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氣有云:“世介面食在中國,中國麵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晉中。”如果有過在晉中農家吃飯經歷的,就會深切體會到這種毫氣讚譽並非只是誇張。
晉中眾多面食如“剔尖尖、變尖尖 、溜尖尖、抿尖尖、擦尖尖、擀尖尖、握流流、搓魚魚、捏缽缽、斜食食、蘸片片、拉條子、掐疙瘩、捻疙瘩、柳葉面、包皮面、刀削麵、小拉麵”等等看起來形狀各異,吃起來風味獨具的煮制面食,常常使遠方來客讚不絕口。
晉中地區還有俗語:“三百六十五天,天天不重樣兒”,意思是晉中一帶的家庭巧婦,能用單調的麵粉可以做出豐富多彩的麵食品種,甚至可以在一年之內,做到天天花樣翻新,樣樣獨特不重複。
天天做,日日吃的麵食,對於晉中人乃至整個山西人來說,已經不僅僅是口中的美味,心底的依戀,而已與醇香的汾酒和老陳醋一起,成為一種麵食文化的標籤。看似土氣的晉中麵食,走出晉中,走出山西,足以讓“老醯兒”們引以為豪。
麵食眾多的晉中,還是著名的晉商故里、革命老區。有平遙古城和喬家大院、王家大院、介休綿山等聞名遐邇,也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和晉商文化發源地。打卡晉中的古色古香時,可以不食大魚大肉,但必吃晉中當地麵食。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晉中的十大名面,打卡晉中,不容錯過的美味!
流尖,又稱流尖面、流尖尖、溜魚魚、溜尖尖。流尖又分長短流尖。長流尖又稱轉盤流尖,其製法新穎,技藝獨特,是山西晉中地區的傳統麵食,曾有人稱這種流入鍋中長長的麵條為長壽麵,所以,在山西晉中等地區常以此面來祝賀老人壽辰。其特點條長軟滑,易於消化,一根可做一碗。
長流尖的主要製作方法,以麵粉500克為例,倒入面盆中,先用300克清水將面和起,再把剩餘清水分4次揉入面內,用淨布蓋住餳1小時左右。再把面放入凹肚形盤內,表面用清水拍光滑,一隻手托住盤底傾斜,然後自左向右順時針轉動,另一隻手用一根鐵筷子蘸水潷住盤邊,往開水鍋裡剔面,使面邊剔邊流成一根細長條,連續不斷地流入鍋裡,煮熟撈出,即是一碗煮熟的長流尖。
短流尖與長流尖稍有不同,短流尖流制過程中有些麵條不是一根細長條,一般為家庭採用,條長軟滑,易於消化,食用的時候可以澆配各種葷素澆頭。
短流尖的主要製作方法,將麵糰和制同長流尖一樣。將面放入普通碗內或者盤子裡,一手執碗,傾斜,另一隻手用一根筷子蘸水,潷住碗邊往開水鍋內剔面,使面邊剔邊自然下流,成筷條形約25釐米至28釐米長時,即用筷子割斷,然後再從頭開始割流,而所執碗隨剔面徐徐旋轉半圈,這樣不斷反覆,將面流完煮熟,撈出即成。
吃流尖配什麼“調和”好呢?蘿蔔白菜各取所愛。西紅柿雞蛋是最常見的也是最受歡迎的,紅黃相間,汁水濃郁,誘人食慾。
在晉中很多鄉村,醃酸菜是農家過冬必不可少的東西,醃酸菜配上土豆絲燴成酸菜調和。酸菜的酸香,土豆燴爛後湯汁黏黏糊糊的,吃上一碗很是舒坦。流尖與肉炸醬也是絕配,棕紅的醬色,濃郁的醬味,再搭配上黃瓜絲、蘿蔔絲等,那就更美了。
流尖在山西晉中等地是百吃不厭的農家面,吃時一定要用當地人吃飯用的大碗,大碗裡好調好拌,可以吃的過癮。不僅自己吃得香,別人看得也香。
擦圪鬥,也叫擦面、擦尖、擦節、擦蝌蚪、擦圪蚪等,還有一個很有詩意的雅號,叫“仙人過橋”。山西多地特色名面,此面晉中地區常食,吃時適當配各種葷素澆頭。做“擦仡鬥”的擦子,是系在木框架中嵌有凸形鐵片,鐵片中佈滿橢圓形小孔的一種炊具。此面還宜用高粱面、細玉米麵、雜豆麵等進行擦制,味道和食感別具特色。所以它具有民間飲食的所有特點,粗糙簡單,但卻可口。
擦圪斗的主要製作方法,把麵粉倒入盆裡,加水攪勻,冬季宜用熱水,其他季節溫水即可,摶成麵糰即可,不用多揉,然後將扁眼“擦子”橫架於鍋沿上,左手按住擦子,右手握一塊麵,放在擦子上向前方一下一下地推擦,將面擦漏在開水鍋裡,煮熟即成。
晉中人吃擦圪鬥,所用的配菜比較隨意,農村更是方便,菜園裡有什麼,就直接可以拿來做。茄子、辣椒、洋柿子、豆角、蘿蔔等均可以搭配著做。洋柿子、辣椒椒配豆角,雞蛋配洋柿子,豬羊肉做的肉臊子湯等,各具特色,香味各異。
晉中人擦圪斗的吃法“百搭”——可以清湯吃,可以澆菜吃,更可以炒著吃。不管哪種菜碼,哪種吃法,當地人總忘不了三樣佐料,一是老陳醋,二是辣椒,三是大蒜瓣。一碗擦圪鬥進肚,直吃到滿頭大汗,口鼻通氣,會讓人不覺讚歎一聲:“美吃損啦!”
切板條,又稱切闆闆,此面為晉中平遙、祁縣一帶的家常麵食,也是平陽人最喜歡的麵食之一,切出來的板條可粗可細,食之可葷可素,是許多晉中人碗中最常見的麵食之一。
切板條舊時以高粱面和玉茭面為主,現在主要以白麵為主,包皮面的樣式往往也屬於切板條的一種。與普通擀麵製法有相似之處,但口感與擀麵條截然卻不同,吃著更為光滑筋道,入碗不濃不粘,食時可澆配各種葷素澆頭,亦可配以葷素作料,或炒而食之,或做成湯麵也很有當地風味。
切板條的製作方法,主要是將麵粉納入盆內,加水和成麵糰,稍餳後把面放案板上揉光,用擀麵杖擀成約3毫米厚的面片,再用刀切成約10釐米寬的大長片。
鍋上火燒開水,用刀將寬面片切成竹簾棍粗的小方條,用刀直接鏟入開水鍋中,在鍋中用筷子將麵條攪開,以免粘連,煮熟撈出即成。
另一種製法是將麵糰擀成約1釐米厚,寬10釐米的大長片,放在一小木板上,將小木板架在鍋沿上用刀切成約1毫米厚的小薄片,直接切入鍋內煮熟即成。在晉中平遙,時不時就能聽到這樣的對話:吃甚飯咧?對方答:切闆闆。又說:簡單飯麼,是的。
切闆闆是晉中家常麵食系列中比較簡單的一種,一擀一切即成。但就是這樣簡單的家常麵食,其花樣也有很多種。如雜麵切闆闆、三合面切闆闆、紅面切闆闆、花花切闆闆等等。可見切闆闆在晉中,尤其是平遙之深入人心。
在平遙婆姨們的手裡,一團面變換出很多樣式。以面的種類分有白麵的、紅面的、雜麵的、三合面的、花色面的,包皮面的。以形狀來分,有長切闆闆、寬切闆闆、薄切闆闆、厚切闆闆之分。只要能想到,就能從手下切出來。
搭配切闆闆的澆頭也有很多,白菜豆腐粉條子、土豆絲、茄子丁、熬菜、西紅柿雞蛋等等,在平遙,幹爦豬肉也很適合配切闆闆,其做法類似小炒肉,小火慢炒出來的。切闆闆吃起來非常爽口,由於每條面都經過刀切,兩面都滑爽無比,因此,吃的時候特別滑溜痛快,吃飯快的人幾乎不用咬,囫圇吞嚥就行。
在平遙麵館吃切闆闆,尤其是多個後生一起吃麵,吸溜聲此起彼伏,根本顧不上說話,風捲殘雲,那情景,那聲音,讓厭食的人不再厭食,讓挑食的人不再挑食,讓細嚼慢嚥的人目瞪口呆,讓沒食慾的人吞嚥口水。
包皮面,切板條的一種,此面在榆次的許多鄉村亦稱“金裹銀”。山西晉中榆次的特色麵食,“包皮”就是面裹面,外面是2層白麵,裡面裹著“蕎麵包皮”,“紅麵包皮”或“玉茭麵包皮”,內有乾坤,別出心裁。
在晉中、呂梁、忻州等地區這種麵食非常普遍。但由於各地食俗不同,所用的麵粉種類和吃法也各有特色。在平遙、祁縣、介休、汾陽、孝義等地常吃“紅麵包皮”。在陽泉市、盂縣、平定縣一帶普遍吃“玉茭麵包皮”。在忻州市、原平市一帶雜糧豐富,喜吃“蕎麵包皮”、“紅麵包皮”和“玉米麵包皮”等雜糧摻和的包皮面。食用時一般澆上各種葷素澆頭,以澆面澆頭為主。
而“蕎麵包皮”則配以各種葷素配料,炒制食用。如以肉、蒜苗炒制的“金裹銀”是山西原平市的傳統風味小吃,味感獨特,非常可口,深受當地人們的喜愛。
榆次包皮面的主要做法是,先將一斤白麵粉放入面盆內陸續加水,攪成面穗,大約加水250克,和成麵糰,揉光揉勻。再另取面盆放入適量紅面,用開水燙麵,大概用水量為500克,用筷子攪勻後揉成麵糰。然後將白麵團在案板上揉勻按扁,包裹上紅麵糰揉成圓球形。
緊接著再將合二為一的麵糰按扁,用擀杖擀成約一元硬幣厚的大面片,然後切成長約15釐米,寬約3毫米的麵條,投入開水鍋內煮熟撈出即成。盛到碗裡的面紅白相映,搭配上澆頭吃起來韌滑可口,飽腹感很強。
柳葉面,山西和湯麵常用的一款面,晉中和晉東南等地區特別喜吃“和子飯”,即小米稀粥內煮麵、南瓜、山藥蛋、豆角、菠菜等,再加入調和料的一種農家飯食。其中和子飯內所煮麵條一般常煮的就是這裡所提到的柳葉面。另外晉中人吃湯麵、熗鍋也多用柳葉面來燴制。柳葉面亦可吃撈麵,澆配各種葷素澆頭即可。
柳葉面的製作方法主要是,將麵粉放入面盆內,加水和成麵糰,蓋上淨布稍餳,在案板上揉至面光。然後用擀麵杖擀成1毫米厚的大薄片,撒上面撲後全部卷在擀麵杖上,然後從中抽出擀麵杖成為多層疊在一起的面片。隨後用斜花刀法(即切面時左、右、中相互交叉各切一刀),將面切成形似柳葉的形狀,下開水鍋煮熟撈出,或直接煮入小米稀粥內。
柳葉面,片寬較厚,比較耐煮,較長時間放置或水泡不粘不軟,可以一次多做,晾曬至半乾,擀一次可以連續好吃幾天。
漏面,晉中、晉東南等地區的傳統麵食。晉中比較講究的家常飯之一。在舊時,商賈或大戶人家多食漏面,漏面如同漏粉,用大葫蘆鑿眼為炊具。山西人在外地商號中當廚師,以漏面技藝高而出名的名廚大有人在。太谷人楊氏曾於民國年間在北平某商號當廚數十年,以漏面絕技贏得商界眾多名廚師的極大讚揚。
在諸多“眼眼食”中(在山西如漏魚魚、抿尖尖、擦尖尖、握溜溜、軋河漏等均屬於眼眼食),此面製法別緻,風味獨特。和麵時需先和硬,再紮實,成稀軟麵糰。制條工具採用葫蘆製成的有漏眼的瓢,稀面經漏眼漏入沸水鍋內煮熟成麵條。
漏面的主要製作方法,將一斤麵粉與少許鹽混合,先加入250克水和成硬麵團,再將剩餘的150克水依次淋於麵糰上將面扎光扎稀,揣揉揣軟,成有筋道的糊狀。底部有一個洞的葫蘆吊置於沸水鍋中央上方,先將洞塞住,將和好的稀面放入瓢內後去掉塞子,麵糊便緩緩地自行漏入鍋中,成為一根長長的粗細均勻的麵條。煮熟撈出後澆上菜滷,即可食用。滑嫩爽口,易於消化,老少皆宜。
握溜溜、又稱“握流流”,主要流傳於晉中平遙、呂梁文水一帶的傳統特色麵食。握溜溜”和“握流流”,從字面上都可講。“溜溜”是指握攥時光滑的感覺,“流流”則是指麵糰從指縫間“流”出時的動感,。
這一技法的起源雖無文字可查,但民間尚有傳說,能解釋清楚握溜溜的技法成因。其起源於何時,由何人所創,已無考。但從其技法特徵來說,是山西面食製作中最為古老的烹飪方法之一,與揪、撅、搓、掐、捻、扭、拉、捏、拖為同一型別,比藉助工具成型的削、剔、撥、切、剪、擀、抿、壓、攤、推、折、戳等“原始”面懂得多。“握”法看上去雖然“粗陋”,但工序簡單,易於操作,省工省時,是農家農忙時樂於選擇的一種烹飪技法。
正是因為其簡單實用,被老百姓保留下來,成為麵食烹製的“活化石”。河撈、抿尖的問世,應該是握溜溜的升級版。民間流傳有一個故事,說它是歪打正著的山西小眾麵食,很多時候我們一些事情或者發明都是人們不經意間創造出來的,就如這款麵食握溜溜。這一面食的製作非常簡單,無需用擀杖、案板、刀具等,僅用手握麵糰從手指縫中將面流出成型。
在晉中地區,人們以這種既省時又省工的麵食為家常便飯。這種麵食多為二合面或三合面製成,因面的混合比例不同而製成的形狀也不同。
其製作方法是將兩種面混合均勻,加溫水調製成麵糰,蘸少許水將面扎軟扎光,面要稍稀軟些。取一小塊面握入手中,五指用力向內握,使軟麵糰從指縫中緩緩流入沸水鍋中,成為有稜有角的三稜片狀,煮熟出鍋,澆上面滷即可食用。這做法簡單粗暴,滑溜爽口,頗具特色。
關於握溜溜還有一個傳說,從前平遙城東有個年輕後生叫王二寶,娶了個漂亮賢惠又能幹的媳婦叫翠蓮。可是翠蓮的婆婆卻十分強勢,“惡婆婆範兒”十足,對兒媳總是百般挑剔,看哪哪不順眼。
有天中午,快到吃午飯的時候,翠蓮婆婆不見翠蓮下廚做飯,便責罵起來:“都什麼時辰了,鍋灶還未開動。你叫我兒回來吃屁喝涼水呀?擺什麼孕婦的臭架子,哪個女人還不會懷個孩子!”身懷六甲的翠蓮,因身體疲累便睡過了頭。忽聽婆婆的責罵聲,趕緊起身往廚房跑去,心急如焚地倒水燒火、舀水和麵,趕緊忙活起來。由於一時著急,便忙中出錯,和麵時不慎把水加多了,面和得太稀不成團也不能擀。
此時,只聽得院子裡隱隱約約的腳步聲像她丈夫的腳步聲,要吃飯的人回來了。這下可讓翠蓮急壞了,手裡握著一把稀軟的麵糰不知所措。眼看麵糰從指縫間流出來,她怕掉在地上糟蹋了糧食,就趕緊把手移在燒開水的鍋上。看著鍋裡的開水,翠蓮有了主意,就試著握了幾下,那稀溜溜的面便順著指縫光光滑滑地溜了下去。等那握下去的“面溜溜”在開水中翻了幾個滾,翠蓮撈起一根嚐了嚐,筋筋的,心中便不再忐忑。
隨後便將所有的面“握”進鍋裡,煮熟之後調入鹹鹽,又熗了蔥花,瞬間香味就悠悠然的飄出了廚房。翠蓮將做好的“面”端上桌,婆婆和丈夫驚訝不已,異口同聲地問道:“這是甚飯?我們可從來沒見過,莫非是你孃家那裡的做法?”翠蓮順坡下驢,隨口答道:“這叫握溜溜,你們看好吃不?如果覺得好吃,下回俺再給你們做。”婆婆、丈夫端起碗,入口品嚐,後又齊聲說道:“好吃,好吃。”從此,握溜溜就在晉中平遙流傳開來,後祁縣、文水也學會了這個做法,握溜溜從此便成為這一帶的家常便飯。也成了簡便快捷的“喬遷”工作餐。搬遷勞累,食量大增,吃那握溜溜實在是香得很。
握溜溜的吃法、做法沒有定式。一種面可以做,兩種面也行,三種面更好。現在人們在飲食上既講究口感,也講究健康。所以,做握溜溜時還是以白麵為主,再搭配少許豆麵、高粱面或玉茭面為好。至於澆頭、調和,可根據個人喜好或僅有食材烹製。西紅柿、炸醬、酸菜調和各具風味。如想湯食,可同清湯麵,如想炒食,可似蛋炒麵或肉炒麵。吃法不拘一格,可隨心意靈活多變。品食握溜溜不必追求正宗,只要烹飪得當,都很好吃。打卡晉中、打卡平遙,值得一吃的美味麵食,方法簡單快捷,我們自己在家也能製作。
“滾子面”,晉中一帶農家日常食用的傳統麵食之一。因其切成短而寬的麵條後,又在面撲上滾成稍長又圓的麵條,故名“滾子面”或“滾條面”。滾子面煮熟後,利而爽口,筋道生香,很受當地百姓的喜愛。
其主要製作方法,將麵粉加水和成麵糰,揉光揉筋,稍醒片刻。將麵糰擀成3毫米厚的薄片,撒上撲面,用刀劃成約5釐米寬的面片,再逐片切成短麵條。將切下的麵條撒上面撲,搓成圓形而較長的麵條,入沸水鍋中煮熟,澆上各種面滷即可食用。麵條勁道,吃著有嚼勁,堅實耐飢,操作簡單,也是山西小眾麵食的代表之一,大家也可以在家試試哦!
鋼絲面,又名“塑膠繩”,山西晉中和晉北地區民間常吃的一種麵條食品,粗糧細作,懷舊美食。此面因選料為玉米麵和黃豆麵,兩種麵粉調和而成,所以口感較硬且過筋,被大眾形象地稱為鋼絲面。
其主要製法,將兩種面拌和均勻,加溫水調製成團,稍醒。將麵糰揉光後,或用機器壓成條或手工擀成薄片,切成細絲條,下開水鍋煮熟澆滷即可。
機器壓製的鋼絲面工序較多,口感較硬,在食用之前,可要下一番功夫,先用涼水浸泡一會兒,把它泡軟之後,才可以下鍋,出鍋澆入臊子即可享用,筋道可口,噴香撲鼻,搭配西紅柿、雞蛋、青菜,簡單炒一炒也可以。
鋼絲面質地較硬,不好消化,老年人吃不習慣,現在大街上雖然也有鋼絲面,,但很少,部分超市商店有銷售半成品,如果想吃,可以網購回去自己煮著吃,吃鋼絲面必須配上山西老陳醋才更有味道,更有特色,更有助於消化呦!
榆次桃花面,最初是為了應對戰亂和逃荒而發明的,所以又稱“逃荒面”。
據傳說,榆次城有家大財主,財主家老太爺要過八十大壽,於是提前半個月就在城裡一家有名的飯莊預訂了酒席。飯莊掌櫃一接到預訂,便不敢怠慢。提前預定肥豬和雞、鴨、魚等鮮活食材。督促夥計們連明徹夜地趕做。那時上的菜主要是蒸碗菜,像燒肉、丸子一類細工肉食,所以必須提前加工製作。
然而,事不趕巧,就在準備辦壽宴的前三天,突然就傳說省府起了兵亂,老百姓都怕得躲了起來。眼看預定的宴席蒸碗已做好,卻擺不成宴席,一大堆半成品不知如何是好,賣掉吧,人心惶惶,誰也沒心思上飯莊來吃這飯。
很快有許多外地逃荒的百姓來了榆次城。到飯莊吃飯的人也不少,可都是些平頭小老百姓,沒有多少錢,只夠吃碗麵充飢,哪裡會有人吃席。掌櫃對此是愁容滿面,這時店裡的一個小夥計給掌櫃出了個主意,飯莊酒席改賣面,不用再另做調和、菜湯,就做成清湯澆面,每碗上頭放點現成的燒肉、丸子、金針、木耳、海帶就行了,也就把這些東西都賣出去了。掌櫃一聽,覺得這個主意還不錯,就開始掛出招牌賣面。來吃麵的客人一看,沒見過這樣的面,嚐了嚐,味道挺不錯,就問小夥計:“這叫啥面?,吃著挺好吃”小夥計心裡轉念一想,今天來吃飯的都是逃荒的,就隨口說道:“逃荒面”。人們一聽逃荒面就都笑了,飯莊生意也漸漸好了起來。後來其他飯店也都學著做了起來,逃荒面從這以後吃的人越來越多,名聲也就越叫越響了。
再後來,食客們覺得逃荒面的“逃荒”不吉利、不雅觀、也不好聽。當地一有名秀才認為應該把“逃荒”改成“桃花”二字,取自靖節先生的“桃花源”之意。一併給飯店題了“桃花面”的三字匾額。
“桃花面”的牌子往外一掛,吃的人就更多,影響就更大了。慢慢成了榆次城各類飯店的招牌看家面。
現如今,經常有人會戲虐的說,“如果你想交桃花運,那就去吃碗桃花面。”桃花面經過多年的傳承和改進,技藝不斷提高,慢慢的就成了榆次的傳統名面了。
桃花面在各地的做法也略有不同,霍州喜食餄餎面,而平定喜食丸子,榆次喜食雞蛋、燒肉等。原料根據食客喜好新增,但基本方法大致相同。
桃花面主要是指麵條的配料,麵條放在碗中,舀入蒸燒肉和蒸丸子剩下的肉湯,擺上一片燒肉、一個肉丸子、一個荷包蛋、幾根汆燙過的菠菜或者小青菜,象徵“桃花”,故為“桃花面”。那就此面之寓意,把這碗“桃花面”送給大家,祝我們每個人面若桃花般嬌豔。
晉中十大名面大家覺得怎麼樣?打卡晉中,不容錯過的美味!晉中的特色面還有很多,你還曉得有哪些?點贊關注不迷路,歡迎大家留言討論,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十大名面,這裡還有更多不一樣的美味,大家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