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旅遊,晉祠當之無愧這一地區最重要的文物古蹟,民間就有“不到晉祠,枉到太原”的說法。秋末冬初打卡晉祠,剛好邂逅銀杏映照下的古風建築,燦爛金黃與滿目滄桑輝映,古樸中帶著幾許華麗。
晉祠位於太原市西南25公里的懸甕山麓、晉水發源處,最早名為唐叔虞祠,是為紀念西周初晉國第一任諸侯叔虞而建。叔虞的兒子繼位後,因境內有晉水流淌,將國號由“唐”改為“晉”,這也是山西簡稱“晉”的由來。
遊覽晉祠,需慢慢行、細細看,這裡風光秀美優雅,樹木蔥蘢如蓋,幾十座古建分列其中,雕塑、壁畫、碑刻收藏其內,從宋至清均有遺存,亭臺樓閣、宮觀祠廟、塔橋廊坊,古典建築中的樣式幾乎都能在這裡看到。
晉祠內的古建佈局有些雜亂,主殿聖母殿方位也非人們通常認為的坐北朝南,而是坐西朝東,儒釋道三家建築集合在一個園子裡,亂歸亂,各個是珍寶。
沿中軸線走,可以經過晉祠三大國寶級建築——獻殿、魚沼飛樑和聖母殿。獻殿為金代遺存,整座建築名獻殿,外形也如同一座大殿,卻沒有牆壁,四周以豎欄杆相連,因為此殿是古代祭祀時陳列供品的場所,如此設計很好地起到了通風保鮮的效果。
聖母殿是晉祠內的主建築,為北宋遺存。屋簷帶著曲線弧度,翼角高高翹起,有種凌空欲飛的視覺效果。明藍色的琉璃瓦上點綴著亮黃色裝飾,盡顯美麗優雅。
聖母殿前有8根紅色廊柱,每一根上都裝飾著木雕盤龍,神態不一,造型各異,從宋至今已有千餘年曆史,龍所帶有的威嚴凌厲絲毫不減,身上的鱗甲片片分明,讓人對當年工匠高超的手工技藝除了讚歎還是讚歎。
晉祠所有建築中共有楹聯匾額219副,以“難老”匾、 “水鏡臺”匾和 “對越”匾最為出名,被譽為晉祠三大名匾。此外其他每塊匾額也都有不同身世來歷,有皇帝的親筆,有文人墨客的歌詠,也有王侯將相、政界要客的書寫。
走進聖母殿內,很容易被繽紛的顏色亂了眼睛,聖母像居於正中,頭戴鳳冠,霞帔珠纓,其兩側則對稱分佈著42尊侍從彩塑像。
這42尊彩繪侍女像為晉祠“三絕”之一,侍女們身材纖細,面容飽滿,高額頭、柳葉眉,帶著宋時美人特有的風姿。
侍女有的站於龕內,有三五成行,也有獨身一人,奉文印翰墨有之,灑掃梳妝有之,奏樂歌舞有之。走在殿內,彷彿走進了宋廷的日常生活中。
聖母殿另一側便是晉祠“三絕”中的另一絕——難老泉。“難老”出自《詩經》中的“永錫難老”,意為生生不息、青春永駐。難老泉是晉水主源頭,常年溫度恆定且清澈見底,被譽為“晉陽第一泉”。不僅泉水頗有來頭,其上藻井繁複華美,龐大壯觀,來打卡時一定不要只顧低頭,也要看看抬頭的風景。
對於歷史和古建愛好者來說,晉祠是遊覽太原不能錯過的打卡地,從古樸的建築到精美的彩塑,從古老的柏樹到行雲流水的碑刻,在不同人們眼中,晉祠總有不同的魅力和美麗。