPA也居於河岸對側,需要乘船才能到達,酒店的區域彷彿一個小型景點充滿了探索感,這種體驗也大幅提升了豐富性。即使經歷過火焰侵襲,修復過的文華東方依舊盡力儲存著舊時餘暉,用悠長的歷史包容新歸的客人。當後來的旅客抵臨,便彷彿與旅行的光輝時代異時重逢。
ins@ mo_bangkok
另一個讓他出乎意料的上榜者便是Desa Potato Head,這家亞洲首個實現碳中和的酒店品牌,以零浪費理念貫穿了從設計到美食和體驗的一切。回收的塑膠和牡蠣殼等食物垃圾可以製作成垃圾桶、托盤和籃子;室內拖鞋則是由棕櫚葉、碎屑和椰子殼編織而成。
Ins@ potatoheadbali
在他看來,巴厘島的酒店有太多有態度有名氣的選項,Potato Head並沒有很濃的高奢的感覺。價格不昂貴,房間也不大,設計語言充斥著戲謔的嬉皮士文化,經常被裹挾進DJ打碟的不羈恣意,比起刻板印象中的奢華酒店顯得接地氣而喧鬧,但他確實很喜歡。
Ins@ potatoheadbali
不再堅持老派的“奢華”的定義,放棄富麗堂皇的建築,省略浮誇多餘的裝飾,轉而在可持續上拼盡全力,這便是開創出“赤腳奢華”體驗的Soneva Fushi。
從Soneva的所有呈現上,都可以看得出這裡的主人希望讓所有已經習慣了大都市的精緻旅行者們直面原始的自然,儘管那有些麻煩、甚至惱人——島上杜絕一次性塑膠製品,所有可回收的物品都會被投入新的用途,酒店裡甚至準備了環保袋,邀請客人們把帶上島的塑膠製品再帶回去。
島上的易拉罐也會被收集起來重新利用,比如製成小魚鑰匙扣。
大面積的留白讓人感受到空間的奢侈,以及天地的廣闊。房間外面是一個奢侈的大平臺,設定了大量的躺椅、座椅、鞦韆,走出室內,與海風相伴靜看,如同坐擁一片天與海,便是極致的奢侈享受。
這種沒有被規訓的“淳樸”的美,提供了強烈的情感連線,旅居於酒店的每分每秒,都忍不住化身為生長在當地的本地人。Soneva Fushi以獨特的水上滑梯和生態體驗,讓客人直接通入大海,感受與自然的親密聯絡。
奢華酒店的發展隨城市化突飛猛進,近年來也逐漸受其所限。設計語言、食物與體驗的千篇一律使旅途成為不同場域間複製黏貼的一段程序,這種“奢華”的慣性在材質、內飾和概念上馳騁,卻不小心導致了風格的統一化。對遍行全球的旅行家而言,則更希望看到酒店獨樹一幟的風格,可以將服務的主動權交給客人,讓他們親手塑造自己想要的旅程,也可以不去力現當地文化,凸顯跟所在的城市的聯結,而是強調屬於業主、酒店自己的風格。
正如曼谷暹羅酒店(The Siam Bangkok)黑白相間的色調,並非泰國本土的一貫傳統,而是濃烈的設計師Bill Bensley自成一脈的風格——這也是Ray並未查閱過酒店資訊,卻能一眼看穿設計者的原因。混合南洋與奧斯曼宮殿的設計,掩映在高而闊的綠葉當中,空間和水交融共生,邀請遠道而來的賓客探索自身。
酒店中收藏了很多藝術品和古董,卻並非巴黎或歐洲國家高高掛在殿堂上的形式,它的古董是沙發、牆上不期而遇的雕塑,與實用功能緊密結合,跟曼谷愜意閒適的氛圍也十分搭配,不會讓人有強烈的仰望感,沉浸在空間之中,而空間確切屬於當下的自己。
此刻的收藏藝術彷彿一個私人博物館,充斥著主人的審美和鮮活的生機,走走逛逛也無需保持肅穆,能夠把自己與所處的酒店有呼吸感地融為一體。
“為了生意沒有問題,可一切都變成標配,成為標準化的一套,無論是曼谷、紐約還是中國境內,都是相似的餐廳配置和服務專案,同質化會使每個地方的東西越來越像,越來越符合刻板印象,旅行的感覺也會黯然失色。”
在旅行達人Ray看來,深度挖掘本土文化亦陷入這樣的困境。除卻一些有著濃厚當地特色的地域,個性並不那麼鮮明的城市也落入重複的魔咒。而日本在這點上則稍微好一些,比如位於京都的柏悅酒店(Park Hyatt Kyoto)。以傳統的日式旅館作靈感,兼具現代氣質。花園中散落著老建築,包括一座擁有 300 年曆史的茶館。時光蒸餾出的細膩細節,是無法替代的時間維度的奇蹟。
Ins@ parkhyattkyoto
旅客棲居酒店,在其中靜謐地體驗茶藝、線香、做紙燈籠,感受他們對和紙小心到謹慎的傳承和發揚,不同紙的質感和材質、做出來的感覺和效果,看似微不足道,但旅行的樂趣就在這些瑣屑中回味深長。
撰文:昭昧
圖片來源:INS、官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